曲鏡羲
摘 要:隨著經濟發展模式的改革與轉型,新時期國家對于應用型教育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大。本文通過對藝術設計專業的特殊性分析以及針對華南地區就業市場的調研,從而探討出適應藝設專業的訂單式的人才方法,為藝設專業應用型教育模式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字:應用型本科,訂單式培養,藝術設計
基金項目:2016-2017年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近年來,隨著很多高校招生擴張,藝術設計類學生比例大幅提高,而這些學生面臨最嚴峻的現實問題就是——就業。在提高應用型本科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就業率要進一步加大與企業的合作,知曉市場對人才有哪些要求,學校所在的城市一般是就業的的主要城市,與本地對口企業組合人才培養團隊,形成訂單班。訂單式培養模式解決學習在學習中的困惑,有效的實現了應用型人才走向社會“0基礎”,成為可以藝設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培養方案。
“訂單式”人才培養是指用人單位和培養單位簽訂的協議,通過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和落實教學具體事務,達到實現人才高效利用的目的。
目前,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所學技能難以符合用人單位的需要,造成人才多缺不適用的局面,大量學生滯留就業率難以提升。而“訂單式”培養方式針對這一現象為企業度身定做一套人才培養方案,企業按社會需求與學校一起研制培養人才方案。而此種人才培養模式為應用型本科藝術設計專業的產學研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供一條可借鑒的道路,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訂單式校企合作方式的現實意義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校、企業與 三方共同合作培養專業藝術設計人才的一種方案。就應用型本科而言,具體是指用人單位與培養單位簽訂用人協議, 雙方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 共同參與人才培養過程, 實現預定的人才培養目標, 最后由用人單位按照協議約定安排學生就業的合作性人才培養模式。目前,這種模式是很多應用型本科、地方本科、高職院校進行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提高學生就業率的重要方式。
為展示出此種人才培養的模式的優越性,需要評估不同院校和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和共同依據校企合作企業的實際情況,把企業各種資源優勢融入到教學過程去,最重要的是此過程需要企業選派對口專業的員工代表參與到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特別是針對人才培養的方向、課程設置、修訂教學教程等相關工作,這樣制定、修訂出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才能更好地培養訂單班學生的職業能力,更加明確高校人才和社會培養人才的目的,也能夠在啊一定程度上避免走多彎路。
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選擇規模和資源大小合適的企業,這是順利實施校企合作培養人承諾的關鍵點。學校在選擇企業也是企業與學校發展合作,企業的發展規劃的前景、人才需求的數量和層次包括管理者的素質經驗以及對教育的熱忱都是在選擇是考慮的關鍵,能有培養知道學生的多數優秀員工的存在的企業是優選。
在現實培養方案的推進中,或多或少地出現了各種問題,延遲培養模式的效果甚至致使人才培養模式終止或暫停。雖然人才培養模式直接受益者是高校的大學生,但是由于大多數學生對事物認知不足等種種原因,導致學生和企業之間矛盾和問題。而學校要想平順的推行此模式,必須認識和疏導學生的心理,平衡三方關系,減少矛盾出現。
落實有關校企合作的國家政策和制度,是高校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必要條件。從高校整體層面而言,學校應該給予各分院 (系部) 各專業更加優惠的政策、更多的辦學自主權,不斷加大對各專業的投入力度,從而進一步保證各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落實。從校企合作企業來講,他們之所以進行訂單式培養,就是想在未來的時間里企業將接受一批自己簽下訂單的員工,為調動該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企業應設置相應的鼓勵政策,這樣可以進一步激勵和幫助學生努力完成自己的學業,將來十分樂意進入企業工作,并愿意為企業奉獻自己的。
三、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探索
第一,組件嚴謹的管理架構。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須以團隊合作的形式推進,靠個人之力難以完成。所以要合理的部署安排各層級的工作任務,以金字塔式的管理框架為最佳模式,頂端由學科帶頭人、業務骨干、設計行業精英、設計協會人才代表、設計市場分析師構成,由他們合作制定出教學與實踐的具體方案,并對此方案的各環節進行指導、管理和監督。進一步挖掘訂單式人才培養潛質。設計師如果是機器的話,高校就是在生產機器,學生就是原材料。整個流程類似流水線工作鏈,高校把人才推銷給行業,行業使用人才來生產高端設計產品用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主要目的是通過增強學校培養人才的能力,達到培育出直接投放到市場的人才。這也是整個市場、高校、行業鏈條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第二,多層次培養。為了保證訂單式培養模式的長遠發展,就不能僅僅針對單一行業層面的人才培養,而是需要形成工作鏈形式關聯其相關行業,還要深入理論探索與實踐研究相融合發展,培養出的專業人才更加對口專業。確立人才培養模式方案后,首先要明確設計行業對學生技能的具體要求,落實出培養人才具體的數量、質量,抽樣比對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與傳統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學生不同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等全方位能力,在培養過程中做到及時修正,隨時總結,豐富累積,傳遞經驗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的發展做長遠的準備。
第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思路。學校在給學生上理論課程時應多與公司配合展開理論與實訓的互動,應根據設計公司的需求,確定對應的專業培養方向,循序漸進。而任課教師則要根據培養方案制定相應的課程設置在授課中指導學生,同時學生也自主選擇符合的學習科目門類。這樣的相互選擇的學習指導,是讓學生主動選擇然后進入學習狀態,從而真正達到訂單式人才培養的要求。
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應用型本科藝術設計專業來說,并不是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它在制定與推行過程中遇到各種現實問題,導致難以實現目標。所以在推行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實落實既定計劃,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掌握技能,畢業生對接上崗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呂華斌,藝術設計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
[2]崔蘇衛,基于“訂單式”校企合作思考與實踐[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17
[3]李夢玲,高職院校 “訂單式 ”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