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杰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無人機航測體系越來越完善,無人機航測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社會各行各業中。特別就其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運用,明顯加快了土地整治的速度,優化了土地整治的質量。本文在概述無人機航測技術基本狀況的基礎上,深入分析了無人機航測技術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優勢,同時指出了其有效的運用途徑,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土地整治項目;無人機航測;內涵;優勢;運用途徑
由于自然災害的發生和社會生產活動的變化,我國土地資源遭受破壞。積極修復那些被損壞的土地資源,不斷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我國的耕地質量變得越來越重要。但是在實際的土地整治工作中,傳統落后的監測方法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就需要將無人機航測技術運用到土地整治項目中,以進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的質量,加快地土整治的效率。
一、無人機航測技術的基本內涵
無人機主要由飛行平臺與高清民用攝像機兩部分組成,其中飛行平臺的作用主要是搭載高清攝像機,同時接受地面控制臺的有效控制,適時改變飛行狀態,而高清民用攝像機一般嚴密的固定在飛行臺上,主要負責快速精確的拍攝目標影像,并將拍攝的影像和相關電子數據輸送到計算機上,內業人員利用影像制作3D數據成果(DLG、DOM、DEM),以供各行業使用。從本質上,無人機航測技術就是傳統航空拍攝測量技術的深化與補充,它將傳統航空拍攝測技術與現代高科技技術緊密融合,使其適用范圍更廣、機動靈活性更高,作業成本更低、信息檢測更精確和生產周期也明顯縮短。
二、無人機航測技術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優勢
(一)可以更直觀地反映出土地整治的成果
無人機航測技術利用高清民用攝像機能夠快速獲取高分辨、高精確度的全方位正射影像圖(DOM),進而更直觀地反映出土地整治區域的工程狀況。也就是說通過高分辨率的精確正射影像圖工作人員可以清楚了解地面的道路、水利、農田等工程的當前整治進度,同時工作人員也可以依據實際需要適時縮小影像,窺測土地整治項目的全貌或者適時擴大圖像,具體到局部的整治區域。這樣在土地整治過程中,相關部門就可以適時監測土地整治狀況和實際的整治成果,確保土地整治工作的順利進行[1]。
(二)能夠進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的工作效率
無人機航測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的工作效率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第一,相較于傳統的人工測繪地形圖,在土地整治工作中,無人機航測技術利用外業航測成果結合內業計算機軟件,快速完成正射影像圖,制作數字線畫圖(DLG),生成數字高程模型(DEM),這樣既節省人力資源的開支,又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時也避免了由于人為因素干預過多引起的制圖誤差。另一方面,無人機航測技術將快速獲取的高清航測影像提供給專業的數據整理人員,這樣就方便了數據整理人員掌握某地區基礎性地理信息,建立地理信息數據庫,科學測量和規劃相關土地整治的長度和位置,最終提高土地整治工作質量和效率。
(三)可以更好地滿足土地整治項目的多種要求
在傳統的人工測繪作圖工作中,受測繪人員數量與測繪技術的限制,許多土地信息數據無法被準確采集。而無人機航測技術不但能快速精確獲取某一區域的正面地形圖,計量出該地基本的地形數據,還可以利用高清攝像機與GPS-PTK技術高清測繪出該地區的河道溝渠、道路交通設施的具體建設狀況。尤其是在航測一些人工無法到達的險要地點時,無人機航測技術的優勢更明顯。它能夠輕易地找到精確的圖像控制點,再利用功能強大的制圖軟件,快速獲得高分辨率的地形圖,反映出土地整治項目中的各區域精確信息,這就更好地滿足了土地整治項目的多種要求。同時在具體的航測過程中,無人機還可以依據土地整治工作的實際要求,適度降低拍攝高度、適時提升數據相機的拍攝像素,最終獲得分辨率更高、航測度更精確的正射影像圖[2]。
(四)能夠精準算量出一些關鍵數據
在土地整治項目中,工作人員利用無人機航測技術拍攝的高清正射影像,可以更科學地將施工方提供的整治效果圖與實際的地形圖進行疊加對比,更準確地判斷出土地的范圍線變化情況,并且精確量算出土地整治項目完成后的變化耕地的面積。
三、土地整治項目中無人機航測技術的有效運用途徑
(一)遵循科學的無人機航測作業流程
在實際土地整治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積極革新傳統的工作觀念,高度重視無人機航測技術的有效應用,自始至終遵循科學的無人機航測作業流程,最終提高無人機航測的規范性、準確性與真實性。其具體的作業流程要點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第一,在設計航測線路時,工作人員必須通過地面控制系統有效控制無人機,確保其能夠在同一地區拍攝,并且相關的拍攝高度差應該小于1/6航高。第二,在航測時,無人機測區航向的實際重疊率必須高于65%,而相應的旁向重疊率則應該高于35%。第三,在拍攝過程中,無人機的旋偏角要小于15℃,而相應的像片傾角則要小于5℃。第四,在測量具體的像控點時,工作人員應該遙控無人機利用相關的圖像拼接軟件,快速生成高清正射影像圖,結合GPS-RTK技術,測量所選出的合適像控點,依據實際工作需要生成數字化圖形。第五,在打印出數字化圖形后,調繪工作人員還應該進行實地的數據調查和核實工作,進一步糾正、修改和補充調繪地圖,最終獲得高標準的土地整治地區圖,保證所測數據的現勢性。
(二)航測前期,積極搜集土地整治項目的相關地形資料
因為無人機貿然在不明地形飛行和航測,有可能會引起一定的安全事故。所以工作人員在無人機航測前期必須積極搜集土地整治地區的相關地形資料。在實踐工作中,工作人員要勘察好土地整治區域的實際地形,同時仔細檢查無人航測中即將應用的各項設備,確保設備性能良好。此外,還要科學布置好所測量區域的各個信號發射點與相關的航測拍攝監控點。只有預先搜集到較為全面的地形資料,才能確保無人機飛行的安全性[3]。
(三)科學拍攝圖片,做好航空測量工作
在航空測量階段,工作人員要通過地面控制系統與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科學控制固定在無人機飛行臺上的高清攝像機,按實際工作需求,適時轉動其攝像頭,科學拍攝。同時要確保拍攝的圖像色彩飽和度好,與拍攝區域的實際地形色差較小,同時色彩層次清晰、地形層次清楚。這樣照片中才能更明顯地反映出土地整治區域的實際影像,為相關的項目管理人員提供較為真實可靠的參考資料。
(四)正確收集相關數據,做好圖像處理工作
在完成航空圖像拍攝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正確收集和科學分析相關數據,以確保圖像符合土地整治項目的相關識別標準。同時利用專業的圖像處理軟件,從不同像控點和不同圖像片段進一步加工與拼接航空攝影圖。并按照相同的等高線標準,以所需要的制圖比例,將航空拍攝圖轉化為規范性的土地整治項目現狀圖,為相關工作人員做出下一步的正確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土地整治項目中運用無人機航測技術,不但能夠更直觀地反映出地土地整治的成果,進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的工作效率,還可以更好地滿足土地整治項目的多種要求,正確量算出一些關鍵數據。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該采取科學有效的途徑,不斷深化無人機航測技術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應用,從而真正推動我國土地整治工作的進行,切實提高我國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率。
參考文獻
[1]喬利鵬.無人機航測技術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應用探討[J].華北國土資源,2016,(4):16,19.
[2]王亞利,李雪萍.無人機航測技術及其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應用[J].房地產導刊,2016,(8):54.
[3]王少軍,江鈺.無人機航測技術及其在土地整治項目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17):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