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丁坤
摘 要 恐怖活動通常在人員密集的地方進行,常見的有火車站,集貿市場,恐怖活動在這些地方進行的原因是引起大眾心理的慌亂,因此他們的行為從來都是明目張膽地進行的。若某次恐怖活動是秘密進行的,不為人所知,那么這次恐怖活動將是不成功的。恐怖分子都會有一種變態心理,恐怖活動發生后媒體對其進行的各種現場直播并不會引起他們的恐懼心理,與此相反他們會特別開心激動,這種報道反而達到了他們的目的。
關鍵詞 恐怖主義 恐怖活動
中圖分類號:D924.34 文獻標識碼:A
1恐怖活動犯罪的特征
(1)侵害對象的不特定性。恐怖組織實施犯罪行為的對象是社會大眾,并不是少數人,侵害人數的不特定性增加了恐怖活動的危害性。恐怖組織不以特定人數為侵害對象,以引起社會恐怖,危害公共安全為目的,實施各種暴力手段。侵害對象的不特定性使整個人類社會都處于緊急狀態,這種緊急狀態增加了人類對其的害怕指數,從而使得國際社會加強抵制恐慌組織。
(2)行為方式和手段不斷升級。恐怖組織在1960年以前進行恐怖活動采取的手段一般是暗殺,綁架,在此以后將爆炸,恐怖襲擊作為家常便飯實施恐怖活動,除此以為還有其他各種手段,不計其數。通常情況下,恐怖組織實施的行為更能是大眾產生恐慌心理,恐怖組織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實施恐怖活動時也可能會使用一些非常過激、危害人類社會、殘忍惡劣、不人道的手段。
(3)影響范圍大,結果慘不忍睹,損失慘重。恐怖組織使用那些殘忍手段暴力手段所實施的行為給公眾造成的影響不僅包括精神方面的,還包括對客觀存在的物造成的損毀。這些損毀的物是不特定多數群體,并非針對具體個人的財物。恐怖組織手段殘忍惡劣就是為了達到危害人類社會,給大眾帶來災難的恐怖結果,其結果的恐怖性在以下幾點反應出來:①恐怖活動經常發生,帶來的財產與人身危害越來越大。②科技的發展,恐怖組織將其運用到恐怖活動中去,導致其產生的危害結果也不斷升級。③恐怖組織活動區域逐漸變大,造成的損失面積也越來越大。與古代相比,現在的恐怖組織的活動范圍已經不僅僅限制在某個地區,而是漸漸發展到全球其他國家去,勢力范圍從以前的中東等棘手的地區擴展到一些遵從人道主義的國家,通過利用這些國家的科技,經濟等方面的資源,恐怖組織逐漸發展壯大。
2展望恐怖活動犯罪的立法前景
無論是其他國家還是國際社會早恐怖活動犯罪行為特征者方面都存在缺陷,未能包括所有的恐怖活動犯罪行為,同樣,包括我們國家也沒有全部囊括,存在不明確的方面,由于刑法的處罰原則是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此不明確性,將會對具體應用司法實踐造成影響,因此中國的刑事立法仍需進一步健全恐怖活動犯罪的規定,就此,我們提出如下構想:
2.1區別對待恐怖活動犯罪,進行專項立法
刑法定罪量刑的標準是主客觀相統一,因此恐怖活動犯罪與普通的犯罪難免會存在相似之處,并且由于法律存在漏洞,有時恐怖活動犯罪并不能找到專門的條款進行處罰,而是作為普通刑事犯罪進行處罰,這樣一來,恐怖分子將不能得到有效的處罰,恐怖犯罪有其自身的特征,其危險系數高于普通犯罪,然而犯罪行為發生后卻作為普通犯罪懲罰,將不利于社會發展。專門規定恐怖活動犯罪能更好的保護社會大眾的安全,從預防犯罪發生的角度來看,專門規定恐怖活動犯罪是迫在眉睫的,這樣以來,將那些為引起社會大眾的心理恐慌而使用防火。決水。爆炸等手段的恐怖活動犯罪以專門的罪名來定罪處罰,不需要再作為一般性犯罪來處罰,這樣更能維護社會的安全,保護大眾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同時,在進行刑事立法時,應當再加上補充性條款以此來遵守特別條款優于一般條款的原則,由此關于“組織、領導、參加恐怖活動犯罪”將其作為恐怖活動犯罪的預備形態即可。
2.2擴大刑法規制范圍,逐步實現國際化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逐步實現全方面與國際接軌,其中一項就是刑事立法方面與國際接軌,國際條約中有許多前瞻性的、可以彌補我國法律漏洞的條文,我國積極吸收這些條文與時俱進,但是仍然有一些國際條約中的條文沒有吸收,更甚者,有些條約是我國加入的國際條約中所包含的。雖然我國引進了某些罪名,但是這些引進并不是全方面的,只是將一些表面的東西引進,沒有深入了解這些罪名,由于沒有深入地分析這些罪名在犯罪構成上的區別,以至于在犯罪資源本土化時往往產生被遺忘的結果,故作出如下幾點意見:
(1)擴大暴力危及飛行安全罪的處罰范圍,將其既遂要將進行補充,將之前不認為是犯罪的在航空器內的行為納入刑法處罰的范圍內。
(2)擴大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與盜竊、搶奪槍支、彈藥、爆炸物、危險物質罪的既遂要件,擴大刑法規制的行為的種類,在原來刑法條文的基礎上加入收受、使用、變更、處理等行為方式,將欺騙行為加入后罪中。
2.3單獨章節規定國際犯罪,同時將恐怖活動犯罪納入此章節
將國際犯罪與本土刑事立法相比較,不可否認的是國際犯罪立法具有更鮮明的特色,有些人認為將這些特色引進來不就達到與國際立法一樣的水平了,不然,有些國際特色引進的唯一結果就是失敗,這是因為國內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往往會有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其引進之后立法目的會發生變化,從而引起條文使用結果的變異,所以,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做的是區別對待國際犯罪與國內犯罪,具體說來就是將其在不同章節分別予以規定。
參考文獻
[1] 歐陽華,孫新麗,程錦.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2002年年會論文匯集[M].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