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鑫,陳 瑾
(1.青海省果洛州甘德縣氣象局,青海 甘德 814199;2.貴州省金沙縣氣象局,貴州 金沙 551800)
甘德縣位于青海省果洛州,地勢平坦而開闊,屬高原大陸性半溫潤氣候。畜牧業是甘德縣重要支柱產業,而牧草是畜牧業發展重要基礎。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日益加劇,加上人類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導致生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壞,草原環境不斷退化成為嚴峻生態環境問題。加強高原牧草生長狀況了解,研究氣候條件對牧草生長發育及產量影響,對于選擇優良草種,規劃建設人工草場,合理安排牧業生產,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等具有重要意義。
(1)牧草返青期。甘德縣通常每年4月后,土壤開始解凍,10cm土壤相對濕度較大。日平均溫度>0℃后,牧草根系生長,隨后出苗;伴隨氣溫攀升,牧草返青時間愈來愈近,氣溫上升,蒸發速率變快,土壤內持水量下降;如冬季積雪深度很高,春季積雪融化后緩解土壤干旱。甘德縣春季大風幾率較大,增溫快,土壤失墑嚴重,相對濕度較低,此時降水量是影響甘德縣高原牧草返青的主要因素。
(2)牧草開花期。牧草進入返青期后20天左右生長速度變快,對溫度及降水量均敏感。水熱條件充足,牧草生長受日照時數及空氣蒸發量影響較大。7月前后甘德縣牧草生長強度會達最大值,如此時降水量較少,強烈高溫天氣及日照時數會導致牧草成熟時間縮短,甚至停止生長;如果長時間無有效降水對牧草影響更大,會使牧草產量及品質大幅下降。
(3)牧草旺長期。天然牧草旺長期約50~70d,每年6~7月牧草長勢較快,對年際間氣候變化表現明顯,隨降水量增減而發生顯著波動變化。6月中旬到7月中旬牧草生長高度達32~120cm,屬牧草生長需水關鍵期,降水量直接影響牧草株高。
(1)溫度條件。牧草整個生長發階段受溫度因素影響相對較大,在適宜氣溫指標內,隨氣溫上升,牧草花序分化到現花時間變短,反之亦然,牧草各生長發育階段溫度過高或過低均會對牧草產量造成影響。分析甘德縣2000~2017年逐月平均氣溫可知,甘德縣多年平均溫度-1.5℃;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至次年 2月)四季平均溫度分別為-1.1℃、8.3℃、-1.2℃和-12.1℃,一年中平均最低溫度12月,-12.6℃,最高溫度7月,為9.4℃,整體溫度偏低,易受低溫冷害影響,但因牧草生長期較短,夏季正好為牧草生長旺盛階段,適宜溫度為牧草正常生長發育提供較好條件。

表1 甘德縣2000~2017年氣溫、降水、日照等氣象要素平均數據表
(2)降水量。牧草生長發育需要適宜水分條件,從幼苗到抽穗、開花需要水分含量在75%以上,成熟到收獲期需水量相對較少。統計甘德縣2000~2017年逐月降水量(如表1所示),得出年平均降水量535.4mm,降水量年際變化不明顯,降水集中在夏季,平均降水量296.4mm,占全年降水量55.4%;冬季降水量最少,僅17.6mm,占年降水量3.3%;以6月降水最多,為104.3mm,12月最少,為3.4mm。總的看,甘德縣春季降水量較少,牧草從萌芽到返青期降水量減少,易發生干旱,影響牧草產量與品質,進入旺長期后,甘德縣降水量開始增多,為牧草生長提供有利水分條件,牧草成熟期后甘德縣降水量減少,以干燥晴朗天氣為主,對禾本科植物及豆科牧草種子成熟、收獲有利。
(3)日照時數。晴朗多光照氣候條件能提高牧草產量,牧草發育后草原輻射量越高,對牧草生長潛力就愈大,喜長日照牧草,在日照時數>14h才能較好花芽分化,否則始終處于營養生長期。對甘德縣2000~2017年逐月日照時數統計分析,甘德縣年平均日照時數2439.9h,春、夏、秋、冬季平均日照時數分別為 652.6h、609.3h、595.1h、583.0h,日照時數月變化幅度不大,其中日照時數最高出現在7月,為215.1h,能較好滿足牧草正常生長發育。
結合牧草不同生長期內溫度、降水及日照時數對牧草產量影響做出估計。甘德縣高原草場熱量高低及田間水分蒸發量會對牧草返青后產量造成影響,蒸發量愈多,牧草返青減少產量愈多,反之,產量則愈少。某些年份積溫伴著溫度上升而增加,牧草長勢較好,會使牧草產量增加;降水量也會影響牧草產量,隨降水量遞增而提高,二者為正相關性。
[1] 柴鴻斌.肅北縣牧草生長氣候條件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