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亮
2017年7月,丁丁從哈佛大學畢業。作為一個腦癱兒,先考上北大碩士,又到世界名校留學深造的他,無疑將不幸的人生活成了傳奇!單親媽媽鄒翃燕不離不棄的愛,創造出了這個生命奇跡。
腦癱兒遲來的啼哭令媽媽淚飛如雨
“因為胎兒宮內窒息,顱內有血塊,將來非傻即癱,我建議你們放棄。”
1988年7月18日,精疲力竭的鄒翃燕在產床上睜開眼睛,期待看一眼自己懷胎十月孕育出的小生命。可是因為一場醫療事故,她等來的卻是幾張病危通知單和醫生這句理性的建議。
醫生告訴鄒翃燕,孩子一出生就抽搐,而且全身發紫,很可能是重度腦癱。如遭五雷轟頂的鄒翃燕,已經聽不清醫生后來都說了些什么,她只是流著眼淚堅定地搖頭:“不,我要養大這個孩子!”
連續4天,寶寶安靜地躺在特危病房里,鼻里插著氧氣管,悄無聲息。
在醫院的走廊里,鄒翃燕放聲痛哭。“我覺得不公平,我明明已經萬分努力,為什么厄運會降臨在我的頭上。”為了給孩子良好的胎教,鄒翃燕改變了愛睡懶覺的習慣,天天早起讀詩,聽音樂;以前鄒翃燕從不吃豬肝,但育兒書上說動物肝臟對孩子視力形成有幫助,她就大口地吃。
這天,望著不哭也不鬧的孩子,鄒翃燕突然想起了《詩經》里的一句詩“伐木丁丁,鳥鳴嚶嚶”。樹木倒下也能發出一些聲響,要是我家寶寶能給世界留下一點聲音和動靜,就好了。于是,鄒翃燕給兒子取名叫“丁丁”。
鄒翃燕每天把丁丁摟在懷里,給他默默加油。丁丁出生后的第5天深夜,鄒翃燕突然感覺到他的小腳丫在動,輕輕柔柔的。接著,丁丁放聲大哭。這是丁丁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聲啼哭!“他終于發出聲音了,孩子有救了!”鄒翃燕哭喊著。
媽媽“鐵心”育兒
從醫院回家后,鄒翃燕經常對著丁丁說話,不管他是否聽懂。“丁丁,媽媽現在吃飯,你看,奶奶做的菜多好看,真好吃!”“丁丁,媽媽給你講故事。”……鄒翃燕經常抱著丁丁,指著五顏六色的氣球說:“這是紅色的,這是黃色的。”鄒翃燕認為,這樣做可以不斷刺激孩子的神經,讓他對這個世界有感覺,幫助孩子認知世界。
丁丁6個月大時,經專家測試,他的智力沒有問題,只是他的小腦受到了嚴重損傷,出現流口水、渾身癱軟等癥狀,與腦癱兒的特征全都相符。即便這樣,鄒翃燕還是欣喜欲狂。她認為,孩子只要在智力上沒問題,長大后就有希望學會一技之長。
然而,丁丁1歲多時,他還是不會站立,甚至雙手連捏握的動作也做不了,這讓鄒翃燕突然明白:丁丁身體上的殘疾有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嚴重。為了讓丁丁學會站立,鄒翃燕堅持讓丁丁做康復訓練。丁丁2歲多時終于能艱難地站起來了,之后又學會了扶住東西慢慢行走。鄒翃燕決定加大對丁丁的康復訓練,開始隔天送丁丁去做按摩。
每次做按摩,丁丁都會疼得哇哇大哭,鄒翃燕也會心痛欲裂,但她明白,要是不忍心讓兒子受這樣的苦,他就真會一輩子癱在床上啊!鄒翃燕一次次引導兒子說:“丁丁,你大聲哭叫是不是就不疼了呢?”丁丁搖頭回答:“不,還是疼……”“是啊,要是大聲哭叫就不疼了,媽媽也陪你一起哭一起叫。”經過鄒翃燕多次引導后,丁丁再做按摩時竟不哭了,很多和丁丁一起做按摩的叔叔阿姨都豎起大拇指,夸他是個勇敢的孩子。
因丁丁的小腦運動神經受損,一歲時他的手不會捏握,兩歲才會站立,3歲才會走路,6歲才能跳……在丁丁比同齡人慢幾拍的童年里,鄒翃燕付出了比其他母親多數倍的努力!
丁丁上小學后,鄒翃燕從不輔導孩子功課,也從不逼孩子上培訓班。“你就當媽媽是文盲,不要對我存有任何依賴,我不會教你的。”鄒翃燕對丁丁撂下狠話。只是在丁丁寫作業時,身為教師的鄒翃燕會在一旁批改學生作業,或看書寫字。鄒翃燕知道,潛移默化的教育最有效。
后來,鄒翃燕又以要批改作業沒時間看電視為由,讓丁丁替她看新聞聯播,然后“轉播”給她。第一天,丁丁只能說一條新聞;一周后,丁丁能說兩條新聞;幾個月后,丁丁能將新聞聯播復述下來。有時,家里來了客人,丁丁會冷不丁地給別人說一件時事,讓大人驚嘆不已。后來,鄒翃燕不再讓丁丁“轉播”,但他仍堅持每天晚上看新聞聯播,然后將國際國內大事向大人們“顯擺”。
鄒翃燕說,孩子的能量是無窮的,開始她只想鍛煉丁丁的記憶力,沒想到成了他的一個愛好。直到現在,丁丁對歷史和政治都充滿興趣。
母愛創造生命奇跡
自從丁丁出生后,鄒翃燕和丈夫的感情就產生了裂痕,兩人于1998年和平離婚,10歲的丁丁跟隨媽媽生活。
令鄒翃燕欣慰的是,丁丁上學后學習成績優異,一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拿了全年級唯一的雙百分。“因為他在運動方面發育遲緩,他就把所有精力用在了學習上,我感覺也是件好事。”生性樂觀的鄒翃燕說,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
2001年,丁丁被一重點中學錄取,因為成績優異,學費全免!可就在鄒翃燕為兒子取得的成績滿心歡喜時,兒子的思想出現了波折。因為丁丁軍訓時總比別人慢半拍,連抬腿、正步走這些基本軍訓動作都做不標準,班上一些調皮孩子就編順口溜罵他:“丁丁是個苕(武漢方言,人笨、不精明的意思),正步變成跑……”
當時,鄒翃燕正在貴州學習,丁丁在電話中說他不想上學了。鄒翃燕坐了30個小時火車,連夜趕到丁丁的學校。課間10分鐘,鄒翃燕走到丁丁班教室的講臺上,跟孩子們說了丁丁的成長經歷,全班寂靜無聲。
臨走時,鄒翃燕對丁丁說:“你怎么證明自己不是個苕?退學能證明嗎?不能,你只能靠優異的成績來證明自己。”此后,丁丁與同學們的相處開始和睦起來,他的成績也一直都在年級上游。
丁丁升入高三后,鄒翃燕告訴他:“當年媽媽讀書不認真,沒能考上北大,你能不能幫我實現這個愿望?”丁丁認真地點頭。高考前,丁丁顯得有些緊張,生怕自己考砸了。鄒翃燕對丁丁說:“努力了就好,考不上北大還有武大,再不濟能考上我工作的學校,媽媽張開雙臂歡迎你!”
2007年,捧著那張白底紅字的《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鄒翃燕淚流滿面。丁丁懂事地摟著母親,輕拍著她的肩膀說:“媽媽,我也算幫您圓夢了吧?”鄒翃燕拼命點頭,激動的淚水灑滿兒子寬厚的肩膀。
2011年,修完本科課程,丁丁又被保送到北大國際法學院讀研。2014年碩士畢業后,丁丁到杭州一家知名網絡公司法務部工作。其間,懂事的丁丁拿到工資后,只留一點零花錢,其余的悉數交給鄒翃燕。
上班一年后,丁丁想繼續讀書深造,于是在母親的鼓勵下,申請了哈佛大學法學院的LLM(相當于國內的法學碩士),只需學一年。
2016年3月,通過遠程筆試和面試,丁丁被哈佛大學錄取。
在美國留學期間,丁丁利用課余時間當翻譯賺錢。到母親節、媽媽的生日等重要節日,他會給鄒翃燕寄回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并附上一封字跡灑脫的親筆信。每當收到丁丁的禮物和信,鄒翃燕心里都溢滿了幸福和驕傲。
2017年8月,從哈佛大學以優異成績拿到法律碩士學位,并參加完美國司法考試的丁丁,回到湖北武漢家中。
2017年10月,丁丁成功受聘于一家大公司,成為該公司的法律顧問。
有人說,母愛如陽光溫暖生命,父愛如山扛起責任。但鄒翃燕這位偉大的單親媽媽,卻用她的溫暖和堅忍,給丁丁撐起了一切,用深沉的母愛一路托舉兒子考北大,上哈佛!同時,她自己也拼成了大學教授、國家級普通話測試員、全國禮儀師資格認證培訓班特聘教授、武漢市武昌區優秀政協委員。
如今,很多有腦癱孩子的家長慕名找到鄒翃燕,鄒翃燕雖不懂醫學,但她會用丁丁的成長經歷,向大家輸出正能量,鼓舞家長們堅持為孩子治療,并向他們分享自己的教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