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微波爐的輻射對人體有沒害處?用微波爐加熱食物會損失營養嗎?
小南:只要遵照使用說明書。微波爐就是一個安全方便快速的懶人神器。微波也不會比其他加熱方式損失更多的營養。如果你不嫌難吃的話。
我的父親使用微波爐已經有二十年,但直到今天,每到按下“啟動”鍵的那一剎那,他就會原地跳開兩米遠,然后緊閉廚房門窗,直到嘀嘀聲發出安全的召喚,宛若面對一個小型核爆現場。
無害的電磁輻射在日常生活中很普遍,我們也不必由于微波能加熱而感到過于緊張。電磁輻射的傷害主要取決于它所攜帶的能量,頻率越高則能量越大。能量較高的輻射比如X射線和伽馬射線會產生電離輻射(核輻射就屬于這一種),也就是能把電子從原子中敲除,改變原子和分子的結構,從而對有機體造成傷害。而微波和可見光、紅外線一樣屬于非電離輻射,頻率比紅外線還低。
家用微波爐的常用頻率為2.45 GHz,水分子在高頻振蕩的電磁場作用下,能夠與振蕩電場一起振動從而升溫。其他物質若與水均勻混合,也能夠被間接加熱。但是,這種振蕩并不會改變原子和分子的結構,因此也不會像大劑量電離輻射那樣產生致癌、致畸作用和神經損傷等等。
微波爐能夠給你帶來的最大傷害,一般來說不會超過一個普通電爐——高溫的容器、滾燙的食物、暴沸的液體和隨之噴出的蒸汽。千萬不要用微波爐把水加熱太久,尤其是潔凈杯子中的純凈水。看似平靜的一杯過熱水,輕微的擾動就會導致其暴沸,燙你一手。關于微波爐的各種加熱禁忌,強烈建議您仔細閱讀說明書。
微波泄露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但并不是核輻射那種后果,而仍然來自于它的加熱效果。人體最容易受到微波傷害的兩個部位是眼球和睪丸,主要是因為它們內部血流比較少,無法帶走多余的熱量,從而導致燙傷。晶狀體尤其對微波敏感,大量微波暴露確實有可能導致白內障。
微波能夠被金屬完全屏蔽,因此最有可能發生泄露的部位在于爐門縫隙,但如今電磁密封腔和抗流式爐門等技術已經非常成熟,這將泄露的可能性和劑量都降低到了可以忽略的程度。當然安全起見,還是建議大家使用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而且不要使用服役年齡超過十年的微波爐,爐門若出現關不嚴或者變形之類的狀況,要及時修理。如果還不放心,可以在使用微波爐時避開正面。
那么,微波加熱的食物到底安全嗎?同樣的道理,可能引起問題的只是局部過熱而已。微波爐加熱食物并不是由內至外,因為微波只能穿透深度只有幾厘米。因此加熱大碗食物的時候,最好在中途拿出來攪拌一下,免得外面過熱而內部還是涼的。但如果是內餡水分較多的食物比如包子,確實會出現內部先熱的情況。對于脂肪含量高水分含量低的食物比如堅果、奶酪、五花肉,容易由于溫度上升過快而焦煳,因此不適宜用微波。
另外,加熱用容器必須是微波可用的,比如玻璃、瓷器和部分塑料,而微波不可用的塑料制品,多半是因為加熱后會造成其本身所含的有害物質析出,這跟你往里面灌熱水的后果是一樣的。
嬰兒食品和醫用冰凍血漿都被禁止用微波爐加熱,但這也不是因為其中有什么毒物產生,而是因為局部過熱可能導致燙傷,或者高溫導致生成一些嬰兒無法代謝的物質;對于血漿而言,溫度超過40℃會出現溶血,危及患者生命。
烹飪過程中保持營養成分的要點是縮短加熱時間和少水,因此微波爐加熱帶來的營養損失,用鍋或者烤箱也一樣少不了。對于蔬菜而言,微波蒸熟大概是能夠最大程度保留營養物質的烹飪方式。2010年發表在《農業與食品化學》期刊上的一篇論文就指出,使用微波爐能最多地保留孢子甘藍中的抗癌成分。
本期由貓亂解答。
貓亂多才多藝理科女,加州大學高材生,現旅居美國。
只要你問,我們就會給出盡量靠譜的解答。想提什么問題,歡迎微信小南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