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海
摘要:高中是我們學習生活的的重要階段,也是獨立意識產生及思維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歷史學科具有復雜性及過去性,如果教師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直接對其灌輸知識,忽視了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會挫傷其學習熱情與積極性,使之無法進行獨立研究,最終影響潛能的發掘。學生在被動的情況下接受知識,就無法真正吸收,獲得提升,也很難實現全面發展。因此,一定要重視其主動性的調動,多提供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而不是直接傳授已有的歷史評價與結論。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應用
學生主要在課堂上獲取知識,在傳統的教學體制中,他們始終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教師教授什么,他們就記錄什么,完全沒有自己的脈絡。在聽課的過程中,也很少產生自己的想法。長此以往,其思維容易受到禁錮,不利于創新精神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課堂效率也會降低。問題導學法即教師在上課前通過一些有挑戰性的問題的創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思考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與技能。下文將具體闡述“問題導學法”的原則及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實施問題導學法的原則
(一)教師發揮引導作用
問題導學法最為關鍵的便是“導”與“思”,首先,教師要通過問題的創設引導學生,學生再圍繞問題仔細思考,師生可以在課堂上增強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大部分師生已習慣“灌輸式”學習方法,要讓學生真正掌控課堂,需要教師做好引導者。
(二)設置問題應符合實情
問題導學法中問題的創設對教學質量與結果有很大影響,因此要結合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可過于困難,也不能太簡單,這樣才不會消磨學生的興趣。同時應摒棄傳統的教師提問,隨機點名,讓同學回答的模式,需要讓同學們一起思考,適當討論,活躍課堂,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三)不應完全脫離傳統教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新方法應用到課堂中,但是鮮有真正發揮作用的。這主要是因為教師一味強調將課堂交給學生,注重其自學成果,而缺乏指導,導致了課堂的失控。故而,在使用問題導學法時不應完全脫離傳統教學,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努力,才能提高教學的效果。
二、問題導學法的應用
(一)創造基礎條件
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想發揮出問題導學法的效用,需先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基礎條件,他們才能有較高的積極性,在提問后有能力去思考與探究。此外,還要培養學生足夠的興趣,提高其對歷史學習的重視。教師應善于創設寬松的教學環境,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擴散。
例如我在講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時,提前為學生復印相關資料,發給學生,并要求他們認真預習功課,增強其對該課歷史知識的理解,為實施問題導學法做好準備。在課上,我也盡量以風趣幽默的語句和同學們交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二)合理設置問題
在實施問題導學法時,問題的設置至關重要。不僅要依據教材內容,將其作為創設問題的基礎,還要注意設置的問題應簡練,讓學生能較快的明白學習與研究目的,從而思考答案,節省課堂時間。此外,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生活經驗,因為過于抽象的問題會阻礙學生的思考,使其產生失落感,不利于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最后,要給學生足夠的質疑空間,有助于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我在教授《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時,聯系前幾課里其他朝代的制度設置問題,讓學生思考“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體現在哪些方面?”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細心比對其他朝代的專制制度,不斷思考,既提高了對本課的認識,又鞏固了之前的知識,思維能力得到較大發展。
(三)優化課堂組織
優化課堂組織是確保教學活動有序進行的重要保證,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同學們根據所提問題互相交流,各抒己見,認識到自己知識的不足,從其他同學身上吸收不同見解,補充自身。教師還需對學生的回答給予中肯的評價及時鼓勵,煥發其學習熱情。每一個同學都能參與課堂,共同進步。
例如我在進行《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古希臘民主政治的作用及弊端體現在哪里?”并同意學生自由交換座位進行深度探討,于是學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后我對其討論結果做出評價,贊揚學生的思考成果,同時補充一些知識,大家對歷史學習更加熱愛了。
(四)培養學生歷史意識
進行歷史教學時要注重發展學生對歷史的綜合運用能力,平常應經常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讓其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教師不能僅僅將歷史視為一門學科去訓練學生的能力,而應提高內在的歷史素養的熏陶,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實施問題導學法時,要將歷史的綜合性滲透進問題之中。
例如我在擔任高中歷史教師時,常常為學生講一些歷史故事,之后向學生提問其中蘊含的歷史內涵,希望學生能夠多思考歷史事件的聯系,通過歷史反思當代社會,逐漸提高自己的歷史意識。
結語:
問題導學法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重要方式,要想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多思考、多探究問題,使其對歷史的認識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增強自身能力。在進行教學上的創新時,需要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促進其深入理解歷史。
參考文獻:
[1]甘谷列.論“問題導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3(07).
[2]張輝.淺談問題教學法在現階段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
[3]王艷.問題教學法在現階段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