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步兵隊伍是我國主要的戰斗力量,在各行各業管理理念不斷創新的背景下,步兵隊伍的管理方式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進,才符合新形勢部隊管理工作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步兵隊伍管理困境的基礎上,以“精細化”管理為切入點,對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步兵隊伍;管理模式;精細化
“能打仗,打勝仗”是我國強軍目標,圍繞如何提高步兵隊伍的戰斗力,很多隊伍都做出了不同嘗試,其中都包括了在管理改革環節的嘗試。管理是一個部隊嚴肅紀律的關鍵,是端正隊伍風氣,穩定步兵思想的重要手段,因而管理模式的創新對步兵隊伍建設發展至關重要。
一、新形勢步兵隊伍管理面臨的困境
(一)管理思想落伍
如今各行各業都在積極提倡精細化管理,力求將管理工作滲透到日常每個細節之中,這在部隊管理中也十分重要。但很多步兵部隊仍然沿用之前的管理模式,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很多干部只知道喊口號,但是并沒有正視本不對的實際情況。有的領導干部僅僅依靠該部隊是否立過功,是否犯過大錯來評判一個部隊的戰斗力,使得評價判斷過于單一。有的管理者只看重最終管理成效,忽略了管理的整個過程。有的管理者缺乏法治管理的理念,將主觀意識凌駕于部隊紀律,過分的“人治”引起許多士兵的不滿,導致部隊內部的混亂。
(二)管理方法不科學
有些步兵部隊沒有實施層級化管理的方式,即低級別的領導干部并不需要對高級別的負責,這缺少責任到人的意識。有的領導干部并沒有將工作具體分配到每個人身上,這導致了工作分配不科學,無法高效完成部隊任務。管理應當是綜合性的,應將一個部隊不同的任務環節都納入到管理體制當中,但是很少有部隊能夠將思想教育、日常訓練和內務管理這些瑣碎小任務都集中管理,這樣無疑是分散了管理的力量。
(三)管理機制不健全
對人員的管理應當有健全的培訓機制和考核機制,否則將導致人員培訓質量下降。部隊缺乏專業的管理機構,沒有充分調動起全部官兵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在除了事故之后找不到責任人,在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有人愿意出謀劃策,這些都是管理機制不健全導致的后果。
二、以精細化管理模式提升步兵隊伍管理質量的思考
精細化管理的思想強調將管理工作滲透到部隊生活、訓練、學習的方方面面,通過量化的數據來體現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通過精細的安排來明確每個人員的工作任務,通過規范化的部隊紀律規章來保證管理工作的穩定開展。
(一)結合管理目的、過程將管理數據量化
精細化管理更偏向于采用數學化的管理模式來管理整個部隊,通過數據化的計算方法來細化管理的指標、流程和管理應達到的狀態,以便對部隊發展情況有精確的把握。通常情況下,精細化的管理模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四點:(1)目標數量化。比如在訓練管理中,評判某項訓練是否達標,則要看步兵的成績是否滿足原先定下的數據標準;(2)對象數量化。精確到每個階段管理對象的數量,包括多少人可以正常參訓,多少人生病請假等等;(3)效果數量化。管理所取得的成效也應以具體數字的方式表現;(4)過程數量化。對庫資房中每個物件的數量都記錄在計算機中,了解這些物資變動的情況,盡可能減少在管理過程中的誤差。
(二)抓住每個管理細節以細化管理標準
細節化是精細化的重要體現,關注每個細節要求管理者認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每個細節上力求做到最好。
一是建立部隊管理制度,細化每個管理標準。制度是管理的保障,同時也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導。在某個步兵隊伍管理制度中就出現的節約用水的規定,在該部隊的軍營中也隨處可見“請及時關閉水龍頭”“每天不關水龍頭,每月損失14噸”的標語,這正是踐行制度規定的重要體現,在這樣的宣傳氛圍中,士兵們也養成了隨手關閉水龍頭的好習慣。
二是創新現有管理模式,加強管理監督。部隊中明確每個營房人員名稱、數量,最好是制定《人員分布表》,這樣隨時了解不同區域人員變動情況。再比如在拉練的時候,應細化分配每個拉練環節的負責人,將綜合性的工作逐層分配下去,保證任務的高質量完成。
三是注重日常管理,創新管理手段。以對外人員的管理為例,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1)打實平時基礎。培養人員形成良好的習慣是幫助管理的重要方法,而這個工作有賴于平時的積累。在日常訓練中就滲透思想教育,提高官兵的自律精神和法治理念,。(2)在離隊之前要重點關注,了解官兵離開部隊的原因,防止某些官兵以家人生病為由私自外出;了解官兵離隊是否有隱情,及時掌握官兵思想動態;了解官兵到家或者外出辦事情的時間;交代官兵離開部隊期間應謹慎的事項,比如不得進入酒吧、網吧等場所。這些都是細節化的重要體現。
(三)抓住“精”和“益”提升管理質量
“精”要求在管理中,領導干部能夠以最少的時間、消耗最少的資源來實現高質量的管理,這強調的是管理效率。“益”是指投入了管理資源之后必須要收獲相應的管理效益,杜絕出現管理資源浪費的情況。比如部隊外出拉鏈或者野外訓練的時候需要購買大量的物資,這就需要考慮這樣的問題:是否能在訓練中盡可能節省物資,以最少的培訓資源獲得最高的培訓效果?這就是追求效益化和經濟化的重要體現,因而這兩種管理模式也經常被聯系在一起,稱之為“精益化”管理手段。
三、結束語
管理工作是提高部隊凝聚力、戰斗力,促進部隊進步的重要保障。如今很多部隊的管理都趨向于正規化,但也存在在強調依法管理的同時忽略了管理質量,造成管理效果不佳的局面。這種情況下,作為管理者需要思考管理的每個細節成效,通過保障每個環節的管理質量以提升整體管理水平,這也是常用到的“精細化”管理模式。以這種模式開展對步兵部隊的管理,可以有效推動我國步兵隊伍的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桑宏生.推行精細化管理模式,努力抓好安全工作落實[J].部隊管理,2014,9
[2]陳兆龍,許栩.淺談如何推進行管領域精細化管理[J].空軍后勤,2012,2
作者簡介:李龍宇(1994-)男,貴州都勻人,民 族:布依族 學歷:本科學生,單位:陸軍步兵學院石家莊校區十二大隊35隊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