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指導思想,農村小學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視。然而,由于農村小學教育教學的資源匱乏和發展不平衡性,教師職業倦怠已成為制約基礎教育發展的一個薄弱環節,需要高度關注農村小學教師的職業發展和心理健康。本文分析了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形成的原因,并針對職業倦怠提出了改進策略,有利于改善農村小學的教育現狀和促進基礎教育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 教師 職業倦怠
【基金項目】課題:桂東農村地區基礎教育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對策及機制研究(編號:2017ZZSK10)。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4-0192-02
農村小學教師由于教學資源匱乏和單一,所面臨的教育教學工作煩雜和任務量大,很容易導致教師在日復一日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出現職業倦怠情緒,十分不利于教學開展、家庭和諧、社會進步和學生培養。
1.當前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原因分析
1.1教師自身原因
在農村小學教育工作中,由于受地域環境條件限制,小學教師不僅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落差,而且會因心理調節不當產生郁悶情緒。這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是小學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不高,表現為專業知識學習能力有限,同時在理念上也未能保持與時俱進的創新進取精神;另一方面,教師家庭負擔重,導致教育工作開展受到影響,同時承受著來自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
1.2社會方面原因
社會對于教師職業所給予的贊美同時也是教師的壓力,尤其是相對于小學農村教師這方面的影響較為突出。當小學教師沒有受到來自于社會和學生家長應有的尊重時,不僅會產生一定的心理負擔,而且還會質疑自身的教育教學能力價值。從而,進一步導致了農村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地位相對較低,并由此產生了更加嚴重的心理壓力。
1.3學校方面原因
農村小學教育資源匱乏,教師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任務。由于學校環境和教學資源有限,信息交流比較閉塞,導致教學和學習設備更新不夠完善。學校疏忽教師的管理,進一步造成基本教學和教師自身問題無人問津,直接導致教師心理失衡。
2.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的對策研究
2.1加強教師的自身綜合素質建設
首先,小學教師應保持樂觀和積極上進的心態,善于發現生活之美,并從工作中獲得無限樂趣,及時排解心中的苦悶與負面情緒。其次,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不斷強化專業知識素養,并拓展各種學習渠道和提升專業教學能力。最后,創造教育教學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間和諧關系,工作時保持樂觀上進的工作狀態,課后還能充分享受美好的家庭生活。
2.2加大社會對教育的支持與投入
學校和社會要積極開拓各種渠道不斷提高農村小學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吸引各種優秀教學資源和人才,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機制,全方位地發動社會力量支持農村教育發展和實現公平教育,從而使教師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中。另外,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協調好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教育不平衡性,堅持教育為本和尊師重教,促使教師充分認識農村小學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形成良好的教育風氣,并為小學教育的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2.3保障學校對教師的關心與管理
學校應當給予教師充分的關心與重視,注重其身體和心理健康以及家庭生活狀況。一方面,努力為教師創建更好的教學環境,加大硬件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建立完善的財力物力支持政策,鼓勵教師外出學習與交流先進的教學經驗,提升農村小學教師的教學水平與能力。另一方面,推進教師工作的細致化管理,從思想、行為和規章制度上對教師工作加以鼓勵、約束與檢驗,傳遞先進教育教學理念,進而不斷完善和提高農村小學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總之,教師的職業特征不僅需要受到社會尊重和認可,更需要在不斷的激勵與鼓勵下調動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創新性。在農村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教師教學效果與其心態情緒有直接關系,良好的教育工作環境能使其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工作狀態,并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因此,較高的教育工作激情、優越的自我情緒調控力和良好的認知心態,是農村小學教師抑制職業倦怠情緒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農村小學教師營造積極、陽光和上進的心態,從而在基層教育崗位上發光發熱,并為小學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洪富.農村小學教師職業倦怠現狀、成因及對策[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5(6): 6-7.
[2]周德麗.農村小學體育教師職業倦怠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 2015(11): 29.
作者簡介:
陳勤(1983-),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