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
摘 要:鴉片問題是近代中國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之一,特別是鴉片戰爭以后,隨著鴉片貿易合法化,吸食鴉片現象進一步蔓延到大江南北,給中國社會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全國各地、社會各個階層都受到鴉片的毒害。
關鍵詞:鴉片; 晚清; 社會問題
1.鴉片問題的由來及蔓延
鴉片在中國的輸入由來已久。據史書記載, 鴉片原產于南亞印度一帶,它由罌粟制成, 其有安神止痛、麻醉鎮靜等功效。唐朝時阿拉伯商人把罌粟帶到中國。明代以來將鴉片列入藥材,以后在中原一帶漸有種植。不過人們一直把它當作藥物來使用。明朝末年,鴉片吸食方式經荷蘭人傳入中國。鴉片使用方式的改變,使鴉片逐漸由藥品轉變為毒品。特別是1757 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占領了印度著名的鴉片生產地孟加拉,并于1773 年獲得鴉片專賣的壟斷權以后。對于中國鴉片的輸出更加猖獗,為此,嘉慶時期,“因嗜者日眾,始禁其入口。”從此徹底斷絕鴉片貿易的合法渠道。合法的貿易雖然斷絕,但巨大的需求和高額的利潤使得走私鴉片屢禁不止。到嘉慶末年,“珠江里鴉片走私的規模已經十分龐大,即便是最嚴謹的保密、偽裝和隱瞞,都已遮蓋不住了”,鴉片的輸入數量開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劇增加。
第一次鴉片戰爭后,清政府在鴉片問題上的重大讓步,在《南京條約》談判中,清方代表對英萬提出的鴉氣貿易合法化的要求作出保證.“各國商船是否載運鴉片,中國無需過問也無需在這方面采取任何措施。”標志著鴉片貿易合法化,導致了鴉片的泛濫。煙毒從東南沿海迅速擴大到內地十幾個省區,并深入到山西、陜西、盛京等腹地一些地區如廣東、福建、浙江等地。鴉片如同戰亂、災荒一樣成為近代中國最為嚴重的一個社會問題。
二、民間吸食鴉片情況
鴉片泛濫給中國社會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全國各地、社會各個階層都受到鴉片的毒害,“上自官府縉紳,下至工商優隸,以及婦女僧尼道士,隨在吸食。”在許多地區.吸食鴉片已成為一種社會習俗,“農好種煙,商好販煙,軍警各界均好吸煙,種吸販運已成為普遍之風俗。”
在湖南地區,鴉片自廣東傳來之后,“在縣城和集鎮有鴉片煙館,販賣和吸食鴉片者城鄉均有。”吸食鴉片漸成惡俗“民間習尚,濡染披靡,鴉片一項,流毒日盛。”遠在西北邊陲的甘肅,男女老幼不分貧富皆有吸食者,并且逐漸蔓延開來“取液煮膏既諳其法,遂自食而延及妻孥。久之,廝蓋亦然。”甚至將鴉片視為生活之必需品:“餉客以煙,療病以煙,嬰兒不適,竟亦忍哺以煙。”在西南的云南,情況亦是如此,昆明城外“罌粟盛開,滿野繽紛,目遇成色”,滇西南一帶更是“土地肥沃,遍種罌粟,熬煙售賣。”在經濟中心上海,“上海煙館甲于天下”,19世紀70年代,“上海城廂煙館共計有1700余家”,“幾同茶、酒、飲食之店”。足見當時鴉片在上海的風靡程度。
除了鴉片流傳范圍很廣之外,鴉片的吸食也不僅僅流傳于漢人之間,許多信奉宗教的少數民族,也違反宗教戒律,開始吸食鴉片。在左宗棠始進入新疆時所述,“回民不吸鴉片,所應禁者商販,兵勇及各處游勇耳”;但到了光緒三十四年,根據《新城吸煙人數冊》統計,僅在吐魯番的民眾中,吸食鴉片的在冊人員有 55 人,其中漢人有 24 名,回族有 23 名,其他少數民族 8名,每人日均吸食鴉片多則五錢,少則五分。可見,盡管少數民族有宗教信仰方面的戒律約束,但也禁不住鴉片煙毒的誘惑,開始出現吸食者,并且其在人數上有了上升和蔓延的趨勢。
三、統治階層吸食鴉片情況
面對鴉片蔓延的局面,清政府三令五申嚴禁吸食鴉片,然而諷刺的是,作為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統治階級本身就沉迷于鴉片而不能自拔。早在鴉片戰爭爆發之前,鴉片已經流行于上層社會,早在清十一年(1831年)十月,內務府就審理了一件宮廷太監吸食鴉片煙案。這一案件此案吸食鴉片的太監多連十人,不僅太監吸食,甚至首領太監、回子貝勒竟然也參與吸食。例如莊親王奕竇、輔國公溥喜就曾“赴尼寺食鴉片,奪爵。”嚴禁吸食鴉片的內廷尚且如此,地方官吏更是肆無忌憚。林則徐曾向道光帝尖銳地指出:“臣前議條款,請將開館興販,一體加重,仍不敢寬吸食之條者,蓋以衙門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親、長隨、書辦、差役,嗜鴉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販賣之人。”甚至在軍隊中吸食鴉片也蔚然成風,“今則素稱淳樸之奉天、山西、陜西、甘肅等省,吞食者在在皆然。凡各署胥吏,各營弁兵,沉溺其中者十有八九。”同治年間,張集磬任甘藩內詳參時在其日記中也有記載文武官弁嗜煙的資料,他記載道:“雷正綰由四川行伍......惑于興安鎮成祿之言,吸食洋煙,至成痼疾。”由此可見,雖然清政府三令五申嚴禁吸食鴉片,但是作為統治階層自身卻沉迷鴉片,甚至庇護鴉片交易,其種種禁煙的措施自然難以奏效。
參考文獻
[1]魏源:《魏源集》上,中華書局,2009.
[2]姚賢鎬:《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第一冊,中華書局1962年版
[3]齊思和整理.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中華書局出版,1964.
[4]中華國民拒毒會.中國煙禍年鑒[M].
[5]郴縣志編撰委員會.《郴縣志》.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5版
[6]中國實業志·湖南省.宗青圖書公司印行,民國二十二年.
[7]任其昌,王權.秦州直隸州新志[M].光緒十五年刻本,甘肅省圖書館藏
[8]包家吉.滇游日記[M].選自《云南史料叢刊》第十二卷
[9]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鴉片戰爭檔案史料第一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0]昆明市志(五)[M].昆明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人民出版社,2003.
[11]續云南通志長編中冊[M].云南省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1985.
[12]笑笑山人煙館捐紀事[N].申報,1872-04-19( 03).
[13]煙館會議[N].申報,1883-05-24( 02).
[14]左宗棠.左宗棠札署鎮迪道周道崇所轄境內認真查禁罌粟以絕根株事[A].左宗棠全集札件.長沙:岳麓書社,1986:
[15]周衛平.清朝至民國新疆禁毒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新疆大學,2004:22)
[16]趙爾撰等.清史稿.卷二百十九 列傳六 中華書局,1976.
[17]林則徐.林則徐全集 奏稿. 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2.
[18]張集磬.道咸宦海見聞錄·附錄·張集磬日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