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景富
[關鍵詞]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供給模式;全覆蓋;律師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報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中強調,“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新時代,隨著溫飽問題的解決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需求正在向“生活質量、公平正義”等更高層次轉變,比如在社會治理方面,人民群眾求發展、要公平、想參與的愿望增強,期盼社會治理更開放、更透明,更公平,對完善社會治理制度機制提出新要求等等。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發展水平,特別是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治理法治化、現代化水平的重要內容。我國的法治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堅持問題導向,回應人民群眾的需求,必須主動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凹涌焱七M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就司法行政工作而言,必須著眼于“均等普惠”的理念,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治服務需求,解決公共法治服務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建設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過程中,司法部門應當積極創新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模式、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全覆蓋、重視律師隊伍的重要作用,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實現在公共法律服務方面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目標。
一、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要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全覆蓋
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提升社會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為全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為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應當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的全覆蓋,積極促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一要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全覆蓋。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和群眾交往方式轉變,全方位搭建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級平臺。在優化三級平臺功能上下功夫,提高平臺服務效能。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數據互聯互通,利用網絡、微信、手機客戶端等遠程服務手段,拓展公共法律服務的多形式和新路徑。二要實現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全覆蓋。推進“12348”公共法律服務專線電話整合優化,實現專線服務平臺一線通?!?2348”法律援助專線將逐步整合優化為公共法律服務專線,除咨詢申請法律援助外,擴充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社區矯正等咨詢服務功能,派駐律師或法律服務工作者專人值守,為貧困群眾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咨詢服務。三要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功能全覆蓋。通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有機整合司法行政的律師、公證、法治宣傳、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司法鑒定、社區矯正等職能,實現由分散提供法律服務向集中、一站式提供法律服務的轉變,由提供單一的法律服務向提供綜合性、多功能法律服務的轉變。積極引導法律服務資源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基層輻射,緩解法律服務資源分布不均衡帶來的供需矛盾,解決公共法治服務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二、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要創新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模式
積極推進法律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必須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法律服務內容和形式,創新公共法律服務供給模式。一要創新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側改革,務必要抓住“共享”和“精準”這兩個關鍵詞。以“互聯網+”為突破口,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的共享度和利用率,促進公共法律服務供需精準匹配,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二要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的供給平臺與供給路徑。將傳統公共法律服務與移動互聯網平臺、12348熱線服務相結合,拓展公共法律服務的時間和空間。互聯網工具整合線上律師資源實時解答群眾法律咨詢,隨時推送普法宣傳文章和法律解答內容。三要創新公共法律服務的供給機制。強化制度設計,有機整合線下村(社區)法律顧問與線上律師服務優勢,促進律師從消極參與向積極提供有效轉變。進一步激發律師積極性,優先向村(社區)顧問律師、本地律師推送群眾咨詢服務。同時,針對村(社區)干部、外來務工人員、學生、社會幫教人員等特殊需求群體,建立分類服務機制,設立子平臺,匹配特定法律服務和普法宣傳,提高公共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
三、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要重視律師隊伍的重要作用
律師隊伍是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力量,是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律師隊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主要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主導力量,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一要強化律師人才隊伍建設。律師行業發展的根本是律師人才的培養與引進,只有強化律師人才隊伍建設,才能真正提升律師隊伍素質和能力,從主體資源方面破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難題。打造良好的法治社會環境,形成優質的法律服務業態。二要強化律師政治素養。律師行業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黨建引領所建,應當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學習教育活動,凝聚內部力量,通過黨建引領,擴大法律服務人員尤其是律師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律師投身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來。調動廣大律師投身公共法律服務的積極性,動員廣大律師懷著社會公益心、責任心真正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在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中,感知法律的公平正義。三要多種形式發揮律師在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的作用。法律顧問工作方面,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為政府依法執政、依法決策、依法辦事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提升政府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能力,在政府促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均等化發揮作用。社區普法聯盟工作方面,在“一社區一法律顧問”基礎上,由律師事務所牽頭在社區培育基層社會組織,以社會組織為平臺組建法律服務隊伍。開展普法教育活動方面,形成的由各社區普法社會組織、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和法律援助中心組成的社區普法聯盟,是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的有效平臺。在新時代,多種形式和多層平臺,律師和其他法律服務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等化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