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展
【摘 要】音樂創作,是作曲家在創作過程中,復雜又特殊的精神活動、心理活動的外在體現。通過人腦的加工想象創作,將創作主題本身的情緒體驗、情感記憶、心理感知、記憶思想,轉化成為奇幻的音樂作品。這個過程是艱巨而又復雜的,但又是充滿了樂趣和挑戰的。
【關鍵詞】音樂創作;要素;情感認知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1-0091-01
如何看待音樂創作的第一性要素——情感認知,成為音樂創作者面對創作所需要面臨的第一步難題,也成為決定作品成敗的關鍵的開篇步驟。
面對音樂創作的行為活動,第一性要素——情感認知是決定作品風格、篇幅、體裁各要素的關鍵決定因素,對客觀事物、情緒、風格的把握來自于情感認知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
以歌曲創作為例,創作者首先接觸的文本是歌詞,面對風格迥異的歌詞文本,通過通讀、研讀,音樂創作者腦海中所浮現的情緒、曲調雛形、音節與斷句、抑揚與頓挫等參數,形成了情感認知的初步條件。在此基礎上,創作主體的情感寄托得到了第一步的實現。
通過對歌詞所描寫的內容的深入了解與認知,創作主體進而對歌詞文本內在所傳達的或喜或悲或蒼茫或委婉或精巧或大氣的深層含義,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在此基礎上,結合音節、音調、斷句、抑揚分配、長短對比、氣息控制等因素的疊加,形成了音樂(歌曲)的雛形,這是情感認知對于音樂創作的第二個基本步驟。
在上述步驟中,情感認知依據歌詞所傳達的含義、句法,逐步在音樂的動機、樂句中實現情感本質的客觀外在體現,表現為歌曲的動機、樂句、樂段及樂篇;在音調上,依據歌詞文本的抑揚頓挫,逐步形成歌曲曲調的百轉千回。至此,情感認知在音樂創作中的第一性配置:情感依附,已完成。
摹寫階段,情感認知仍然發揮重要的作用。通過合理的記譜,由情感依附所形成的音樂創作雛形在情感認知的作用下,結合作曲基本手法的運用,形成初步的形態躍然紙上。在這個過程中,通常被視作音樂創作最重要的環節,即情感認知的情感依附作用并體現在音樂創作的實現環節,這一環節中,音樂創作主體腦海中的音樂基本印象,通過情感認知的發酵,加之情感依附的寄托,形成了歌曲較為完整的初步形態,可稱之為草稿。
在音樂創作主體進一步發揮情感認知的過程中,生活的歷練、人生的經歷、情感的塑成、喜惡的選擇是推動音樂創作進一步發展的關鍵,這其中,對風格、曲調、調性、旋法、句逗等參數的選擇,是情感認知進一步深化其作用的體現。在寫作階段,通過翔實的記錄和技術上的修繕,最終為完成全曲打下堅固的基礎。
以器樂曲創作為例,情感認知的重要性顯得更加突出。脫離了歌詞的文本傳達,創作主體依據對風景、實物、情緒、思緒、超文本等媒質的認識,形成情感認知的初級印象,該印象在創作主體內在形成創作感動和創作沖動,在對音樂整體風格、情緒、表現形式等方面,產生第一性要素所具備的重要基因作用。
在情感認知被創作主體反復確認,直至落于紙面的過程中,情感認知始終發揮重要的作用,即情感認知中的審美情趣、喜惡判斷、出發點與立場、思想性的外在體現等均成為創作活動中充分發揮重要作用的關鍵元素。
情感認知在創作中不斷發揮作用,使創作變得“有據可依”,創作主體即作品風格的源頭,也使得創作活動在創作主體情感認知的指導下,不斷完成階段性目標。因此,情感認知的重要性在創作活動中不言而喻,它既是創作活動的根本來源,也是創作活動中不可或缺的情感活動。
綜上所述,情感認知作為音樂創作的第一性要素,在啟發靈感、引起思維聯動、貫穿創作構思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正確、良好的情感認知作為創作主體的心靈體驗,其過程也是充滿樂趣并富于挑戰的,創作主體因個體差異而對相同事物產生不同的情感認知,進而逐步發展成為對音樂創作產生巨大影響的情感依附、心理映射,貫穿創作的全過程并最終形成完整的音樂作品,這其中,情感認知的差異化和基本共性是構成創作區別的根本源頭之一。理性地看待音樂創作中的第一性要素——情感認知,清晰的判定和審慎的歸納,將使音樂創作的解構與解構過程變得更加清晰,進而對音樂創作主體以及音樂創作活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有價值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