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勇第
【摘 要】美育是通過審美教育、藝術教育、美學文化教育、情感教育等來提高學生們對客觀“美”的認識,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陶冶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促使學生主動地去追求“美”、創造“美”。本文正是通過討論美育與智育、美育與德育之間的關系,探討美育在高校學生教育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美育;素質教育;高校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1-0206-01
一、美育與智育相輔相成
高校教學中,對學生智育的培養主要體現在專業技能的傳授、科學技術的掌握、業務素質的提高上。對科學技術的掌握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經歷了無數次的科學發明和技術創新甚至是技術革命。在中國近現代發展史上,曾提出“科學救國”“科教興國”的救國興國論斷,足以說明人們對科學技術在推動社會進步與發展作用上的高度認可。同時,我們也要正視美育的重要性。早在兩千多年前,便有“六藝”教育思想的提出?!傲嚒卑ǎ骸岸Y、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技藝,其中的“書”“數”當屬智育的相關內容,而“樂”則重在美育。
美育與智育看似兩個不相干的系統,前者重在發展、培養人自身的心靈,讓自身有更高尚之情操,更完善之人格,更和美之心靈,而后者則更多的是注重科學知識的掌握,專業技能的培養,業務能力的提高。在當前的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智育不僅僅是側重學生對知識學習并運用的能力培養,更多的是對學生思維的開發,讓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創造能力、獨立思辨的能力。正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中提到的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而美育恰恰在這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稕Q定》就明確提到“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而且有助于開發智力,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喾矗攲W生通過智育的培養,智力水平、思辨能力、獨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對“美”的感悟、理解、追求也會進一步得到提高與完善?!爸橇Πl達、意志堅強只有和審美能力完全結合才有可能實現完美的人格?!雹?/p>
二、美育與德育相互滲透互為補充
與美育一樣,德育是修身的教育,是對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培養。傳統的教育觀念認為美育是德育的附庸物,“無論中、西,在古代的傳統教育中,美育都是附屬于德性教育之內的”②。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徐干在其所著的《中論》之《藝紀》篇中說到:“藝者,所以事成德者也;德者,以道率身者也。藝者,德之枝葉也;德者,人之根干也?!闭J為德為“干”,藝為“枝”,是典型的美育為德育附庸物的觀點?!傲嚒钡慕逃枷胍彩前选岸Y”,即道德禮教排在首位,“禮儀之邦”的美譽便是長期受封建禮教影響的產物。受此封建禮教的影響,在舊式教育中,美育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而在現代的教育體系中,美育絕不是德育的附庸物,而是與德育相互滲透互為補充的關系。
當前高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培養。通過德育的培養,讓學生具有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良好的道德品格。而美育則在德育的培養過程中起著相互滲透和補充的作用。美育的教學中,包含了教授學生對心靈美、自然美、人生美、世界美的認識與培養。讓學生心靈得到凈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華,人格得到提升。在凈化心靈、陶冶情操、精神升華的美育教授中本身也蘊含著德育為人處事教育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美育與德育中的思想道德美的內涵相互滲透。因此,在高校美育的教授過程中便包含著德育的教育。如進行文學藝術的欣賞或是各種審美的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心靈美得到了提升,修養得到了提高,其道德情感在此美育過程中得到了凈化與提升,無形中道德水平也隨之提高。所以高校的美育過程與德育是相互滲透、互為補充的關系。
三、美育與人格的完善
“美”普遍存在于客觀世界中,“美育”便是用“美”的原理教授人們去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古代文人感受美或發現美的方式通常是將自己融入到生活實踐當中,正所謂美來源于生活。人們寄情于名山大川等自然物象中,以心感受山之博大、水之靈動??鬃佑小叭收邩飞?,智者樂水”之說。智者仁人通過“樂山”“樂水”及生活實踐的體驗,自然之美、藝術之美便在心中產生碰撞,從而使心靈得到凈化,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華,人格也就變得更加完善。
《決定》中提到美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的“素質教育”是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對科學知識、專業技能、業務能力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對大學生人文情懷的教育。這其中完善人格的塑造、高尚情操的形成、人文修養的提高、審美能力的培養尤為關鍵,這都要通過美育來完善。在20世紀初,蔡元培提出“美育者,應用美學之理論于教育,以陶養感情為目的者也。”③認為感情的陶養需要通過美育來培養。同時提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偉大而高尚的行為,這由于感情推動力的薄弱。要轉弱而為強,轉薄而為厚,有待于陶養。陶養的工具,為美的對象,陶養的作用,叫做美育?!雹馨凑詹淌系恼f法,一個人感情的偉大與高尚,要通過對“美”的感受與認識,經美育的滋養方能得以實現。一個感情推動力薄弱的人,絕不是具有完善的人格或是高尚情操的人。所以,沒有經過美育陶養的人,在個人修養及人格品位上是不健全的。足見美育對人格完善及修養提高的重要性。
注釋:
①譚好哲.美育的意義——中國現代美育思想發展史論[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49.
②譚好哲.美育的意義——中國現代美育思想發展史論[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70.
③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六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99.
④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七卷[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