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耀文
【摘 要】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當前對于文化的傳承以及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很多著名的文化以及特色項目已經少有人知道。本文就是對粵劇的傳承、創新以及發展進行分析和探討,對粵劇的傳承和發展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粵劇;傳承;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4-0040-02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國民間傳統的工藝以及藝術正逐漸消失,特別是一些古老的有特色的藝術繼承者寥寥無幾,正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粵劇就是其中之一。粵劇目前的發展就處于不利的環境中,逐漸被人們所淡忘。本文就是對當前粵劇的傳承發展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為粵劇的傳承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粵劇的起源與發展
粵劇,也叫大戲或廣東大戲,它起源于南戲,主要流行于廣東、廣西、香港、澳門等粵語方言區。粵劇是集唱做念打、戲臺服飾、樂師配樂及抽象形體等表演藝術于一體的我國傳統劇種之一。粵劇經過長期的沉淀與發展,正呈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并且粵劇的發展隨著時代的改革正不斷進行調整和繼承,以一種嶄新的姿態迎來粵劇發展的新時期。
二、粵劇的生存現狀
(一)深受改革問題的困擾。現階段伴隨著科技的進步發展以及人們對經濟水平的重視和追求,當前我國的粵劇發展深受改革問題的困擾,但是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當前南疆大地的兩廣地區廣大人民的喜愛與追隨,仍然讓粵劇有著相當大的生存空間。總體上來說,當今粵劇的發展既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與美好的前景,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各地各個風俗的困擾與阻礙。
(二)巡演機會增加了發展優越性。相比于北方的部分戲曲演出團體,粵劇團體的演出數量較為可觀,一個劇團一年演出一百余場是較為常見的現象。還有大量劇團或個人常遠赴香港、美國、加拿大等地區和國家進行巡演,借此機會提高粵劇聲望并傳承粵劇發展。另外這類演出常常都是有經濟收入的商業演出。此種演出現象與不少北方戲曲劇團的無償演出相比也有著巨大的優越性。
(三)具有相對穩定的演出市場。粵劇有著一個相對穩定的演出市場及相對較高的演出收入,所以其藝術隊伍基本穩定沒有出現北方一些劇團普遍存在的人才大量流失的現象。而且,粵劇受眾也是粵劇賴以發展的基石,沒有廣大的粵劇愛好者的熱捧、支持與資助,粵劇的發展將難以有今日的盛景。
(四)面臨著發展的停滯與懈怠。粵劇的發展面臨著以下三種問題的困擾:藝術人才整體素質不高、藝術觀念和思想停滯不前以及缺乏政府部門的幫助。由于粵劇市場的相對穩定,粵劇從業人員漸漸形成了藝術惰性,不思進取的現象顯著。高素質人才已是鳳毛麟角,粵劇發展進入了有“人”無“才”的怪圈。實際上,如今的粵劇編劇人數量并不稀少,但有能力寫出高水平劇本的作者卻不多。加之部分粵劇編劇人急功近利,企圖通過撰寫粗制濫造的劇本在短時間內獲得大收益,粵劇的創作氛圍的浮躁之風甚囂塵上。“何以重現粵劇老一輩藝術家在全國藝壇的輝煌”是當代粵劇藝術家思考的主要問題。
(五)政府缺乏積極有效的引導。政府積極的鼓勵與引導政策是幫助粵劇具有良好發展基礎的必要條件,當時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對于粵劇的發展來說,政府缺乏積極有效的鼓勵政策。例如一些建設性的發展建議以及政策支持等,這就為粵劇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限制,不利于粵劇的穩步發展。既缺乏政策性的支持,又缺乏方向性的引導,大大限制了粵劇的發展與進步。
三、粵劇的發展策略探析
(一)繼承傳統,大膽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粵劇的發展要不斷繼承創新,突破傳統粵劇發展的局限性,進行變革和嘗試,適應現階段經濟的發展需要以及當前市場不斷變化的需要。首先可以將粵劇的發展與當前的經濟發展相結合。其次,要打破年齡限制,要通過粵劇進校園活動把青少年觀眾吸引進來,還要跟上先進的國際市場觀念,吸收和借鑒國際上的粵劇的先進發展經驗,促進粵劇的發展進步,為粵劇的發展迎來新年的機遇。
(二)精益求精,提高質量。粵劇的發展應當追求質量,迎來高質量的發展,片面追求數量不追求質量的發展難以使粵劇站住根基,迎得長足的發展。當然,沒有好的劇本,自然也就出不了全國叫得響的粵劇明星,因此粵劇界應該將劇本的創作重視起來。首先需要根據現階段的發展需求制定劇本的大致寫作方向,其次應當根據劇本的發展前景豐富劇本的內容,使得劇本在當今粵劇發展中迸發出更多的活力。
(三)培養人才,發展劇團。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要想使粵劇的發展具有更加美好的前景,就必須要善于發現當前社會上的優秀人才,利用人才的發展來推動粵劇的發展。首先,不僅僅要善于發現當前世界上的優秀力量,借助優秀的粵劇青年來促進粵劇的發展。其次,對于優秀劇團要善于組織,不斷利用團隊進行粵劇的發展創新,進行人才的培養。人才的培養以及團隊的培養是粵劇進行發展的基礎,只有在人才的繼承中,代代相傳,才能夠實現粵劇的繼承與發展,讓粵劇在當今世界上綻放新的光彩。
(四)強化教育,引進課堂。如何才能夠保證粵劇在現階段的社會中不斷綻放出新的光芒。不僅僅需要進行人才以及團隊的培養,將現階段的粵劇傳承與社會的發展相結合。而且要善于利用水上的資源以及身邊能夠利用起來的平臺。例如進行強化教育,強化教育,將粵劇引入課堂,利用學校這一良好的教育平臺進行粵劇的教育,從中發現學生中優秀的粵劇人才,并進行不斷的培養。其次,在課堂教育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育平臺,對學生進行粵劇文化的的教育,這樣學生就能夠學習到更多的粵劇文化與知識,幫助繼承和發展粵劇文化,使中國的粵劇文化走進課堂,發光發彩。
(五)貼近生活,注入活力。盡管粵劇屬于高雅的文化藝術,受到世界各地喜愛的粵劇喜愛者的追捧和欣賞。但是當今的粵劇發展也存在脫離現實的嫌疑。因此,當今粵劇的發展應當貼近生活,源于生活,感動生活,這樣才能夠讓更多的潛在觀眾進一步增加對粵劇的熱愛,激發粵劇喜愛者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只有這樣才讓觀眾內心中最真實的感情與粵劇作品融為一體,達到情感的交融。最后,善于利用身邊的真實題材進行粵劇劇本的改編,利用好身邊的優秀資源,并且進行不斷的整合。
(六)政府支持,高度重視。政府應高度重視,實行積極的鼓勵政策鼓勵粵劇的發展,粵劇也應當抓住這一時機,解決編劇存在的問題,爭取政府的支持。例如創立粵劇研究室、給予戲曲學校的粵劇學生以政策性資助等,這些對于經濟大省廣東來說,并不構成困難。一些常見的支持活動比如創立青少年粵劇團,舉辦粵劇藝術節,籌劃制作拍攝以粵劇為題材的紀錄片等。粵劇的生存現狀有“喜”有“憂”,但其未來發展趨勢將是積極的。對于粵劇,要想有好的發展前景就要打造出經典之作,粵劇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古典文化精華所在。相信在當代粵劇藝術家以及地方政府等的合作努力下,粵劇必能重振聲望,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粵劇本身也將繼續保持繁榮昌盛,真正以自己的品牌與國際文化接軌,屹立于世界戲劇之林,迎來粵劇的春天。
四、結語
總體來說,粵劇的發展在現階段已經面臨著現實的選擇,既要進行不斷的變更,適應當今社會的選擇以及需要,調整自身的發展。同時,還要考慮到粵劇的繼承以及發展,當今時代的不斷變化以及個人觀念的影響,迫使現階段粵劇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繼承問題,只要不斷發現身邊優秀的繼承人才,才能夠使粵劇在歷史的變更中始終保留自身的特色。同時還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粵劇人才,讓粵劇在今后的發展中被子孫后代繼承下來。
參考文獻
[1]鄭迅.新編大型歷史粵劇《梅嶺清風》首演[J].羊城晚報,2015-04-15.
[2]揭融融.廣州珠江曲藝團“粵 曲茶座 ”運營模式考察與分析[J].黃河之聲,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