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
【摘要】2017年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保持穩中向好的態勢,前三季度GDP當季同比增速分別為6.9%、6.9%、6.8%。這主要得益于全球經濟同步復蘇,出口恢復增長,房地產超級周期繼續發力,帶動總需求保持韌性。本文將對2018年的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關鍵詞】經濟;2018年;趨勢分析;大宗商品
2018年宏觀經濟展望:全球經濟同步復蘇,將繼續帶動出口增長:制造業投資觸底,資產負債表明顯修復,如果國家放開對過剩產能行業的限制,那么制造業投資有望迎來改善;而隨著地產超級周期的結束,在地產調控未見松動的背景下,根據歷史的情況可以斷定本輪地產負增長的時間將超過一年的時間,而地產銷售的回落必將帶動投資增速的回落。此外,近兩年來近兩年居民部門加杠桿速度飛快,引發監管當局的擔憂,在去杠桿的大背景下,貨幣政策難以放松。今年35城首套房貸利率上升至5.3%,而且還在繼續上行,同時全國房價已經開始止漲,在貸款利率上升和房價逐漸止漲的背景下,未來居民舉債或持續萎縮,并帶動社融總量回落,并影響經濟增長。總的來看,2018年經濟仍保有韌性,但下行風險依舊存在。韌性部分來自于全球經濟復蘇帶動出口恢復增長,制造業投資可能低位改善。風險部分來自于超級地產周期的結束,以及居民舉債速度放緩,并帶動社融總量回落,影響經濟增長。
2018年通脹展望:預計從2018年2月開始(即春節所在月開始),CPI可能會明顯上升,并可能持續2-3個月的時間。不過這種基數的上行主要由鮮菜價格所推動.4月開始隨著天氣轉暖就會有所衰減,其后將快速回落,并不能支撐CPI持續上行,全年通脹中樞溫和抬升。
2018年大宗商品行情展望:從著名的美銀時鐘來看,在全球經濟出現企穩復蘇和通脹緩慢回升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依然具有投資價值。工業品方面:現階段制造業產能利用率提升較為明顯,接近于出清。而在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的情況下,企業盈利水平也大幅改善,未來有望開啟新一輪的產能投資周期。而美國稅改一旦通過將降低企業的稅負,有望提升企業的盈利水平,并開啟制造業產能投資擴張周期。農產品方面:農產品將面臨通脹預期回升與過高供給之間的交織,未來很難出現單邊行情,或延續2017年的震蕩行情。
世界銀行預測包括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在內的能源類大宗商品,預測價格在2017年躍升了28%之后,2018年或將再攀升4%,由于鐵礦石價格降低的影響被其他基本金屬漲價所抵消,預計金屬價格指數在今年上漲22%之后,在未來一年內會趨于穩定。
包括食品類大宗商品和原材料在內的農業大宗商品價格,預計在2017年內會溫和回落,明年則將微升。不過,受美國加息預期影響,黃金價格預計明年將出現回落。
天然氣價格預計在2018年上漲3%。煤炭價格在2017年上漲了近30%后,預計會在2018年出現回落。世界銀行認為,對中國環境政策的預期,將成為決定煤炭市場未來趨勢的一個關鍵因素。
原油方面,2018年原油市場將實現平衡。如果不延長減產協議,市場將處于供應過剩狀態中。美國頁巖油在2018年將繼續對油價作出反應。預計計布倫特原油價格將位于40-60美元/桶區間的高端,2018年布倫特原油平均價格預計為58美元/桶。WTI原油平均價格預計為54.6美元/桶。除了頁巖油產量的復蘇之外,油價主要的下行風險是,如果生產商重新聚焦于市場份額,那么就有可能更早和無序地結束對油價的支持。
金屬方面,建議對鋁進行長線投資,同時預計2018年銅和鎳的供應將會增加,從而導致價格下跌。該行預計2018年第四季度銅的平均價格將為5700美元,而目前的價格為6900美元。
此外,由于擔心經濟增長放緩,貴金屬在2018年年中前會保持穩定,然后上漲。該行預計黃金在2018年第四季度的均價將達到1350美元/盎司。
農產品方面,在今年表現不佳之后,農產品在2018年可能會表現良好。摩根大通表示,可以嘗試做多堪薩斯小麥和蔗糖。2018年主要農產品出口國巴西拉動的消費復蘇將會支撐對糧食和蔗糖的需求。
此外,最有可能出現需求緊俏的農產品包括,首先是棉花,中國進口將推動消費強勁:其次是玉米,因為它最容易受到拉尼娜現象的氣候因素影響。
2018年,美聯儲將延續緊縮周期,市場預測美聯儲將再加息三次,并穩步推進縮表進程。而歐央行在2017年10月利率會議,決定自2018年1月起將月度QE規模從600億歐元降至300億歐元,持續九個月。未來隨著歐洲經濟復蘇勢頭良好,通脹抬升,將有可能追隨美國進入緊縮周期。
全球貨幣寬松接近尾聲,各國央行結束寬松,并依據經濟狀況收緊貨幣政策將是未來的“新常態”,在此背景下,中國通過收緊公開市場操作,提高短期資金成本加速金融去杠桿,變相收緊貨幣政策。加強金融風險的管控成為趨勢,貨幣政策易緊難松。
在緊縮周期里,美元可能再度走強,而從歷史數據來看.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走勢負相關,美元如果再度走強或將不利于大宗商品,值得關注。
所以2018年商品的觀點是整體供需矛盾將有所緩解,商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作用減弱,整體漲幅繼續回落,可能出現寬幅震蕩走勢。大類資產表現將出現股票>商品>債券的格局。
參考文獻:
[1]方正證券,2018年大宗商品投資邏輯深度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