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沁 金婕 金勇



【摘要】時尚產業是蘊含高附加值的現代制造業與服務業等多產業集群組合,與經濟發展緊密相關。本文以武漢時尚產業為例,運用Matlab構建協同度模型對2005 - 2014年時尚產業與區域經濟系統進行協同水平測度及發展趨勢分析,結果表明:武漢時尚產業與區域經濟系統的協同水平在不斷上升,且這兩者之間整體協調發展趨勢基本上朝著協調度穩定狀態發展。
【關鍵詞】時尚產業;經濟增長;協同水平
時尚產業作為典型的都市產業,已經逐步成為引導全球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北京、上海、香港等城市作為我國時尚都市的代表,其時尚產業對經濟發展的資產貢獻率均比其他城市高,其中,作為時尚產業的內核產業,紡織、服裝業占較大權重。因此,本文主要以時尚產業的內核產業作為樣本,選取近10年相關數據,結合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采用協調度模型測算紡織、服裝業與經濟發展的協同度,并進行描述和分析,從而為產業系統與經濟系統協調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1武漢時尚產業與經濟發展現狀
武漢作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服裝生產地和集散地,擁有較多服裝批發零售市場,包括漢正街的品牌服飾城、第一大道、萬商白馬以及庫瑪服裝城。據武漢統計信息網統計,從2006年至今,武漢市紡織服裝業工業總產值由28.51億元提高到108.72億元,增長率為281%(見圖1)。2012年,武漢成功舉辦首屆“國際時裝周”,依托在時裝領域的科研投入以及市場優勢,旨在創設“武漢品牌”,打造東方時尚之都。截至2015年,武漢本土的服裝品牌產品有13個,國家馳名商標數量3個,服裝產量高達8611.30萬件,紡織、服裝業就業人數為17476人。
根據武漢市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武漢市GDP達到10069.48億元,比上年增長9.7%。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350.06億元、4785.66億元和4933.76億元。全年規模以上T業增加值為3453.35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在就業方面,武漢市總從業人數為530.44萬人,其中,規模以上T‘業企業就業人數達到849103人。從上述信息中,我們看出武漢市整體經濟發展態勢較好,三大產業結構較為合理。
2評價指標體系與模型的構建
2.1評價指標體系
本文針對武漢市時尚產業的內核產業(紡織、服裝業)以及區域經濟發展特征,在綜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反映時尚產業與經濟協調度的評價指標體系,具體見表1。
2.2數據來源
為保證實證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選取2005 -2014年武漢紡織、服裝業相關數據構建時間序列模型,數據均來源于《武漢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商品交易市場統計年鑒》。為統一測量口徑,所有數據均選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
2.3指標體系標準化
在多指標體系中,由于各指標的單位、量綱、數量級等不同,使得各指標間不便于統一計算和分析,甚至會影響評價的結果。因此,本文為了便于對不同數量級的指標進行比較,并消除由于觀測量綱的差異及數量級所造成的影響,現采用Z-Score標準化法對各指標的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標準化后的變量均值為0,方差為1,其計算公式為:
2.4系統協調發展評價模型
系統協調度是指兩個或以上系統及內部要素之間在發展過程中和諧統一的程度,體現了系統由無序向有序發展的趨勢,同時也是協調狀況好壞程度的定量指標。協同論創始人哈肯教授在《協同論》中提出了臨界點附近的行為、慢變量支配原則以及序參量概念,認為事物的演化受序參量的控制,演化的最終結構和有序程度決定于序參量。序參量是協同論的核心概念,是指在系統演化過程中從無到有地變化,影響著系統各要素由一種相變狀態向另一種相變狀態變化的集體協同行為,并且系統從無序到有序的轉變取決于序參量之間的協調作用。本文中的系統協調發展評價模型主要是用于衡量武漢時尚產業系統與經濟系統協同水平,通過定量分析測度兩個系統之間的協調度及其發展趨勢。計算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與經濟系統公式為:Y=f(y,,Y。),其中,Y代表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與經濟系統,y.代表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Y2代表經濟系統,兩者協凋度的計算步驟如下:
由上述計算公式可知,u.(e.。)∈[0,1],其數值越大,表明y.對系統有序的貢獻率越大。序參量e,對第i個子系統的有序度累計貢獻即系統有序度函數u.(e.)可以通過功效函數的幾何平均數
計算得…,其中,
其取值越大,表明e.對系統有序度的功效越高,即系統有序地程度越高。
本文主要運用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協凋度分析,因此要考慮時間因素。現給定初始時刻t。,其各個子系統序參量的有序度為Ui(e.),則對整體系統在發展進程中的某個具體時刻t。而言,各子系統序參量的有序度為u+(e.)。現定義系統協調度sg為:
從系統協調度模型計算公式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三點:
(2) sg的取值為1或-1,代表協調度數值的正負,當sg= -1,表明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和經濟系統中至少有一個變量沒有向有序方向發展;
(3) sg取值在-1到1之間,當sg越靠近1,表明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和經濟系統協調發展程度越高,當sg越靠近-1,表明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和經濟系統協調發展程度越低,且當sg取值為負數時,表明在該時間段,時尚產業與經濟系統處于非協調發展的狀態。
3實證分析
本文主要從《武漢統計年鑒》和《中國統計年鑒》中選取2005-2014年反映時尚產業和經濟發展的各項指標(見表2、表3),并且以2005年各變量的數值作為序參量的下限,其他年份變量的最大值作為序參量的上限。
首先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后,再參照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與經濟系統協調度的計算步驟,依次計算系統的序參量對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的有序度ui(e.)、系統的序參量對經濟系統的有序度U2( e2),最后根據系統協調度模型,計算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與經濟系統協調度,具體見表4。
根據圖2可以直觀地看出武漢市時尚產業與經濟系統協調性整體上呈現上升的發展趨勢,表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時尚產業也在不斷發展。此外,對比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序參量有序度與經濟系統序參量有序度,可以看出時尚產業發展速度不及經濟發展速度,并且時尚產業一產業系統與經濟系統協凋度小于0.8的水平,說明兩者的協凋度還有待加強和改善,需要加強時尚產業集聚,實現集群化發展。
將時尚產業與經濟系統協調發展度sg作為時間序列{sg.},構建非線性白回歸模型:sg.+.=-asg。z+[3sg.+斗,運用Matlab分析得…回歸系數分別為:d= 4.4055,p=5.9765,斗=- 1.2773,由此可得…白回歸模型為sg.+.=-4.4055sg2+5.9765sg.-1.2773,O 4結論 本文通過選取武漢時尚產業和經濟系統的顯著性指標,參照系統協調度評價方法,構建系統協凋度模型和非線性白回歸模型對兩者之間的協同水平進行測度。實證結果表明在2005 - 2014年間,雖然武漢市時尚產業的發展水平不及經濟發展水平,但是兩者均呈現持續上升的態勢,此外,武漢市時尚產業與經濟系統的協同水平在不斷上升,并且協凋度保持不斷提高的發展狀態,從圖2中,我們可以看出,盡管在2006- 2008年這三年間,協調度小于0,但是隨著武漢市加大對時尚產業資金、人才的投入力度,致力于打造時尚都市,從2009年開始,協凋度突破0的分界點,并不斷上升,尤其是2010- 2013年,協調度增速較快,這與武漢市近幾年擴大時尚產業尤其是內核產業的生產規模、科研人力的投入分不開。上述實證結果為協調時尚產業與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提供了較好地理論依據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顏莉.時尚產業組織模塊化價值創新能力評價研究[D].東華大學,2013 [2]許義凡.時尚產業區位選擇影響因素評價研究[D].上海工程技術大學,2016 [3]張佳.上海時尚產業集聚度測度及效應研究[D].東華大學,2014 [4]王子晨,戚巍,郭江江.我國研究生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協調度的測度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5,(04):66-71 [5]汪波,方麗.區域經濟發展的協調度評價實證分析[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6):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