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毅
【摘 要】我國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悠久歷史的國家,鋼琴音樂在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雖然幾經波折,但在鋼琴音樂創作方面成績是可喜的。本土鋼琴音樂文化是重要的民族文化瑰寶,我們必須要將它傳承發展下去,因此民族鋼琴音樂文化在地方高校教學中的實施,是十分有必要的,通過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讓鋼琴音樂的未來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民族化;鋼琴音樂;文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J624.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1007-0125(2018)14-0184-01
一、鋼琴音樂文化
(一)西方鋼琴音樂的民族特征
縱觀鋼琴發展的300年歷史,我們可以將其分為五個時期:巴洛克時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巴赫,他的創作以德國民族文化為基礎,代表作有《德國組曲》。古典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是海頓、莫扎特,海頓的創作多以豐富多彩的民間音樂、民間音調為基礎。莫扎特則是把德奧風格與意大利風格結合在一起,創作出諸多富有詩意的作品。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是肖邦、李斯特。肖邦是民族樂派的先驅,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李斯特是匈牙利作曲家,善于運用匈牙利民間曲調作為創作素材,代表作《匈牙利狂想曲》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印象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是德彪西、拉威爾,他們擅長采用現代創作手法進行創作,并汲取本民族的民間音樂素材。20世紀民族主義音樂代表人物是巴托克,在創作時同樣選用民間音樂題材,在收集整理匈牙利民間音樂的同時進行創作。
由此可見,任何一個時期的音樂發展,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音樂創作的題材都脫離不了民族文化,基于民族文化創作出的鋼琴作品,被烙上鮮明的民族音樂文化符號。
(二)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
中國鋼琴音樂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時期:首先是模仿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趙元任《和平進行曲》的問世,標志著我國鋼琴音樂創作的萌芽出現,作品按照西方的創作手法,具有十分明顯的西方音樂色彩。20世紀初,我國鋼琴音樂專業化逐漸形成,鋼琴曲《牧童短笛》、《花鼓》的問世,作品采用西方作曲理論與中國民族音樂特色相結合,使得鋼琴音樂創作得到新的發展。1947年之后,鋼琴音樂創作進入無調性時期,主要代表作是桑桐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在模仿期,我國的民族鋼琴音樂將西方的和聲織體運用到創作中,這是一個成功的開始。
第二個時期是探索期。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鋼琴音樂得到迅速發展,這一時期的創作特點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鋼琴音樂創作題材,主要反映人民大眾的生活,代表作有《翻身的日子》、《喜豐收》、《解放區的天》等;二是鋼琴音樂創作出現了一些沒有標題的音樂;三是鋼琴音樂創作開始運用民族民間音樂的曲調,主要代表作有《云南民歌五首》、《火把節之夜》、《塔吉克鼓舞》等。另外鋼琴音樂的改編曲也得到發展,主要分為三類:一是對器樂作品進行改編,主要是將傳統的民族曲調改編成鋼琴曲;二是對聲樂作品進行個性改編,主要是在民歌的基礎之上進行創作;三是對戲曲音樂進行改編,代表作品有《京劇曲牌練習》、《紅色娘子軍》等。
第三個時期是發展期。改革開放以來,鋼琴音樂得到了快速發展,創作的題材更為豐富,手法更具民族民間的特點,鋼琴音樂創作主要分為以下兩種類型:一是鋼琴改編曲,例如將民族器樂合奏曲《彩云追月》改編成鋼琴曲,猶如將古箏曲《漁舟唱晚》改編成鋼琴曲;二是創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鋼琴作品,例如《春舞》、《山林》、《他山集》等。
二、民族鋼琴音樂在地方高校教學中的建構
(一)教學大綱和課程設置的建構
首先要完善教學大綱,因為它決定了整個教學的方向和內容。將民族鋼琴作品寫入教學大綱中,同時把民族鋼琴作品尤其是具有地方民族民間色彩的鋼琴作品納入鋼琴教學的必考曲目之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考核時,不僅對演奏技巧有所要求,還要注重學生對鋼琴作品內蘊的理解與表現。
其次是課程設置的構建。我們要注重民族鋼琴作品的選用,開設相關的鋼琴教材教學法課程,開設有關地方民族民間音樂的課程,使學生理解地方的民間音樂,培養學生對地方民間音樂的興趣,同時還要開設相關作曲理論分析課程,讓學生對所彈奏的鋼琴作品有足夠的分析能力。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構建
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專業的培養,還要重視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學習。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構建上,首先要培養教師的民族化藝術,盡可能地去提升教師的專業水準。其次教師的授課形式也要多樣化,開展欣賞式教學,讓學生更好地詮釋作品意蘊,把握作品風格。開展講座式教學,讓民間藝人與學生零距離講述音樂文化知識,讓學生多元地理解民間音樂形式。以此同時教師還要多鼓勵學生參加不同的比賽。第三在教學中要不斷加強對學生彈奏民族鋼琴音樂作品的訓練,盡可能地豐富教學內容,要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的音樂文化,掌握民族調式的特點。
(三)相關理論體系的構建
首先要呼吁地方作曲家運用奔騰的民間音樂元素進行創作,并將適合作為教材的曲目選出來,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其次要讓從事教學的教師們成為鋼琴音樂理論發展的推動者和幫助者。第三鋼琴學者與演奏者要多出論著,和演奏地方民族民間的音樂作品。第四舉辦民族鋼琴作品及地方民族民間鋼琴作品的研討會,讓學生關注不同地域文化,提升自身的音樂文化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