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星期五抵達中國,開始他新任期以來的首次對華國事訪問,并出席在青島舉行的上合峰會。這也是習近平主席開始新的任期以來與普京的首次會面。去年習普會一共有過5次,中俄領導人每次見面都對鞏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繼續拓寬兩國的合作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普京這次訪華一項頗具吸引力的日程,習近平主席星期五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為普京頒授了新設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普京成為獲得該勛章的第一人。這無疑是讓中俄兩國社會都倍感高興的事情。
近年來,國際戰略環境出現了諸多復雜變化,這期間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為兩國各自外交格局的穩定提供了支持,也對全球戰略穩定和平衡發揮了建設性作用。中俄走近有有利的時代條件,也會不時受到各種力量的干擾,兩國決策者堅定發展中俄關系的戰略決心和為此發揮的領導力成為決定性因素。
在“戰略伙伴”這一外交辭令有些貶值的21世紀,中俄兩國卻為國家之間開展結伴不結盟的全面戰略協作樹立了真正典范。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對大國關系有創新意義,它高度平等、互利,而且表現出空前的可持續性,對一系列雙邊和多邊的建設性機制發揮了基石作用。
中俄有著世界上比較長的陸上邊界,它也已經成為最和平的邊界之一。中俄界河黑龍江上的第一座大橋即將建成,另一座大橋也在建設中,中俄邊境地區正從和平穩定朝著進一步的合作與繁榮逐漸邁進。
西方輿論對中俄兩國和兩國關系的負面說辭相當多,然而西方不代表世界。
中俄兩國的戰略定力是世界和平與公正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中俄的相互支持帶動了21世紀國際關系的正氣,為保護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做出突出貢獻。
中俄關系的開放性非??少F。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對兩國有“背靠背”的意義,兩國同時對發展與其他大國、包括與西方的關系都持積極態度。中俄關系沒有被兩國當做與其他國家敵對的籌碼,而是起到了推動兩國與世界交往的積極作用。有一個強有力的朋友,你交其他朋友時會更容易些,而非其他朋友對你就變得不重要了,這一直是中俄關系的價值取向。
兩國社會應當高度珍惜中俄全面戰略協作的良好局面,不僅要多做有利于兩國友好合作的事,而且要不斷推動兩國民間輿論的相向而行。毋庸諱言,兩國輿論中總存在那么一點將對方視為潛在威脅的極端聲音,它們與西方挑撥中俄關系的輿論形成客觀上的遙相呼應,是一種不應放縱的噪音。
比如在中國輿論場上,模仿西方輿論的腔調批評與俄羅斯太緊密了被少數人當做“理性”“有思想”的表現加以炫耀,似乎中國與俄羅斯走近不如靠近西方那樣“高尚”。在俄羅斯輿論場上大概也有針對中國的類似情形。這些實際上反映了兩國社會中少數人受到了西方價值觀的洗腦,在對國家利益的認識上視野窄,格局也不高。
上合峰會將在星期六開始舉行,中俄關系平等、互利、協作等精神也深刻影響了這個組織的一路發展。西方輿論總能從中俄和上合成員國之間找出各種分歧,但是這些國家的合作就是蒸蒸日上。新型國際關系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
環球時報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