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外記者 呂歐 青木 姚蒙 ●本報記者 杜海川 ●任重 王會聰 柳玉鵬
“距離加拿大魁北克城2小時車程的拉馬爾貝是一個田園般的小鎮,適合釣魚、皮劃艇等運動。但現在,這里成為另一個運動場所:摔跤。對戰雙方是美國總統和其他6個盟友。”(德國電視一臺語)——8日至9日,七國集團(G7)峰會在加拿大召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坐下來面對面舉行會談的是,上周在其加征鋼鋁關稅行動后全部“中槍”的“G6”國家。除此之外,特朗普與其他領導人在氣候變化、伊核協議等問題上也存在嚴重分歧。G7峰會本就因此充滿硝煙,法國總統馬克龍、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特朗普卻等不及上戰場,在開會前一天便“隔空廝殺”:加法領導人指責美國“霸權主義”;特朗普批他們“傷害”美國農民,“扼殺”美國農業。外媒驚呼,這是G7成立43年以來出現的最嚴重分裂。
美法總統的“推特大戰”
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一口氣發了十幾條法英雙語推特,矛頭直指特朗普的“孤立主義”與“霸權主義”。他說:“美國總統也許不介意被孤立,但如果需要的話,我們也不介意變成G6。”馬克龍強調,這6個國家是現在真正的國際力量,美國已不再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我們其余6國合起來的市場比美國大得多。我相信合作與多邊主義,因為我將用我所有的力量來抵制霸權”。他甚至警告,“沒有永遠當政的領導人”,暗示歐洲不會對特朗普委曲求全和照單全收。
馬克龍不是一個人在戰斗。7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首都渥太華會見前來參加G7峰會的馬克龍。特魯多在記者會上說,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加拿大和法國加征鋼鋁關稅的做法很荒謬,這兩個國家一直是美國的盟友。特魯多表示,“我們要讓美國總統知道,他那些令人無法接受的行動正在傷害他的國民”。特魯多預計,G7峰會將上演有關貿易的“激辯”。
特朗普不甘示弱。7日晚,他發了3條推文直接點名特魯多和馬克龍,稱“他們正向美國征收巨額關稅,并制造非貨幣壁壘。歐盟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1510億美元”。特朗普說特魯多“異常憤怒”,搬出美加兩國多年的關系,但他沒有提到,加拿大對美國的乳制品征收高達300%的進口關稅。特朗普向特魯多和馬克龍喊話:“降低你們的關稅和貿易壁壘,否則我們將回擊得更猛烈!”這位美國總統還不忘帶有挑釁意味地說,“期待明天與他們見面”。
當地時間8日早6時多,距離G7峰會召開只有5個小時,剛起床的特朗普仍然沒有消氣,連發兩條推特重復指責加拿大的“不公平貿易”,并稱:“期待能在G7處理我們之間不公平的貿易協定。”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稱,上周美國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歐盟等傳統盟友加征鋼鋁關稅后,這些國家的反應充滿憤怒、悲嘆與迷茫,其中大多數威脅會采取報復措施。特魯多曾試圖與特朗普拉近關系,馬克龍在今年4月訪美時也與這位美國總統大秀恩愛,但如今,他們之間的關系“寒意陣陣”。5月底,特朗普與特魯多的電話會談“充滿火藥味”,前者指責“加拿大在1812年戰爭中火燒白宮”;幾乎在同一時間,特朗普與馬克龍的通話也“非常糟糕”。G7峰會召開期間,特朗普計劃與這兩位領導人分別舉行會談。
除了馬克龍和特魯多,特朗普與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的關系也不怎么樣。英國《每日電訊報》8日稱,由于特朗普對梅的態度不友好,所以兩人不會在峰會期間舉行雙邊會談。據稱,特朗普厭倦了梅“說教”的語氣。
美國盟友的怒火“發自內心且完全一致”
美、加、法三國領導人“掐架”起勁之時,白宮7日晚宣布,忙于美朝峰會的特朗普將在9日上午提前幾個小時離開G7峰會,不參加有關氣候變化的會議。根據G7峰會的安排,兩天的日程將在9日下午5時結束。CNN稱,特朗普“提前離場”暴露他與G7其他領導人關系緊張。
英國廣播公司稱,從安排上看,特朗普也是七國集團領導人中最后抵達加拿大的。知情人士告訴CNN,直到峰會召開前一天下午,特朗普還向其助手質疑自己為何要參加,因為他明顯會在貿易和環境等關鍵問題上“寡不敵眾”。馬克龍發動推特攻勢后,特朗普再次希望取消G7行程。不過其助手告訴他,缺席峰會意味著他將從“引以為傲的戰斗”中退縮。
外媒紛紛給這次G7峰會冠上“最分裂”“最緊張”等形容詞,德國《柏林日報》8日斥責,“G6+1”就像一出“鬧劇”。《紐約時報》說,其實,過去G7內部也有分歧,比如歐洲人與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因伊拉克戰爭長期不和,當里根將導彈部署到歐洲時,其歐洲同行稱他是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冒失鬼。然而,美國最重要的盟國極少出現目前這種“發自內心且完全一致”的憤怒,“幾十年來,這些國家一直將與美國之間最親密的關系視為至高無上的外交優先事務”。
“G7實際上一直是6+1的金字塔模式。”俄羅斯《真理報》8日援引俄歐亞研究所所長列別欣的話說,美國一直高高在上,其他國家只是“附庸”。現在之所以出現“嚴重沖突”,是因為歐盟國家希望獲得“與美國平等的權利”。然而現實是,它們做不到。
特朗普提議俄羅斯重返G7
不過,路透社認為G6聯合“圍剿”特朗普有難度。德國已暗示將與美國達成貿易和解,因為擔心寶馬、奔馳等重要企業在貿易糾紛問題上受牽連。日本預計將采取較弱的對抗態度,同時不聲不響地繼續推動自己的貿易議題。意大利則希望,“盡可能創造最大空間與美國持續對話”。
德國《日報》也認為,美國之外的西方國家正在“相互疏遠”:特雷莎·梅忙于“脫歐”;德國總理默克爾似乎是過去時代的代表;馬克龍想成為自由世界的領導者,但沒有人愿意被他領導;日本和加拿大猶豫不決;不知道意大利有什么意圖。
G7會走向分崩離析嗎?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可能是G7史上鬧騰得最厲害的一次峰會,但其他6國未來還是會盡力維護G7這個集團。從情緒上來說,“G6”可能認為很難與特朗普共事下去;但從利益上看,他們沒有辦法離開美國。沒有美國的“G6”,從“能見度”和影響力上來看都會大打折扣。因此“G6”希望看到的應該是,在維持G7架構的基礎上,對特朗普施加更大影響力。G7最早就是一個談經濟話題的平臺,所以這也是一個對特朗普施壓的合適場所。
國際輿論場聚焦于美國與盟友爭吵之際,8日上午抵達加拿大的特朗普卻拋出一個“意外話題”,說俄羅斯應該重返G7。意大利總理孔特當天在推特上也表示支持這一提議。1997年,俄羅斯加入該集團;2014年因烏克蘭危機被取消成員國地位。
崔洪建分析說,特朗普想通過這種隨性的言論表達對其他G7成員國的不滿,言下之意是,“你們都不如普京對我的胃口”。還有一種可能性是轉移輿論焦點。不過,俄羅斯回歸G7不現實,因為烏克蘭危機尚未解決。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對此提議回應說,在俄羅斯看來,G8模式的現實意義正在下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已發生變化,俄羅斯正積極參與類似G20這樣更重要的模式。▲
環球時報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