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 要:農商銀行在機遇面前更應要加強經營風險的預防與控制,摒棄一切不符合實際發展的經營,保證所有業務都能夠在風險控制下發展。本文對農商銀行發展的機遇與先機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農商銀行;問題;對策
1農商銀行面臨的問題
1.1業務條線督導不力
一是條線管理不到位,未認真履職管理職責。上傳下達制度辦法不及時,對條線人員培訓不到位,導致有章不循,執行與新制度脫節,操作人員違規卻不自知。二是條線督導整改不力。每次檢查后,審計部門針對問題分條線、被查單位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及建議。部分部室不重視審計成果,對督導整改不重視,直接把整改通知書轉發至被查單位,被查單位上報的整改報告再轉發到審計部,成了中間文件傳遞者。未深入分析條線問題形式原因及管理對策,也未對整改過程進行督導,造成整改流于形式,審計成果無用武之地。
1.2產品結構單一、定價不合理
在利率市場化條件之下,要求農商銀行不能將存貸款作為其盈利的主要來源,如果農商銀行在新時期還是單純的依靠這種方式來創收,那么農商銀行的發展將會陷入困境。這種產品結構單一的模式體現了農商銀行面臨著業務難以創新的挑戰。不僅沒有創新性的產品業務,還將傳統業務定價的不夠合理,那么在利率市場化的推動之下,顧客就會選擇其它的金融機構,如此一來農商銀行的業績將會不斷下滑。
1.3員工合規意識不強
員工對制度辦法學習不夠深入,理解不到位,主觀上合規履職、防范風險意識不強、積極性不高,執行制度缺少源動力,只能被動、消極或選擇性的執行各項制度辦法,甚至對違規操作行為習以為常,安全隱患積小成大,極易形成案件風險。
1.4同行惡性競爭風險較高
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農商銀行服務“三農”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他所要改變的是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之下,創新業務水平,提高服務“三農”的能力。在“三農”的發展當中,風險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如果風險較高將會為整個農業領域帶來危險,如果零風險那么也會降低農業發展的積極性。所以在同行競爭之間要重視惡性競爭的挑戰,更要注重高風險帶來的問題。
1.5 存貸市場競爭加劇,存貸款利差縮小
隨著商業銀行確定存貸款利率的自主權擴大,銀行間的“爭存攬儲”的競爭將加劇,各銀行將會把利率作為競爭工具來使用。從存款人與銀行之間的關系來看,存款人將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他們可以根據利率的高低、服務質量的好壞、銀行的信譽等因素對銀行進行綜合排名,進而選擇最優的銀行;而銀行吸收存款的多少是銀行生存的關鍵,銀行很可能會提高存款利率爭取更多的存款。
從貸款人與銀行的關系來看,利率的自動浮動將降低銀行在貸款市場上的議價能力,較高的貸款利率將難以維持。貸款利率的降低和存款利率的上升將大大縮小銀行在利率管制情況下的存貸款利差收入,這必然增加長期依靠利差收入的銀行倒閉的風險。
2 存貸市場競爭加劇,存貸款利差縮小。隨著商業銀行確定存貸款利率的自主權擴大,銀行間的“爭存攬儲”的競爭將加劇,各銀行將會把利率作為競爭工具來使用。從存款人與銀行之間的關系來看,存款人將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他們可以根據利率的高低、服務質量的好壞、銀行的信譽等因素對銀行進行綜合排名,進而選擇最優的銀行;而銀行吸收存款的多少是銀行生存的關鍵,銀行很可能會提高存款利率爭取更多的存款。
從貸款人與銀行的關系來看,利率的自動浮動將降低銀行在貸款市場上的議價能力,較高的貸款利率將難以維持。貸款利率的降低和存款利率的上升將大大縮小銀行在利率管制情況下的存貸款利差收入,這必然增加長期依靠利差收入的銀行倒閉的風險。
2 新機遇下農商銀行的發展對策
2.1加強業務創新能力,改變發展模式
首先,農商銀行要保證傳統經營業務能夠穩定發展的同時,加強地方性服務發展的力度,創新中間業務。然后,農商銀行要看到農業經營體制改革所帶來的先機,對自身的信貸業務模式進行全面改革。比如:在信貸業務種類上,可以多加入一些針對不同農村經營主體的信貸項目,或者加入不同農業產業領域的信貸項目。最后,農商銀行要積極且主動的籌集資金,從根本上降低資金的籌集成本。同時也要考慮資金的籌集方式,積極主動籌集資金,降低農商銀行資金使用成本,提高農商銀行的經營利潤。
2.2完善資金定價機制,建立利率風險控制系統
利率市場化后,利率浮動的范圍與幅度加大,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加劇,商業銀行與客戶之間就資金定價的博弈也愈加激烈。如果銀行資金定價過高會在同業競爭中處于劣勢而失去市場,反之可能獲得市場但無利可圖甚至虧損。考慮到商業銀行在價格博弈中的劣勢地位,商業銀行應該設計切實可行的符合自身發展的資金定價與調整機制,保證盈利能力。
在利率風險規避方面,各商業銀行首先需要設計一套綜合評價利率風險的指標,其次是培養一批專業人員分析和預測利率的變化,最后要加快利率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和資產負債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商業銀行還可利用遠期利率合約、利率期貨、利率期權和利率互換等金融衍生品回避利率風險。 除完善定價機制、風險控制系統外,商業銀行要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加快金融創新,拓展中間業務,實現多元化經營。
2.3產品是核心
農商銀行要意識到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之下,只有多種產品的選擇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農商銀行在開拓新業務的同時,要兼顧“三農”業務和新型的商業業務,但是不能違背它服務的宗旨和目的。產品的選擇既要符合低投資的個人民眾,又要結合大企業的需求特點。不斷更新產品選擇的多樣化,進行產品質量的轉變,在利率市場化之中不斷調整信貸結構和資產負債結構,打造農商銀行發展新格局。
2.4選拔優秀人才,做好新老接替
近年來,各地農商銀行大規模地引進優秀員工,不但把工作氣氛活躍起來了,還給一些老員工帶來社會的新思想、新氣象。培養優秀人才便是農商銀行發展的先知,只有對新鮮血液的不斷培養,才能夠穩定農商銀行的長期發展。而對新鮮血液的培養必須要從思想上給予引導,從實際工作中給予支持。要注重實踐工作的培養,注重復核人才的培養,這才能夠在競爭激烈的金融環境下讓農商銀行穩定發展。
2.5模式創新是戰略
農商銀行在利率市場化之下不僅要具備專業的人才和多樣化的產品,還要具有創新模式的發展戰略。如今人們的生活非常便捷,因此農商銀行可以開發直銷銀行的模式,采用互聯網中的微信、支付寶、優盾等功能方便民眾辦理銀行業務。社區銀行和高校銀行的模式可以在人口的集中地點開展金融業務辦理,這樣方便老年人或者是一些弱勢群體開通銀行業務。創新私人銀行模式的開通可以有效和其它金融行業進行競爭,對私人辦理大額金融業務的,可以在定價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吸引更多的大客戶,這樣的專屬服務適合家族性企業,也能讓農商銀行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之下吸收更多的業務資源。
參考文獻:
[1]游揚. 我國農商銀行利率市場化分析[J]. 特區經濟. 2012(07)
[2]閻洪茂. 利率市場化風險與銀行的應對策略[J]. 山東工商學院學報. 2010(02)
[3]熊建華. 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措施[J]. 當代經濟. 2010(16)
[4]趙國棟,張朝鋒. 利率市場化視角下農商銀行利率風險管理[J]. 現代金融.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