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康
摘 要:本文探討信息技術尤其是大數據對金融業信息化發展的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金融、大數據、信息化
金融業是國民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行業,是各行各業融通資金的重要渠道,是經濟健康運行的有力保障。尤其,近年來,我國金融行業的數據正以幾何級數量的方式爆炸式增長,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金融大數據可以用ZB數量級來計算。隨著大數據技術快速發展,給相關產業帶來巨大的好處,如何合理治理金融業運行過程產生大量數據來加快金融產業發展已經成為金融業面對的現實問題之一。
國外在金融業信息化進程中,尤其重視建立金融運行與監管的系統,以幫助金融數據治理、挖掘和分析,從而開發金融數據的潛在價值,實施監管金融行業和管控金融風險。隨著金融業信息化的發展,尤其是大數據的高速發展,加快了金融數據治理的手段和發展,保證金融行業有序運行,為該行業監管提供更為精確、有效的依據。以信息化化手段有效提高了該行業對金融數據分析處理能力,從而加強了該行業預警和監管水平和效率,使金融業監管運行有了新的提升。
以我國金融業金融數據的治理為例,目前而言,我國金融機構都有自身數據的治理的方式和技術,但是,隨著金融業近年的高速發展,金融行業的數據正以海量方式增長。這些金融數據的出現使數據治理也更為緊迫,尤其是亞洲金融危機等金融事件出現,監管金融行業和管控金融風險已經成為該行業不容回避的話題之一。由于大數據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金融業數據治理已經成為該行業穩健發展的有力推動力。以此來加強金融數據的治理和監管,從而提高金融業發展信息化水平。
一、大數據對金融信息化發展的影響
(一)大數據及其技術的快速發展,成為金融發展重要推動力。
一個不容回避的話題了。在金融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催生了處理這些數據的相關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已經被認為是一座金礦,對這座金礦深入挖掘的,已經成為社會的熱點。大數據給人們挖掘這座金礦提供了可能。它所形成的一個新的概念叫做數據治理。數據治理不同于數據管理。數據治理強調是將數據作為一種資產而展開專門的處理。這種處理主要目的是挖掘這些數據潛在價值。金融數據治理并不是簡單被認為是對數據的管理,而是關于數據開發的理念。這種治理是從數據管理開始,直到數據被充分挖掘其潛在的價值結束。也就說,對數據的治理,要充分運用技術手段來開發數據資源。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大量數據隨之產生。這種新生的資源,也被稱為無形資源。研究開發這種資源已經成為目前學術界關注的問題之一,因為,對這種資源的開發已經形成了社會競爭力,并被稱為下一代社會發展的核心生產力。這是值得注意的事情。數據治理的內容不僅僅限于數據管理,還包括數據管理引出的其它一些內容,因此。數據治理是個綜合過程,而不是單個行為。數據治理的出現也當今社會數據大量泛濫后出現的新的概念。尤其,在社會已經進入信息社會,數據治理不僅是金融業面對問題,也是其它行業面對的問題。如何運用現代的大數據及其技術來治理數據,這不僅金融業思考的問題,也是值得除金融業以外其它的行業關注。因此,在思考治理這一問題時,必須強調數據治理和數據管理綜合考慮,并通過對這些數據治理,實現其深層次的價值挖掘,服務于產業和行業的發展,為產業轉型設計提供支撐和動力。當然,強調對數據進一步發掘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大量的數據也具有負面的作用。不能否認,數據資源是一座金礦,但是,一旦數據泛濫,也會給行業帶來問題。譬如說儲存就會出現問題。隨著數據無限制的擴大,儲存設備也越來越難滿足要求,必將給相關材料生產行業帶來壓力。因此,加強數據治理,發揮其正能量,服務于產業發展,推動社會不斷向前進步。
(二)以信息化推手,變革金融思維、推動金融業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
通過服務方式信息化﹑服務技術信息化以及服務形式信息化來實現金融產業的信息化,從而推動了金融業的行業競爭力﹑市場競爭力以及管理競爭力的提升。服務方式信息化。通過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網絡銀行﹑移動銀行等信息化服務,使得金融服務全覆蓋以及金融產品更廣泛。管理模式信息化進一步推進。通過大數據平臺,圍繞中心數據庫,運用大數據技術來處理金融數據,從而進一步推進金融管理科學化﹑經營決策現代化﹑風險管理及時化以及產品設計個性化。信息安全保障積極推進。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科技,引導金融安全保障現代化。指紋識別系統﹑人臉識別系統以及密碼設計系統使金融安全防范進入了信息化時代,推動了安全保障進展,安全保障的相關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正逐步推進。因此,金融行業應該牢牢抓住信息化的浪潮,將信息服務和信息安全融入到金融業發展中。首先,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來推動金融數據治理信息化,借用大數據和移動金融理念,解決金融領域中數據處理問題以及信息不對稱問題,推動大數據平臺建設,提高金融領域治理信息化水平。同時,運用信息技術推動金融服務信息化,大力利用互聯網和移動金融發展的外部條件,積極采用大數據技術,創新管理方式,合理利用金融數據的潛力,研發信息化的產品和服務,積極應對客戶要求,努力提高客戶獲得感,盡力挖掘潛在客戶,提高產品影響力,形成新產品和利潤增長點。以自主方式創新安全控制力。以市場為導向,探索符合市場要求的信息化產品。以信息化為載體,建立自主創新機制體制來改善和提高金融服務,從而不斷調高金融領域信息化程度以及建設金融領域的信息制度。最后,要利用信息化加強行業合作,同時,加強金融業信息化建設的統籌規劃,從而不斷提升金融信息進程。信息化已經步入了各個行業,金融行業也不能例外。面對這樣的信息化趨勢,建設信息化金融已經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放眼未來,要求金融發展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從而來迎接這種趨勢的挑戰。無論在金融產品設計,還是在金融創新,都應能接受這種挑戰,并且將這種信息化建設轉變為發展理念。站高登遠,行業發展的內外環境將不斷發生變化。互聯網已經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驅動力,來推動更好的轉型發展,也需要以信息化為載體為創興發展提供支撐。這也需要金融業以信息化發展為引擎,全面促進科技能力進步,從而推動經營方式和服務方式轉變,積極探索金融發展的新模式。同時,要加強頂層設計,采用有效手段促進信息化。這種以信息化主導以互聯網思維和技術為主的發展,正成為金融業發展的新的狀態。這也導致互聯網金融快速崛起和全面發展,因此,也可把目前這種信息化階段稱為互聯網金融階段。這兩種階段是異名同工,是同一形態的不同稱謂。因此,信息化發展在金融業就是互聯網金融發展。這種發展必須以創新為載體,推動產品更新換代,實現技術和產業的集約發展﹑融合發展和快速發展,從而能應對信息化對金融業的挑戰,從而更加加快金融業信息化發展的步伐,實現以技術驅動為載體,以創新發展為動力,金融發展的新業態。
二、大數據對金融信息化發展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對大數據發展出臺了許多政策。為我國金融業數據治理提供新支持和新技術。我國促進大數據的發展政策的推行,大大加快大數據發展的速度。金融業因其在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更應關注大數據對金融業發展,以便能及時管控金融業的運行和監管金融風險,特別是對金融數據治理過程中,利用大數據及其技術,對金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挖掘,能及時發現分析處理過后的金融數據的線索和問題,有利于管控金融風險。基于上述認識,主要意義有下面幾點:
(一)有利于金融數據整合,管控金融風險。
金融信息化可以對金融數據收集、匯總、處理、分析以及預警實施有序管理,以供金融研究機構以及監管部門使用。該系統的開發可以較好將金融數據分析、處理、挖掘的數據治理環節實現。金融研究機構及或監管部門和省級金融機構可以利用在該系統金融數據對目前金融運行情況及金融風險情況進行研判,及時依據研判結果監管金融業運行和管控金融風險,調整國家金融和貨幣政策,保證金融業穩健運行。
(二)有利于大數據運用,提高金融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大數據背景下的互聯網金融爆炸式發展,大數據技術與金融產業深度地融合,從而拓寬了金融業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限制,有效地推進了金融數據的共享,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推動了金融業管理信息化水平。
(三)有利于實施金融風險預測,加強金融業監管。
金融風險預測作為金融運行管控的重要環節,是整個金融管理的核心目的之一。金融研究機構或金融監管部門能實時監管金融數據,從而能及時研究金融業運行情況,有利于國家管理本國金融信息化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對金融行業發展有理論研究意義和實踐運行價值,能更好地滿足金融研究機構或金融監部門的管控需求,提升金融管理和監管的信息化水平,滿足國家對金融信息化的發展要求,同時,也能促進金融業高速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立等編.金融數據治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2]鄭志明等編.金融數據挖掘與分析[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
[3]王華欽.大數據技術綜述[J].系統仿真學報,2014(3):4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