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煥煥 張卓
摘 要: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正義一直是我們關心和重視的問題。柏拉圖作為古希臘的偉大哲學家,結合古希臘的社會環境對正義問題進行探討。柏拉圖借老師蘇格拉底之口,采取辯論的形式對當時雅典城邦中存在的幾種正義觀進行反駁,闡述了柏拉圖的正義思想。結合這一正義思想后代不僅開啟了對制度正義的研究,同時還對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造成極大影響。
關鍵詞:理想國 柏拉圖 正義 城邦 靈魂
一、柏拉圖的《理想國》正義思想產生的背景
柏拉圖所處的時代是雅典衰落時期,其正義思想產生就在于蘇格拉底及主要的對話者極為關注的就是這種衰退和健全政治的重建。加之當時戰爭危機的影響,使社會風氣敗壞、社會分裂、政局動蕩,國家整體的道德素質低下。這樣大的時代背景改變了柏拉圖對當時民主政治的看法,促使他對政治體制的弊端有了更深切認識,基于此柏拉圖的正義思想孕育產生了。
二、柏拉圖對傳統正義觀的批判
(一)反駁克法洛斯的“有話實說,有債照還”的正義說
克法洛斯是雅典城邦中的一位著名商人,柏拉圖總結克法洛斯的正義觀為“有話實說,有債照還”①,柏拉圖通過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來證明其不是正義的思想,“假設您的一位朋友頭腦清醒的時候把武器交給您;但是后來瘋了,再來找您要回武器,這個時候您應該還給他嗎?想想也知道這是不行的。假如您把武器還給他,那倒是不正義的,因為您不歸還武器,就相當于您不去理睬一個滿嘴說胡話的人”。②
克法洛斯是雅典城邦一種較為有代表性的正義觀念,克法洛斯所處的立場,正義只是追求在臨死之時內心寧靜的一種手段,而不是追求的終極理想。但是在柏拉圖看來,老年內心寧靜的實現還可以依靠其它方式,比如通過了一種非正義的方式實現了這一目的,我們不能認為這種方式和行為是正義的。如果僅把正義局限于一種手段,一種實現某個目標的方式,是不能證明正義觀念有其存在和研究意義的。因此,柏拉圖反駁克法洛斯“有話實說,有債照還”這個觀念,這僅僅折射出當時雅典城邦一些有錢的生意人所堅守的正義原則。
(二)對玻勒馬霍斯的“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的正義觀念進行反駁
玻勒馬霍斯在針對書中蘇格拉底的“正義給予的是什么?又是給予什么人呢?”[1]這樣的提問,表達了自己的正義思想就是面對自己的敵人施與惡,對待朋友給予正義。他運用舉例的方式,指出正義就像醫生恪守醫德而專心的醫治病人、海員小心航海使乘客免遭不測。柏拉圖面對玻勒馬霍斯的正義觀念,根據論點中的例子進行反駁并假設情境,城邦中無人生病那么醫生失去價值,國家不需要打仗軍隊將沒有價值,人民無需出海水手將失去價值,從此話題便可以認為正義沒有其存在的意義。
(三)駁倒色拉敘馬霍斯“正義是強者的利益”的正義觀念
色拉敘馬霍斯強調強者統治政治,制定維護其自身利益的法律法規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道德規范,強調雅典城邦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正義者必須遵守。從色拉敘馬霍斯的正義觀點,我們可以看出他是統治階級的代表,統治階級借助道德正義這一道德外衣,要求人民遵循統治階級制定的規則與標準。
三、柏拉圖的正義思想
(一)城邦正義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闡述城邦中真正的正義與智慧、勇敢、節制作為社會的四種德行,同時真正的正義是四者中最有影響力的,且制約著智慧、勇敢、節制三者的發展。雅典城邦中不同的社會階層扮演不同的角色從事不同的職業,在自己的本職工作范圍內各司其職,社會有條不紊這就是理想國家所需要的正義。理想國中的這一正義思想就是強調社會的分工,使國家按照不同的階層不斷增強專業技能使社會實現和諧,社會達到協調統一的狀態實現理想的城邦正義。城邦的正義是個人正義思想的良好社會氛圍,需要社會良好的分工與協作達到社會的真正和諧。
(二)靈魂的正義
理想國中對個人正義的觀點進行闡述:“如同城邦里有從事三種職務的人一樣,人的靈魂里也存在三種品質,即理智、激情和欲望”[4],這三者分別是人們在運用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時的不同情境。正像城邦中三種人在合理分工、各司其職、協調互助一樣,靈魂的三種品質也是各行其是、分工協調,保持內在的規律。靈魂的三種品質分工和諧,但又扮演不同的角色調節人的內在機制。柏拉圖利用一定的哲學思想,強調人的正義觀念就是依靠理性的思維方式,使之內在的去協調各個要素,合理運用理智、欲望、激情來使人的靈魂實現和諧,個人的正義是城邦正義思想的基礎和前提,擁有城邦中正義的靈魂才能夠不斷促進理想國家的發展。
四、柏拉圖《理想國》中正義觀的歷史意義
(一)古雅典時期社會發展需要正義
通過柏拉圖對正義的研究,城邦的正義需要分工協作、不同階層的人從事不同的行業,統治階級最好是哲學家治理城邦了解人民的需求,同時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來提高人民的整體素質實現理想的國家。城邦的理想狀態要求三個不同階層的人組成,但是它們又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城邦正義與個人正義相貫通與聯系,實現國家的完整和諧。理想國中認為這是不正義的行為,柏拉圖強調城邦的正義需要社會的和諧和人民生活幸福的實現,促進城邦民主政治的發展,使社會更加有條理性、規范化、整體化的發展。在城邦正義與靈魂正義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使理想國家快速實現。
(二)柏拉圖正義觀開啟了對制度正義的研究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以正義問題的研究為基礎,又研究了政治正義及制度正義。對制度正義的研究是政治正義的重要內容,雖然這兩者在外延上有差異,但是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這種理想的國家政治形態主要是依靠一定的政治哲學精英人物,對城邦進步統治與管理,建立一個正義的國家服務于城邦里的人民,致力于雅典城邦的繁榮與發展。在正義問題的整個發展過程中,哲學家對此問題的研究,不再僅僅限于個人靈魂的正義,而是站在整個國家政治體制的層面進行研究與思考。在柏拉圖對城邦正義研究的基礎上,對國家政體正義問題的研究增加,羅爾斯的《正義論》一書對正義問題進行創新性研究提出了正義二原則,分別是自由優先原則、平等的原則,并在這有個原則的基礎上對制度正義進行研究。
(三)對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共產主義構設的影響
柏拉圖正義觀中的哲學王統治理論不僅對他同時代的思想家產生了重要影響,也對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產生了重要影響。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摩爾和康帕內拉,在他們各自的理想國“烏托邦”與“太陽城”中,都吸收了柏拉圖的哲學王理論。但由于當時社會條件的限制烏托邦的思想并不成熟,也沒有實現烏托邦式的正義國家制度,但是卻給共產主義理論起到了很大的啟發意義。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通過描寫城邦中每個人各司其職、互補干擾以及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質,通過哲學家去管理城邦政治,對于軍隊建設選擇對金錢有極強抵抗力的人去組建,為了實現理想的國家狀態必須使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素質極大提高。這些方面都為共產主義的社會形態提供了借鑒,為后代的正義思想的研究指明了一種思維方式和可供借鑒的模板,為空想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的產生起到了重大影響。
參考文獻:
[1]柏拉圖著.吳松林,林國敬.理想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
[2]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苗力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4]楊之林.論柏拉圖《理想國》中的正義觀[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2011(1).
注:
①柏拉圖.柏拉圖對話集.王太慶譯.北京: 商務印書館[M], 2004.
②柏拉圖著.理想國.吳松林,林國敬譯.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