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 文齊林
摘 要:在國內高校中,學生組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除了為廣大在校學生提供學習和生活中的服務以外,同時也對提高高校形象,建設校園文化,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幫助學生綜合發展等各方面提供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當前社會上也針對高校的學生組織產生了很多質疑的聲音。從高校學生組織管理者的角度出發,結合當前學生組織管理中所出現的問題,找到正確的方法將高校學生組織管理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高等院校、學生組織、社團、管理、發展
一、高校學生組織綜述
在我國高校之中,學生組織作為一個遵守學校章程、接受校團委領導,由在校學生組成、定位于為廣大在校學生服務的一個群體,為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在上世紀末,高校擴招之后,學生組織在其他方面,例如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等方面,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的環境也不斷地在改變。首先是學生的變化,伴隨著網絡媒體自媒體的興起,各種不同的文化與觀念產生了激烈的碰撞。高校學生往往來自于五湖四海,這一點就更促使了學生發展的多元化。
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等部門也及時地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在近年來多次下發了關于加強對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觀念培養以及學生組織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而作為學生組織的管理者,就更應該對于當前各自所在院校的學生組織管理以及活動情況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和了解,并對其進行一個客觀詳盡的分析,從而找到關鍵癥結,并尋求辦法加以解決,使得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高校學生組織能夠凝聚團結學生,引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高校學生組織的現狀分析
1.普通本科高校學生組織建設現狀
目前,就四川省內的獨立學院和本科層次的民辦高校而言,全日制在校學生規模均在一萬至兩萬人,在學校團委領導下的學生組織普遍在二十個以內,學生興趣社團在百個以內。一般涵蓋了綜合服務類、學術專業類、文藝體育類、公益志愿類等大類。其成員主要為大一大二學生,所舉辦的活動主要是受到廣大學生歡迎、參與度較高的文學體育藝術活動和得到系部、學院或學校鼓勵和支持的學科競賽類活動。
2.學生組織發揮的作用
在當前一些獨立學院及民辦高校的學生組織中,一方面因為學
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的主動申請,部分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為學生組織提供了一些實踐鍛煉平臺,使部分學生組織承擔校園日常管理任務,參與到學校的發展與建設當中來,無形中也增強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促進了學校發展。
更多的學生組織,比如社團聯合會等,長期舉辦的文藝體育競賽類活動,以及各種文藝晚會,豐富了廣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也組織起社團力量,為校園文化的多樣化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而在思想建設方面,團組織,尤其是基層的系部團總支與班級團支部與各個學生組織相溝通,在學習先進性精神,組織集體學習,完成素質拓展等方面也獲得了一定成功。從而加強了各個學生組織內部的凝聚力,也使得學生組織保持了持續的活力。
除了上述的作用以外,一些學生組織還在幫助學生學習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作為國內高校最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學生組織,學生會承擔的服務職能相應的也就更多。以校學生會為例,多數學校的校學生會其下設置有學習部這一職能部門。在院學生分會里面,亦有該部門。而學習部的主要職責,就是以在校園內廣泛聽取學生意見,在結合學生的喜好條件下,不斷地策劃組織舉辦并吸引學生參與各項知識競賽類活動,以及聯系各專業教師,及時推送國內或國際各項專業大賽相關信息。除此之外,還廣泛開辟第二課堂,組織自學、互助等日常活動,幫助有學習需求的學生進行知識學習。
3.學生組織出現的問題
在學生組織日常的運行中,作者也就各學校之間的學生組織的部
門設置、人員名單、舉辦的活動、后續的反饋,學生教師的評價等多方面進行了一個了解,發現其中也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一人多職,在多個學生組織擔任職務;組織臃腫,一個學生組織十余個部門五六百名在編人員;干部過多,部分學生組織一個部門僅僅十余人,就有一個部長三個副部長;自治度低,多數依靠指導老師的安排完成任務;人浮于事,完成任務效率低下;同質化嚴重,部分組織工作高度重合等等。
這些問題的產生,一方面與獨立學院與民辦高校等建校時間較短,學生組織管理人員經驗欠缺所致,另一方面也和學生自身對學生組織的認識不夠有關。而解決這些問題,是需要每一個學生組織的成員、管理者和指導教師所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三、完善學生組織管理及發展對策
前文就省內的一些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學生組織的大體現狀以及具體問題做出了一個簡述。下面,作者就這些問題,結合工作中總結的經驗,提出一些個人的對策。
1.做好學生培訓,明晰職責使命。
對于學生一人多職的情況而言,不能簡單粗暴的一刀切。因為學生往往選擇參加多個學生組織并能夠擔任職務,一方面說明學生參與學生工作事務的積極性高,另一方面也是學生工作能力的一種體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多的是對于入學新生和廣大的學生干部組織培訓,讓他們理解學生干部承擔的責任,從而自愿地做出選擇,從而專人專職,減少此類沖突。
2.精簡組織機構,提高組織效率
學生組織的人數與其效率并非是成正相關或負相關這樣簡單,而
是要根據具體學生組織所負責的任務所決定的。要在人數與效率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才能夠一方面提供更多的機會給學生干部,另一方面保持學生組織的凝聚力與戰斗力。而在組織內部,管理者的人數也要保持在合理的區間,避免學生組織成為所謂的“小官場”。
3.打造組織特色,避免千人一面
學生組織要根據自身的特色與發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規劃,從而
進行有的放矢管理。比如志愿者協會就要大力發展公益活動,藝術協會就要組織文藝類活動,學生服務中心就要開辟渠道,收集學生意見進行反應或作出相應的服務幫助…總之,一定要避免學生組織同質化現象的出現。對于確實高度重合的學生組織,有必要采取合并或者優化等管理手段。
結語
學生組織的建設,對于學生教育和綜合素質培養,乃至于校園文化的建設、學校形象的發展都具有巨大的作用。伴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作為高校的學生組織管理者,也要承擔起高校教育當中肩負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李順年. 高校學生組織管理工作中組織存在形式及工作方向探究[J]. 決策與信息, 2016(2):64-65.
[2]祝麗云, 李維國, 馬麗巖. 高校學生會管理模式探究[J]. 職業時空, 2010, 06(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