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各高校的招生計劃不斷增加,錄取率越來越高,很多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同時社會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要求也提高了。目前很多高校在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育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不完善,相關的師資力量缺乏,學生缺乏創新創業意識,沒有創業的實踐過程和能力;學校缺乏創新創業的文化環境等。這就要求高校要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方面的體系,設置相應的創新創業類課程;加強創新創業方面的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學生積極的創新創業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營造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路徑
為了緩解各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國家教育部曾于2010年發布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想通過鼓勵高等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來解決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現狀。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加強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這是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舉措。本文通過對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出解決方案。
一、創新創業教育概述
創新創業教育包括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兩個部分,是一種兼顧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在起步階段,它主要是以傳授創業知識為主要內容、以課堂教學為主;在發展階段,它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成熟階段,它則轉而注重培養學生的事業心和開拓精神。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它也形成了三種教育模式,即以課堂教育為主的專業化教育模式;高校、企業、社會相結合的合作教育模式;通過創業競賽和創業項目形成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
二、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不強。
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不僅僅是每個高校應盡的責任,也是每個大學生自身應該重視的事情。但是因為專業水平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缺乏,很多大學生并未真正產生創新創業實踐的興趣,更多是因為學校的規定相對被動地去開展一些創新創業活動,創新創業的意識不強,即使有的學生產生了創新的想法,因為對自身知識水平和能力缺乏足夠的自信,以及缺乏專業的指導和幫助,致使創新的想法沒有落實到實踐中去。
2.高校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不完善。
很多高校在創新創業課程設置方面不夠完善,比較單一,沒有將創新創業的理念與課堂教學真正融合起來,缺乏專業的創新創業方面的培訓。很多學校通過專家講座、課外活動等方式來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缺乏課程上的系統性的創新創業教育和培養。
3.具備較強創新創業能力的師資力量尚有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招聘教師時對學歷要求比較高,要求是研究生學歷甚至是博士,注重教師的科研水平,對教師是否有企業工作經驗不做要求,導致有豐富的創新創業實踐經驗的教師少之又少,知識面比較單一,很多教師在給學生授課時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紙上談兵,缺乏實踐經驗,也就無法向學生介紹自身創新創業的經歷,導致在講創新創業方面的知識時比較空洞,不能激勵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
4.創新創業的環境不夠完善。
雖然國家教育部提出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各高校也在積極宣傳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目前還主要停留在大力宣傳的階段,專業的創新創業培養和教育比較少,各個高校沒有形成積極的創新創業的氛圍。另外,社會環境對有創業想法的大學生還沒有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尤其是創業過程中缺乏資金的時候,沒有相關政策去支持這一方面。
5.創新創業的實踐能力薄弱。
雖然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實驗基地,但是專門培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卻很少,即使有的高校設立了創業孵化基地,支持學生創新創業,基于有創業想法的學生太多,而學校的資源和場地有限,無法滿足所有想創業的學生的需求。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離不開企業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但很少有企業愿意讓在校大學生去企業進行真實的經營和管理,以至于學生缺乏創新創業的鍛煉平臺。
三、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培育的路徑
1.強化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
強化當代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是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前提。首先,學校可通過課程設置、廣播、學術講座等方式讓學生理解創新創業的內涵,增強其創業精神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其次,可通過媒體、網絡宣傳優秀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通過講述他們自身的創業經歷和成功事跡,堅定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信心,鼓勵更多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大學生憑借自己的才智和能力去發展一份自己的事業。
2.完善高效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體系。
要將創新創業的精神和理念同專業教育融合在一起,完善課程教學體系,通過彈性的時間管理建立健全的學分管理制度,從必修課到選修課,都應該增設創新創業的課程,并設置相當的比重。還可以通過一些理論知識和實踐模擬訓練,讓學生能夠接觸和學習到真實的企業管理方法,同時對能力也會有所提升。在課程設置上,可以跨學科、跨專業展開,設置不同的有針對性的創新創業課程,創新創業課程要和專業課程結合起來,創新創業實踐活動要與專業實踐教學有效銜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比較系統的知識結構,根據學校創新創業環境的特點,發展自己的特色,完善獨具特色的、高效的創新創業課程教學體系。
3.加強具備較高創新創業能力的師資隊伍建設。
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不能缺少高素質的師資,高校必須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定期組織教師在創新創業方面的專業培訓和實訓,選撥骨干教師到相關行業、企業進行掛職鍛煉,親自參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第二,積極從社會各界聘請一些企業家、創業成功人士等有創業實踐經驗的人士擔任兼職教師,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和經歷傳授給學生,擴充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第三,加強創新創業領域的學術交流、研討和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師研究創新創業教育和指導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能力水平。
4.塑造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環境。
高校可以通過制定一些相關的政策和規章制度來支持學生創新創業,如學分認定、獎勵等方式鼓勵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可以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獎勵資金專門獎勵在創新創業方面有優秀表現的學生;還可以制定允許學生進行半工半讀等相關制度,這些政策和制度能很好地鼓勵并為學生創造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的條件,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提供服務和指導幫助。學校還可以多組織一些課外實踐活動,主題內容可以以校園文化創新為主,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還可以創建有創新性的校園文化環境,學生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后,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也會得到提高。
5.強化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教學。
高校應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專業的創新創業大賽,如科技競賽、企業創業大賽等比賽,不斷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創新能力。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育也離不開學校提供的創新創業基地,通過校企合作,共同建設一個符合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有助于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實踐場所,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產學研相結合,探索多種形式培養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董世洪,龔山平.社會參與:構建開放性的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模式[J].中國高教研,2010 (2):64-65.
[2]黃燕飛.國外大學生創業能力培育的路徑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24):128-132.
[3]于亞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育方法[J].高教學刊,2015(22):10-11.
作者簡介:于曉彤(1982.10),女,漢族,山東濟南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市場營銷、企業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