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
摘 要:為了保證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普及效果,應認識到綠色化學思想的重要性,同時也需要高中化學教師能了解高中生的特點,結合高中生特點以及綠色化學思想普及需要,制定科學的綠色化學思想教育方案。本文就高中化學科目當中普及綠色化學思想的方式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綠色化學;教學
在通過相應科學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時候,不僅要能讓學生學習到相應的知識,更要能豐富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素養有所提升。而在當前化學污染嚴峻的背景下,化學學科的教師不僅要能在課上對學生講解相應的化學知識,同時還要能做好綠色化學等先進思想的普及工作,全面推動學生的良好成長。
1多種方式建立綠色化學思想
為了高中學生能在腦海中建立完整的綠色化學思想,教師要能選擇和學生匹配度最高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真正的受到綠色化學思想的影響,并能在未來成長以及發展中以這種先進思想約束自己。而在教師進行綠色化學思想教學的時候可以采用口頭講述、文字版書講解以及現代多媒體分析的方式,這些方式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側重點上存在差異,需要教師在選擇具體方式的時候能進行慎重的思考。
首先,口頭講述類型的教學方式最大特點就是靈活,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或者教學中,以故事或者是知識點分享的方式進行綠色化學思想的普及。在使用這種方式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普及綠色化學知識的時候,要發揮出其特點,可以向學生講述當代環境的緊迫性,以及污染的危害,而這種普及方式的一大優勢就是能在講述當中融入教師情感,這樣也就能起到增強教師講述感染力的目標。
其次,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普及綠色化學的時候還能使用板書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是存在時間最長、最為基礎的教學課堂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特點是條理清晰、便于學生摘錄記憶。在教師使用這種教學方式的時候可以將所要講述的知識點寫在黑板上,這樣學生就能隨時對黑板上的知識進行摘錄以及反復記憶,有條理性的完成綠色化學思想的學習。
最后,在當代教育體系中還出現了大量新型的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設備,這種教學方式具有展現效果直觀,對學生感官刺激大的特點,能讓學生更深刻的記下相應的畫面。在高中化學教師采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學生培養的時候要做好教學素材的選擇工作。為了能讓學生重視綠色化學思想,并在腦海中留下突出的印象,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環境受到污染之后的圖片,通過這些圖片的展示給予學生震撼。在有了這一基礎之后,教師再進行綠色化學思想方面的教學的時候也就會更加的高效,同時也能讓綠色化學思想的教育工作達到深入人心的目標。
2把握好課堂上講解綠色化學的時機
目前的教育工作越老越重視綠色化學思想的教學效果,以期能通過綠色化學思想的滲透,讓學生具備全面的知識素養。而綠色化學思想的滲透以及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高中教師在化學課堂上反復提及,因此也就需要教師能把握好綠色化學思想的教學時機,否則就可能不僅起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反而影響當堂既定教學工作的效果。
高中化學課堂中普及綠色化學思想的時候要能準確的找到教學切入點,這樣才能使綠色化學思想普及起到既定的效果。在實際的高中化學課程當中有大量的化學物質以及化學案例可以作為綠色化學思想教學的切入點,比如當高中化學教師講解氟利昂化學試劑的時候,教師就能以此為切入點,在講解氟利昂化學物質特點、基本性質的時候介紹氟利昂對環境的破壞,讓學生對于綠色化學有科學的認識,了解到在使用化學藥品以及各種制劑的時候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真正的達到普及綠色化學思想的目標。
3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深化學生的綠色化學思想
新課標將研究性學習作為完成整個高中學段學習的必修內容,要求每一學年每個學生必須完成一個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可以單人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對分配到化學科的學生,我們對他們進行了“互動式”環境教育,同學們自己提出課題及初步的實施方案,指導教師對其進行評價,并對其選題進行指導,如可以讓學生通過檢測學校的環境,對學校的環境狀況(空氣質量、垃圾處理等)做出評價,并將其與自己的利益和行為聯系起來,從而使他們主動地關心、愛護學校的環境,并將環境意識、對環境的情感外化為自覺的、具體的環境行為,積極參與改善學校環境的活動。
4結合環保知識習題,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思想教育
目前,由于自然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污染物的超標排放,致使全球性的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越來越嚴重,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已成為地球人的共同呼聲。學校教育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推廣綠色化學,化學教師責無旁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選擇有關環保知識的習題,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要實施綠色化學教育,教師必須有強烈的綠色意識,然后將具體的試題巧妙而生動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這樣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就自然地產生了保護環境、實施綠色化學的意識。
5學以致用,用綠色化學觀點優選化學實驗方案
在實驗過程中往往會產生、排放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給環境造成了危害。用綠色化學觀點改進與優化高中化學實驗,是培養學生綠色化學思想又一重要的教育途徑。第一,發展微型實驗,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微型化學實驗是用盡可能少的試劑在微型化的裝置中來獲取化學信息,盡可能地減少中間生成物的轉移過程,以減少試劑在器皿的附著量。微型實驗與常規實驗一樣,能得出相同的實驗結果,既節省了藥品的用量,也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第二,改進化學實驗,向無污染方向發展?;瘜W實驗產物中許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質,會造成環境污染。在不影響實驗結果、觀察效果的前提下,進行綠色化設計,改進實驗內容及儀器裝置,或變化實驗程序,從而盡量減少實驗試劑和實驗產物對環境的污染。
6結束語
作為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面對綠色化學新概念、新思想、新要求,堅持將“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這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更增強了學生的創造力,還能為實現“綠色化學”創造可能,促使綠色化學教育目標的順利達成,為我們環境的美化、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人力資源。
參考文獻:
[1]周余文.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的探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6(23):78-78.
[2]張建英.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J].新課程?中學,2017(6).
[3]聶咸念.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版),2017(6).
[4]涂永坤.綠色化學思想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