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摘 要:職業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危害、群體危害、遺傳危害等特點。隨著人們工作和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職業健康安全已然成為從業者的第一需要,重視職業健康安全,是對勞動者從業健康的基本保障。而化工業是職業病高發行業,基于此,本文闡述了化工作業場所存在的主要風險以及化工業中的主要職業病,對化工業職業病的防治策略及其措施進行了論述分析。
關鍵詞:化工作業場所;風險;化工業;職業病;防治;策略;措施;
化工業安全生產關系到化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關系到人們生活利益和從業人員的安康,并且關系到國家穩定安全以及社會的和諧,因此對化工業職業病的防治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一、化工作業場所存在的主要風險分析
化工作業場所生產時,其存在的潛在風險非常高,并且由于化工產品以固、液、氣三種不同的形態進行儲存,因此不同形態的物質其危害性也不盡相同,要想將對員工的身體危害降到最低,就要了解每一種物質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預防,如果潛在爆炸等危險性的后果,就要對危險等級作出評估,以便做好各項準備。其中對風險的評估要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人為引發的危害,另一方面是機械的原因造成的威脅,還有就是由于工藝控制不當造成的危險,根據上述危險作出風險預防措施后,尤其要注重對員工身體健康存在的威脅,從根本上保證員工不會受到粉塵、噪聲以及有毒物質的侵襲,將危險系數降到最低,將保護措施從根本上做到位。
二、化工業中的主要職業病分析
1、損害臟器。化工業中的員工經常要接觸到種類繁多的工業品,這些工業品多數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點,不僅如此,還具有腐蝕性,稍有不慎將會影響整個工業生產,更不必說對人體造成的損害了,但是又不能對其舍棄,因為當前眾多的行業中,都離不開化工產品作為原料,這些化工原料是各行各業進行工業生產的前提。所以,只有提前進行預防,才能將對人體的損害降到最低。首先,化工原料中的有毒物質能夠對人體的器官產生破壞作用,有些刺激性的毒素甚至會造成呼吸系統的衰竭。一旦發生損害臟器的情況,最嚴重的后果就是產生肺水腫。在化工原材料中,有些元素如砷、醋酸胺等會造成人體的中毒性休克;有些元素如有機汞、四氯化碳等會引發心肌炎,并且是中毒性的,醫治起來更為困難;還有些元素如三硝基氯苯則會對肝臟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傷。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影響因素,都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
2、急性和慢性中毒。基于化工業的特性,其更容易發生中毒事件,并且影響的人群不僅包括行業內的,對非職業的人群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化工企業中的化工原料一旦流入河流中,對周圍的水域產生破壞,人們就無法使用該水域的水進行生產生活;如果發生火災,就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四散到空氣中,人們呼吸到有毒的空氣,自然就會造成身體上的危害。因此,就化工業有毒物質較多這一問題而引發的職業病,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3、致癌。癌癥是化工業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例如油漆涂料行業中存在較多罹患腸癌的患者,在橡膠行業惡性腫瘤的患者較多,究其原因,都是與防老化劑相關的。如果某處存在石油廠,那么該廠的員工患有癌癥的幾率也要比周圍居民高出幾倍,并且腫瘤的類型以消化系統為主,除此之外,染料行業、塑料行業也是發生癌癥的高危行業,人們在這種類型的環境中上班,發生疾病的危害率要比一般的工作高出幾倍,由此造成身體健康存在較大的危害,同時也對周圍的居民存的居住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三、化工業的職業病防治策略及其措施
1、化工業的職業病防治策略
1.1依據《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標準及有關規定,定期委托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對作業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檢測和評價,通過網絡、報紙、公告欄對存在的職業危害進行告知,通過警示標識、中文警示說明將工作過程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告知作業人員。
1.2加強對工藝設備的管理,對易產生泄漏的設備、管線、閥門等定期進行檢修和維護,杜絕或減少跑、冒、滴、漏。在生產活動中,不得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可能產生嚴重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和材料。
1.3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不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的,應立即采取積極有效的整改措施,確保其符合職業健康環境和條件的要求;暫時不能整改的,采用必要的防護措施;對嚴重超標且無法整改的生產場所,按照規定停止生產運行,控制和減少職業危害。
1.4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質的密閉或者半密閉工作場所,設置報警裝置、配置現場急救用品、沖洗設備、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并在醒目位置設置清晰的標識。
1.5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損傷的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生產崗位職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時,必須按規定正確使用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如攜氣式呼吸器、全封閉式化學防護服、防護手套、防護鞋等。嚴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試劑和儀器設備,嚴禁用有毒有害溶劑洗手和沖洗作業場所。總之,加強企業安全生產過程中的職業危害因素、勞動場所風險和職業安全健康,不僅是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的主要內容,也是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活動的關鍵環節。嚴格執行《職業病防治法》,在日常的生產和管理予以高度重視,是確保企業安全持續健康發展的前提。
2、化工業中的職業病防治措施
2.1生產性粉塵的職業防護。影響粉塵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粉塵的沉積量、粉塵的致病性、吸入量。工廠應改善工作環境和操作方法,降低工作場所粉塵濃度。第一、工藝改革、革新生產設備是消除粉塵危害的主要途徑。濕式作業是一種既經濟又簡單實用的防降塵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塵飛揚,降低作業場所粉塵濃度。對不能采取濕式作業的場所,應采用密閉抽風除塵的方法,以防止粉塵飛揚。第二、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盡早發現、及時診斷和治療。第三、工廠職工要做好粉塵防護,要正確佩戴送風口罩、防塵口罩、防塵面罩、防塵安全帽、送風頭盔等防塵護具。
2.2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職業防護。第一、工藝和物料:生產過程的密閉化、自動化是解決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徑。盡可能采用無毒、低毒的工藝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的工藝和物料,使工作條件不斷改善。第二、裝置設備:生產裝置及工藝設備應盡可能密閉化、管道化,防止有毒物質泄露、外逸。生產過程盡量采用自動化控制,使作業人員不接觸或少接觸有毒物質。第三、通風凈化:受技術等條件限制,不能通過有毒物質逸散和自然通風使生產場所達到要求時,應設置機械通風及排毒凈化裝置。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的進步,促進了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其給人們群眾帶來極大便利,但化工生產具有的易燃易爆、易中毒、高溫高壓、易腐蝕等特點,決定了其潛在的不安全因素極多,對化工業職工身體健康造成的危險、危害性非常大。因此對化工業中職業病的防治工作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趙興波.石油化工工程項目建設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環球市場,2017(17)
[2]藍柳恒.化工企業如何做好職業病防治基礎管理工作[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5(04)
[3]張洋.關注化工生產中的職業健康[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5(09)
[4]宋會萍.淺析新建化工企業安全、質量、環境、職業健康一體化管理[J].科學與財富,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