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長錕
摘 要:隨著消防部隊職能的不斷拓展,消防部隊配備和使用現代化高科技裝備的需求不斷提高,其數量和種類也大大增加。作為重要的戰斗力因素,消防裝備,特別是特勤裝備在配置、管理和與人的有機結合等問題上急需進一步統籌規劃、科學調配和協調發展,以加快消防裝備建設步伐和實戰應用水平的提高,不斷適應消防部隊實戰和發展需要。本文就如何加強消防裝備管理。
關鍵詞:消防裝備;建設;問題;管理
近幾年來,在地方政府的關心與支持下,消防部隊的器材裝備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特勤隊伍的建設,初步掌握了一部分“克敵制勝”的尖端“武器”。由于近年來消防部隊職能不斷拓展,政府劃撥的費用永遠不能滿足消防部隊發展的需要。除消防車的總量及性能達不到相應的要求,尤其是撲救高層建筑火災、化工火災、地下火災和處置社會突發性災害事故及防止恐怖主義襲擊所需的舉高車、防化洗消車、搶險救援車、照明車、大噸位消防車和排煙車輛及化學搶險偵檢器材、堵漏器材、救生器材等特種裝備明顯不足,已成為消防部隊撲救特、難、險火災和參與搶險救援的“瓶頸”和難題。如何利用現有裝備完成滅火和各項搶險救援任務,更好的為地方經濟保駕護航,加強對現有裝備的管理尤其顯得重要。
一、當前消防部隊的裝備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普遍存在維護不規范。一是部分單位和個人片面地認為,裝備建設上去了,部隊的戰斗力就自然提高了,對消防裝備管理在思想上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沒有把消防裝備的配備、管理、維護當成是部隊建設的大事。存在消防裝備管理制度不夠健全或落實不到位,缺乏系統、科學、有效的管理機制,使消防裝備管理流于形式,出現嚴重的“重配輕管”現象。原因主要是一些市區大隊存在嚴重的依賴支隊的思想,對車輛器材裝備的管理缺乏責任心。
(二)消防裝備的制度不落實。裝備檔案建立不規范,使裝備質量得不到保證。配備特勤裝備后,沒有把使用說明書等技術資料整理造冊存檔,隨意丟棄,導致對基本構造原理和技術參數不知;個別中隊節約意識差,把部分器材裝備用于非執勤訓練上,或沒有維修使用消防器材裝備的習慣,造成浪費;有的中隊對消防裝備管理不善,裝備報廢隨意性很大,把一些不常用的消防器材或損壞待修的器材當廢舊品丟棄一邊導致器材丟失,把能夠維修使用的消防器材裝備任意報廢更換新器材;有的單位平時又不注意清點器材裝備,心中無數,對器材的流失不能及時發現;有的中隊在主官調離和戰士調動、退伍是時無消防裝備的清點與交接,造成管理的空擋和消防裝備的丟失,從而給部隊造成了損失。三是支隊機關存在人員不足,無專職管理人員,工作繁忙,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器材裝備管理上去。同時也未對基層中隊專職器材保管員建立培訓、監督、考核制度,未定期或不定期地下基層開展器材核查工作,多數停留在紙質材料上的報送。
(三)技術裝備技術性能和操作掌握不全面。部分單位對裝備的訓練、實戰應用研究較多,而往往忽視對其維護保養方面的考慮與學習。一是部隊懂裝備,會操作、維護保養的骨干力量奇缺,不能滿足日新月異的裝備變化、更新需要,尤其是高技術裝備,無法進行維修保養只能依賴于進貨廠商,維修和保養相當困難,這樣導致消防器材裝備損壞嚴重,導致常見故障無法發現,間接造成機件的使用壽命降低和損壞;二是進口裝備維修保養較難,維修周期長、費用高,尤其是偵檢、破拆等特種裝備的維護保養,部隊自身難解決。三是裝備使用、維護保養不嚴格按科學程序操作,日常維護保養不到位,導致裝備人為的故障和損壞或使用壽命減少。例如在車輛保養上,部分駕駛員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機關檢查時過得去,洗洗干凈,搞搞衛生,不能根據車輛的行駛里程、購置年數、季節變換及車輛技術狀況及時定期的做好保養工作,車輛的狀況到底怎樣,有無隱患存在,怎樣排除,心中無數;有的駕駛員發動車輛時拼命加油門,清洗車輛時用水槍猛沖,車內積水也不及時清除,造成車輛使用壽命縮短。
二、加強消防裝備建設與管理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要充分認識裝備建設的重要意義,以提高部隊戰斗力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科學、簡便、實用、可靠的要求為基本標準,因地制宜地開展創新活動。編制的應用軟件要做到實用效果好、科技含量高、技術性能穩定、操作使用安全可靠。要切實加強領導,從組織、制度、經費、人才保障等方面加大對裝備建設的扶持力度,保證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將此項工作納入專項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強化裝備管理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懂裝備、會操作、會維護保養會排除常見故障的骨干隊伍,不僅能修理國產消防車輛,對進口消防車輛、裝備器材能做到懂原理、會操作、會維護保養、會解決常見故障,能查找出進口裝備損壞的原因,故障之所在。同時采取多種形式培養、保留技術骨干。一是送技術骨干到消防裝備生產廠家進行培訓;二是請消防裝備生產銷售單位技術人員來支隊授課;三是到汽車工業學校招收專業技術人才。平時修理所充分發揮技術優勢,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執勤單位檢修、保養消防裝備;定期舉辦消防裝備使用、維護保養培訓班,提高部隊整體技術水平。
(三)建立健全消防裝備器材使用管理制度。新時期裝備的管理由傳統管理向現代科學管理轉變。利用現代科技、網絡資源、辦公自動化等優勢,將消防裝備技術性能、車輛駕駛員管理檔案、使用操作保養、常見故障及排除、裝備維修及管理制度、安全責任分工等進行分類整合,建立數據庫,為規范化管理、科學管理提供保障。建立器材裝備登記冊,指定專人負責,定期對所有器材裝備進行一次清查。
(四)落實責任管理。各級要層層簽訂責任狀,將裝備的管理及維護保養落實到班、個人,形成齊抓共管,真正的達到精確管理,將裝備管理及維護保養工作與爭先創優結合起來,并建立完善獎懲制度,嚴格兌現獎懲,將裝備與人有機的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部隊的戰斗力。
總之,為進一步提高部隊的滅火救援能力和整體作戰水平,確保器材裝備在滅火搶險救援工作中發揮最大效能,實現人與裝備的良好結合。必須進一步強化對裝備器材進行操作檢查和維護保養。要本著“高度負責、保障有力”的原則,一切從實際需要出發,最大限度保障器材的完好可用。分工到人、明確到位,詳細檢查,確保器材處于執勤戰備最佳狀態,一旦發生火災事故能及時、有效、快速的投入到執勤滅火救援任務中。
參考文獻:
[1]張全靈;常松.滅火救援裝備建設規劃編制及評估論證[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2年10期
[2]丁顯孔.淺談消防部隊裝備器材的優化配置[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4年05期
[3]孫健.個人防護裝備及其性能[J];河南消防;2003年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