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
摘 要: 隨著大學生數量的逐年增加,貧困地區學生數人也在不斷地增加。在幫助和處理農村貧困地區學生解決融入難、學業難、就業難等適應性問題上,國家給出的相應鼓勵措施,但同時還需要搞笑輔導員的配合,所以高校輔導員在大學期間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大學期間,學生們的班級、年級概念逐漸淡化,學生群體趨向分散化、個體化、小型化,原有的學生工作機制和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有效性受到挑戰,因此做好大學生宿舍管理尤為重要。貧困學生的心理相比其他學生可能會比較自卑,輔導員需要了解學生最真實的生活,幫助貧困學生處理同學關系、室友關系等,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讓貧困學生有個美好的大學生活,本文將針對高校輔導員對貧困學生的心理輔導、生活幫助及就業前景進行探討,結合國內外的資料及相關新聞,對輔導員一職的重要性進行闡述,從當前的時代背景出發,對貧困學生給出一些生活的幫助及建議。
關鍵詞: 貧困大學生;輔導員;心理
一、高校輔導員的發展歷程及角色定位
輔導員的角色定位
1、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倡導者
首先是帶領學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著學生們。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理論上取得了最大的收獲,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使我們國家更加富強,民族更加團結,人民更加富裕。
其次是幫助學生加強自身素質的提升。個人素質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以后扮演什么角色,一定要做一個有素質的公民,有時候,某個舉動不僅代表著個人的修養,還體現著國家的榮譽,因此,個人素質始終是終身的必修課。
再者為校紀校規的督促人。從邁進大學校園時,接觸的第一人及第一課一定是輔導員所講的校園相關規定,在以后的學習中,要以校園紀律為法則約束自己,絕不觸碰“紅線”,當學生出現錯誤時,輔導員會慢慢給其做思想工作,幫助學生認識到其行為的錯誤性,并督促學生加以改正。
最后應當做理想信念的培養人。大學是個大舞臺,里面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如何在大學大展拳腳,首先應該有自己的理想,當學生迷茫時,輔導員會為你指明方向,在學校,輔導員會給學生各種鍛煉的機會,在實踐中認識自身的不足,并樹立以后前進的目標。
2、班級管理
信息管理。由高中時代過渡到大學時代,學生所有信息都由輔導員進行統一管理,從進校都最后畢業,輔導員始終是學生的“大家長”,個人信息不乏包括健康檔案、成績信息、學籍信息、心理信息等,從信息的收集到整理都是“大工程”。
學生干部培養。高中班主任帶的學生和班級都比較少,而大學輔導員則沒那么輕松,可能帶的學生上百人,所帶專業繁多,那么精力是有限的,這就需要輔導員培養有能力的學生干部,幫助老師了解學生的生活及學習情況,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學生干部能第一時間反饋給老師,更快的解決問題。
日常規范管理。寢室是大學生聚集的小群體,寢室文化也關系著同學的友誼及班級狀況,一個有活力的氛圍,每個人都會受到感染,變得更加積極向上,學習和生活的狀態也會有所不同,所以輔導員會深入了解寢室狀況,及時協調同學關系。
事務管理。主要包括意外事故管理、獎助學金管理、學生權益保護管理。
3、輔導咨詢
學習咨詢。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遇到瓶頸時,輔導員會幫助學生和任課老師及時溝通,也會和相應的導師及時反映,盡全力解決學習上出現的各種問題。
生活咨詢。除了寒暑假,學生基本上都在學校,家長不可能很清楚的了解孩子的生活情況,遇到困難時也不會第一時間趕到孩子身邊,在學校隨之替代的是輔導員,有任何困難可以找他。
就業咨詢。現在社會就業嚴峻,很多大學生畢業就面臨著失業,如何選擇一份好的工作也成為每個人頭疼的問題,每年臨近畢業的時候,大學生都會去人才市場參加招聘,向各大公司投簡歷,也會有很多學生咨詢輔導員,采納他的建議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二、輔導員幫困助學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一)給予大學生的心理輔導
1、培養貧困生良好的心態
貧困已是貧困生必須面對的現實,而由貧困所帶來的一切不如意,貧困生都必須接受。其中原因很多,而有些是無法改變的現實,比如說:出生在農村,農村條件比城市差。輔導員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去幫助鼓勵他們,讓他們能夠清楚地面對現實,培養貧困生的良好心態。用“誰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可以把握自己未來”的道理來幫助貧困生擺脫貧困的心理籠罩,讓他們明白未來靠自己把握,進而激勵學生即使是低起點也要努力趕上,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和學習上的成就尋找自信,從而打破交往的防御心理,拋棄怨世不公的想法,形成自強自力的奮斗理念,從而消除來自心理的就業壓力。心態決定一切,只有努力改變貧困生的自卑心態,才能從更多的方面幫助他們。
2、輔導員要了解學生,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學生是關鍵。如果不了解學生們有什么共性困惑,不清楚有哪些存在心理問題的特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便無從談起。了解學生,首先要對學生整體有一個全面把握,對一般學生的共性問題有清晰的認識,如對大學生活的適應問題、對前途的迷茫問題、對感情的困惑問題等。把握好共性問題的同時,還要重點排查特殊心理問題學生。在新生入學之時,輔導員就要認真了解學生,可以通過學校體檢結果、心理健康測試反饋、和學生逐一談心、由學生干部及宿舍長介紹相關學生情況等,發現問題、查找原因并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要盡可能詳實,不僅要以心理健康咨詢中心的心理健康測試反饋為基礎,還要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及談心情況,對特殊學生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與跟蹤觀察。心理健康檔案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學生情況的變化不斷進行更新、完善,這樣不僅有利于全面把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做好特殊心理問題學生工作,還可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與學生情況變化的關系積累心理健康教育經驗。班級都有心理委員,可以每周開展“一對一”的談話活動,對學生的基本情況有大概的了解,這樣,學生的突出矛盾可以及時的發現并解決。
(二)做學生在校的“父母”——生活幫助
1、關心他們的生活,經常找學生談心,力爭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在平常的工作中,如有學生生病、或住院了,輔導員要盡量做到探視或者通過其他途徑進行問候,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溫暖、關懷。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在愛的懷抱里,輔導員既是老師,又像父母,有時更是朋友,這種益師益友的關系,讓他們感受到被愛意濃濃地包圍著,被愛和被尊重的同時又能學會關心他人、愛護他人,這對學生的一生都是受益匪淺的。比如在新生軍訓的時候,很多人剛開始會不適應大學生活,而這時輔導員就應該多去訓練場看看情況,私下可以問問學生的感受,并盡量及時他們的困難。
2、牢固樹立“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觀點
在學校里,輔導員可以用父母之心、兄弟之情、師生之愛去呵護學生,用一團火熱的心去溫暖學生,這樣能使輔導員成為一塊磁鐵般將學生吸引和凝聚在自己的周圍。如后進生問題,通常情況下他們具有是非觀念模糊、求知欲差、意志力薄弱等缺點,常常被同學嘲笑甚至歧視,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因而疏遠班集體,對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會抱有疑懼和對立情緒。這時輔導員應該從周圍的同學了解具體的狀況,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既能幫助學生解決困難也不讓學生感到反感。
三、結束語
輔導員這一角色是我們在大學期間接觸最多的人,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和未來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別是近年來貧困生的數量也越來越多,這給輔導員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難度,為了讓大學生在學校里有個快樂的學習氛圍,輔導員就要花大量的時間了解每個學生的狀況,對于突發事件進行及時的處理,通過大學四年對學生的了解,也可以在大學畢業時給學生提供大概的就業方向。總之,輔導員的工作重心一直都是學生,一直都在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服務。
參考文獻
[1] 羅雅婧. 高校輔導員對如何做好貧困生工作的思考[EB/OL]. http://www.doc88.com/p-794557491400.html,2017.
[2] 任巍. 2015年中國學生資助發展報告[R].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 2016-09-01.
[3] 佚名. 淺談高校輔導員做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幾種方法[D]. http://www.51edu.com/lunwen/renwensheke/zhexue/xinlixue/2872598.html, 2012-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