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 奇



看到“法醫”這個詞,你會想到什么?提及法醫,絕大多數人的印象都來自于電視劇《大宋提刑官》《鑒證實錄》《法醫秦明》……現實中的法醫是否真如電視劇中那樣干練嚴謹、神通廣大?法醫的工作是否真的充滿了血腥和恐怖?如果你對這個專業充滿好奇,甚至心有向往,我的這篇文章或許能為你答疑解惑。
坦白地講,我在中學的志向是當醫生。在高三查閱專業資料時,我意外地發現醫學類專業中還有法醫學的存在。成為我的“偶像”—法醫學鼻祖宋慈那樣的人,利用醫學知識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我的夢想。一個是妙手回春救死扶傷,一個是為死者代言還他們正義,我實在難以取舍。結果填報志愿時,我同時填寫了臨床醫學和法醫學兩個專業,最終我被中山大學法醫學專業錄取。
每到假期回家,親戚朋友總會問我“有沒有解剖過尸體,有沒有去過現場?你們法醫是不是天天和死人待在一起啊?”之類的問題。其實,這都是外界對法醫的刻板印象。
解剖學對于所有醫學生來說都是必修課,任何一個醫學生都需要在局部解剖學課程上動手解剖。法醫學的根基還是醫學,因此法醫學的學生在本科階段和臨床專業學生一樣要修完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課程。不論是解剖生理、病理病生等基礎課,還是內科外科、婦產兒科等臨床課,我們,打下牢固的醫學基礎后再精修法醫學專業課程。由于多了十余門的法醫專業課,我們的課時、學分甚至超過了臨床專業,由此可見讀法醫專業真的很不容易。
“法醫=跟死人在一起=尸體解剖”這個刻板印象源于法醫學的經典分支—法醫病理學。法醫病理學是以尸體為研究和檢驗對象,研究人身傷亡的機制和過程,從而為相關法律問題提供證據的學科,這也是法醫類電視劇主要表現的內容。當代法醫學還有一個重要分支—法醫物證學。將血液、唾液等DNA與受害人或嫌疑人進行比對,從而確定個體身份,以及大家并不陌生的親子鑒定,這兩項是法醫物證學的主要任務。此外,法醫學還包括對活人傷情進行鑒定的法醫臨床學、對精神狀態進行鑒定的法醫精神病學、對毒物進行檢測和鑒定的法醫毒理學和法醫毒物分析,這些學科接觸的是活體或檢材。由此看來,法醫并不意味著總是和死人打交道。
相較于臨床、口腔而言,同屬醫學類專業的法醫學有些“冷門”,國內設有法醫學本科專業的院校并不多,招生人數也較少。法醫學有所謂“老六所”之稱,指國內最早開設法醫學本科專業的六所學校,即現在的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排名不分先后),可以說它們是國內法醫學的第一梯隊,在法醫學不同分支中各有所長。此外,隨著近年來法醫學事業的發展,不少學校新設立了法醫學專業。需要提醒同學們的是,由于該專業招收人數較少,法醫學專業并非在所有省市都有招生計劃,感興趣的同學要提前查閱相關招生計劃,以備取舍。
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西醫院校,起源于1866年的中山大學醫科整體實力十分雄厚,其基礎和臨床研究走在國內前列,為學校法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法醫學專業由新中國第一代法醫專家祝家鎮、郭景元、朱小曼三老創立,在法醫學教學、科研和檢案方面都具有很強的實力,中大法醫鑒定中心是全國僅有的十所國家級鑒定中心之一。中大法醫學走的是小規模、高質量的發展道路,法醫學專業老師二十余人,但每年招生不超過20人,為每位學生配備導師,實現了專業課小班教學。
法醫學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是公安機關。隨著我國法制化建設的推進和司法制度的改革,社會鑒定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也拓寬了畢業生的去路。另外,也有一部分學生選擇繼續深造或從事科研工作,法醫學畢業后的出路不止公檢法。
與電視劇中光鮮亮麗的主角相比,現實中的法醫缺少浪漫和帥氣,多了辛苦甚至是委屈,但看到自己的工作能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公平正義,這份成就感是旁人無法體會的。如果你對這項使命充滿期待,那么,歡迎你加入法醫學的大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