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1日,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與北京新發地牽手合作,科普中國·鄉村e站正式落戶北京新發地,“科普中國·鄉村e站北京新發地服務中心”和“科普中國·鄉村e站北京新發地信息采集中心”同時揭牌成立。
鄉村e站有中國科協做強大后盾,北京新發地是目前全國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兩強牽手,既有金字招牌,又有市場高地;既是優勢互補,也是強強聯手。更重要的是,鄉村e站實現“互聯網+農業”,在全國山西是發源地,同時也是中國科協該項目的承接方,此番落戶北京新發地,必將如虎添翼,迸發更大活力,發揮更大作用,產生更大效益。
有關人士稱,這是讓山西農業搭上科普中國·鄉村e站的快車,是為山西農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甚至有可能會成為中國農業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同時意味著,山西在首都北京打造永不落幕的農展會,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不僅有助于山西農產品走出娘子關、打入北京市場、銷往全國各地,而且有利于農民獲取信息、對接市場、有效供給。

鄉村e站全稱科普中國·鄉村e站,是全國農村科普O2O綜合服務體,也是中國科協科普信息化工程中“科普中國·實用技術助你成才”項目的重要推廣平臺。2015年9月,全國首個鄉村e站在太原科普惠農服務中心建成,并開始向全國推廣,目前全國發展到4000家,還列入中國科協“十三五”科普發展規劃。
其優勢在于,利用山西科技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自主研發的農村云傳媒終端中科云媒,通過強大的專家團隊,實現了對農民的線上線下培訓指導相結合,提供點對點、一對一的服務。鄉村e站由“一站、一屏、一員”組成,分別是:科普惠農服務站或農家店、農村云傳播終端——中科云媒和農技信息員,不僅銷售日用百貨、農資產品等,還可以送貨上門,而且有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形式的實用技術和科普知識,還可視頻連線專家釋疑解難。
當然,今日農業要增效、農民要增收,面對的難題之多、局面之復雜,已經不是僅靠科技所能解決,也不再是單純的該種和不該種什么、多種和少種什么,而是必須對接大市場、提高競爭力,增強供給的有效性、針對性,實現供給的高端化、高品質,亦即必須加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三農”工作體制機制,注入新動能、打造新引擎。
所以,山西鄉村e站進軍北京新發地,不僅是與市場連接、對職能拓展、讓服務延伸,更是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精準扶貧。作為首都人民的菜籃子、果盤子,北京新發地年銷售額已突破700億元,可謂中國農產品市場行情的晴雨表、指南針,從這里為全省農民采集第一手信息,同時把山西農產品源源不斷地輸送過去,作用和意義之大不言而喻。
市場經濟愈發達,會展經濟愈重要,舉辦農博會等固然令人稱道,但鄉村e站進軍北京新發地,致力于打造永不落幕的農展會,豈不更好?農業的出路在于規模化、產業化,把分散小農種植組織起來,建立科學有序的產銷對接機制,引導農民生產市場所需的高品質的農產品。鄉村e站以此定位,大可期待,大有可為。
(據《山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