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奇軍 潘永東 張華瑜 柳小寧 趙鋒 徐銀萍 火克倉
摘要:從良種選用、種子處理、整地施肥、適時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期收獲、晾曬清選等方面總結出適宜甘肅不同生態區的啤酒大麥栽培技術。
關鍵詞:啤酒大麥;栽培技術;甘肅省
中圖分類號:S51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1-1463(2018)11-0105-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11.029
啤酒大麥是甘肅省特色優勢產業,以甘肅省為中心的西北及內蒙古地區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品質最優的優質啤酒大麥生產基地之一[1 - 2 ]。由于我國對大麥優質栽培模式、水肥高效利用等研究滯后,使啤酒大麥品質難以滿足啤酒工業的需求[3 ],其中60%~70%啤酒大麥依賴進口[4 ],僅2013 — 2015年我國進口大麥1 074萬t[5 ]。因此,通過栽培技術調控啤酒大麥品質顯得尤其重要。大麥品質既受遺傳因素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要提高大麥品質,應在適宜的生態地區采用合理的栽培技術[6 ],大量研究表明,種植密度不但可以改變植株的生長環境,而且對植株籽粒的品質也產生影響[7 ],合理密植還能提高麥芽的品質[8 - 9 ]。在一定播種量范圍內,籽粒蛋白質含量隨播種量的增加而下降,千粒重和篩選率也隨之降低[10 ]。我們通過多年試驗研究,總結出甘肅省啤酒大麥適宜播種量及配套的栽培技術,為啤酒大麥科學生產提供參考依據。
1 播前準備
1.1 良種選用
人工或精選機去雜、去小粒,種子質量應符合GB4404.1-2008的規定[11 ]。
1.2 種子處理
播前須對種子進行藥劑處理。用3%敵委丹懸浮種衣劑按種子質量的0.2%拌種或包衣,可有效減少條紋病、根腐葉斑病危害。
1.3 整地施肥
前作物收獲后及時深耕曬垡,耕深25~30 cm,灌溉蓄墑。秋水地在泡地后及時淺耕、耙耱,做好冬春季的鎮壓耙耱保墑工作,并平整土地,破碎土塊,達到地平墑足、上虛下實,為保證全苗、齊苗和壯苗創造良好的土地環境。通常結合整地施N 120.0~180 kg/hm2、P2O5 120.0~270.0 kg/hm2、K2O(30.0~45.0) kg/hm2做基肥。苗期結合澆頭水可撒施尿素37.5~75.0 kg/hm2。避免中后期施用氮肥,以防貪青晚熟,造成倒伏和蛋白質含量超標。
2 適時播種
海拔1 500 m以下的地區應于3月上旬播種,海拔1 500~2 000 m地區以3月中旬播種為宜,海拔2 000 m以上地區3月下旬播種。
3 合理密植
正確的播種量是合理密植的基礎,播種量的確定主要依據基本苗的多少,還要考慮千粒重、發芽率及田間出苗率等因素。大麥的千粒重因品種不同、種子的飽滿度不同而差別很大。因此,用于播種的種子粒數相差很大。另外,發芽率不同、播種質量問題及地下害蟲等原因也影響出苗的多少,將這些因素統籌考慮來確定實際播種量比較合理。甘肅河西東部平川灌區,適宜播種量為187.5~262.5 kg/hm2;甘肅河西沙漠沿線綠洲灌區,適宜播種量為262.5~337.5 kg/hm2;甘肅河西中東部平川冷涼灌區,適宜播種量為300.0~375.0 kg/hm2;甘肅河西中部平川灌區,適宜播種量為225.0~300.0 kg/hm2;甘肅河西西部關外荒漠灌區,適宜播種量為262.5~337.5 kg/hm2;祁連山沿山冷涼灌區,適宜播種量為225.0~300.0 kg/hm2;甘肅中部旱作地區,適宜播種量為262.5~337.5 kg/hm2。播種量與地力水平的高低有密切的關系。隨著土壤肥力水平由薄—肥—高肥發展,大麥的適宜播種量則應為稀—密—稀,即由少到多,再適當減少。因為土壤肥力水平過高時,若播種量也加大,則容易造成旺長,田間通風透光差,最后倒伏而減產。反之,在肥力水平較低的旱薄地,若播量過大,植株生長不起來,也會導致減產。同一品種在早播情況下,一般分蘗成穗率高,可適當少播;反之,晚播分蘗成穗率低,播種量則應適當加大。早熟品種、成穗率低的品種應適當多播;晚熟品種、成穗率高的品種應適當少播。
4 田間管理
4.1 灌水
為了促進有效分蘗,增加穗粒數,頭水應盡量早澆。有條件的地區(如井灌區),可在2葉1心至3葉1心時灌頭水,最晚不應遲于分蘗初期。
4.2 雜草防除
大麥作為啤酒原料,應將防止品種混雜和防除雜草貫穿于生產全過程,以保持品種種性和啤酒大麥的純度。田間雙子葉雜草用72% 2,4-D丁酯乳油0.75~1.05 kg/hm2兌水300~450 kg于大麥苗3~4葉時噴霧防治。野燕麥用40%燕麥畏乳油2.25 kg/hm2兌水300 kg在播前7 d結合耙地進行土壤處理,或用6.9%大驃馬乳油0.75 kg/hm2兌水450 kg在分蘗期噴霧防治。野燕麥較多的地塊應采取輪作倒茬,以減輕雜草危害。
5 病蟲害防治
大麥的田間蟲害主要有蚜蟲和金針蟲。蚜蟲在發生初期,用40%樂果乳油800~1 500 倍液噴霧防治。金針蟲在播種時可用50%辛硫磷乳油1.80~2.25 kg加水50倍,拌種750 kg防治,也可將5%甲拌磷顆粒劑30~45 kg/hm2撒于地表防治。
6 適期收獲
選擇晴朗天氣適時收獲。人工收獲應在蠟熟末期,即75%以上的植株莖葉變成黃色,籽粒具有本品種正常的色澤時收獲。機械收獲應在完熟期進行。
7 晾曬清選
收獲后應及時脫粒晾曬,防止雨淋受潮。籽粒含水量低于12%時進行精選包裝入庫。
參考文獻:
[1] 火克倉,潘永東,包奇軍. 5%唑啉草酯乳油對啤酒大麥田野燕麥的防效[J]. 甘肅農業科技,2017(6):8-11.
[2] 徐銀萍,潘永東,包奇軍,等. 啤酒大麥新品種甘啤7號選育報告[J]. 甘肅農業科技,2017(11):3-4.
[3] 楊建明,林 峰,尚 毅,等. 2009—2010年大麥產業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J]. 浙江農業學報,2010,22(5):683-688.
[2] 包奇軍,潘永東,張華瑜,等. 9份歐洲引進啤酒大麥的產量及品質分析[J]. 麥類作物學報,2016,36(4):449-454.
[5] 魏勝文,喬德華,張東偉. 甘肅農業發展研究報告(2011—2015)[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6] 許如根,呂 超,黃志仁,等. 大麥籽粒大小的差異性和相關性分析[J]. 種子,1999(5):31-32.
[7] 史 堅,李淑琴,劉運華,等. 不同土壤、茬口和品種的不同密度對啤酒大麥品質和產量影響技術研究[J]. 大麥科學,2005(3):11-15.
[8] 張鳳英,劉建軍,包海柱,等. 內蒙古東部井灌區不同密度與施肥水平對大麥蒙啤麥1號產量及蛋白質含量效應研究[J]. 大麥與谷類科學,2011(2):4-6.
[9] 方維明,華鶴氏,金玉來,等. 栽培條件對啤酒大麥質量影響初步探討[J]. 大麥科學,1999(1):25.
[10] 王 顥,潘永東,包奇軍,等. 啤酒大麥種植密度對產量品質的影響[J]. 安徽農業科學,2009(24):11480-11481.
[11]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糧食作物種子 第1部分:禾谷類GB4404.1-2008[S]. 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本文責編:陳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