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卓涵
【摘 要】多年來,俄羅斯政府一直致力于遠東地區政策的調整與實施,積極采取措施發展遠東地區的經濟。隨著中俄兩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俄邊境貿易也日趨完善。同中國一樣,俄羅斯政府也積極推進中俄貿易往來,尤其重視遠東地區貿易的發展,兩國共同創造機會,促使俄羅斯遠東地區迎來發展良機。
【關鍵詞】遠東政策;中俄邊境貿易;新機遇
遠東地區指俄羅斯的東部地區,這里地廣人稀,自然資源豐富。但目前,遠東和外貝加爾湖地區在生產潛力上遠不如蘇聯時期,工作崗位減少、自然人口流失等一系列因素導致遠東地區與俄羅斯其他地區的聯系逐漸減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嚴峻的形勢迫使俄羅斯政府不斷調整遠東政策,輔助遠東地區的發展。
邊境貿易是國際貿易的一種特殊形式。中俄邊境貿易歷史悠久且形式多樣。如今,中俄貿易已進入嶄新的發展階段。基于俄羅斯政府在遠東地區的政策調整,我國與俄方邊境貿易的前景越來越廣闊。隨著兩國經濟的發展,中俄外交關系的穩定,雙方貿易關系逐漸穩定,雙邊貿易內容不斷豐富,形式也在不斷擴充,并初步形成了成熟的貿易框架。在此框架下,中俄兩國應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利用俄羅斯遠東地區優越的條件以及與中國的貿易互補,加大貿易往來,擴大投資規模,為兩國經濟合作互利共贏創造良好條件。
一、俄羅斯遠東政策
(一)俄羅斯遠東政策的實施情況
多年來,俄羅斯一直致力于區域政策的調整與實施,努力支持和建立平衡地區資源、經濟配置和人口遷移的體系。由于一些主客觀因素,這種體系現在還未建立,但是,俄羅斯權威機構已證實,這種體系能為國家經濟發展帶來積極的轉變。例如,這種體系能部分實現國家社會經濟單一城市恢復的項目(官方數據顯示,342個城市的居民點已達1600萬人)。2010至2013年間根據此項目財政預算需支持49座有20萬新工作崗位的單一城市。在2014年又為5座單一城市撥款30億盧布,其中包括支付移民人員的金額(不超過30%)。移民者個人能得到20萬盧布,一個家庭能得到30萬盧布。而赴遠東地區工作人員能得到40萬到80萬盧布。區域政策中局部建設的例子有很多,聯邦主體層面的例子就更多了。近些年,在俄羅斯區域政策中最行之有效的政策是向東開發(媒體俗稱“東部開發”),這項政策已獲得俄羅斯管理層的支持。我們也能夠看到,西伯利亞和遠東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進展。
專家們對這項政策充滿期待,因為近十年來,國家區域主義者重點研究了亞洲國家的社會經濟、人口和生態問題,且成果頗豐。許多學術文章和專題論文都對遠東政策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如П.А.米那基勒院士在《區域經濟:遠東》一書中發表的文章《追憶遠東》和《從計劃走向市場》,В.В.阿列克謝耶夫院士和他的同事Е.В.阿列克謝耶娃、К.И.祖波科夫、И.В.巴別列士尼科夫發表的《16至20世紀地緣政治和文明更迭下俄羅斯亞洲部分的發展》文章等。除此之外,俄羅斯的兩所科學院在研究遠東政策方面占優勢,它們是西伯利亞研究院和遠東研究院。這兩所科學院在繼承了蘇聯學術界多方面研究區域學的傳統上孜孜不倦的研究此政策。
在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有研究經濟和工業生產組織的學校,領導者為瓦·弗·庫列朔夫院士、俄羅斯科學院記者瓦·阿·科柳科夫和維·葉·謝里維勒斯托夫教授。研究成果收錄在相關學術論文里(僅以著名著作為例:《21世紀前十年的西伯利亞》和剛出版的《俄羅斯國民經濟共同體中西伯利亞經濟的現代地位》)和相關雜志里,如《區域:經濟和社會》、《生態學》。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的區域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研究學院,領導者為巴·亞·米那基勒院士(他為遠東問題和當代俄羅斯傳播業發展所做的貢獻被列入國家科學“黃金儲備”),其中一篇在俄羅斯最好的社會雜志之一《經濟空間》上發表。有些遺憾的是,從遠東到西伯利亞再到俄羅斯西部,除俄羅斯科學院烏拉爾分院外沒有一個能在區域間問題研究的廣度和質量上與之媲美的研究院,并且在針對歐洲其他國家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上也未能達成一致。
俄羅斯東部地區在蘇聯時期“配置和發展工業生產力”政策下得到了長足發展,對蘇聯國民經濟共同體的形成起到了積極作用。現在,作為占據國家三分之一多領土并擁有少于全國二十分之一人口的地區,遠東和外貝加爾湖地區依舊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俄羅斯四分之一的森林資源、30%的煤炭資源、20%的碳氫化合原料、大量戰略原料、魚類、珍稀野生動物和有益植物都集中于此,這些都為遠東地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遠東和外貝加爾湖地區在生產潛力上不如蘇聯時期。當時,它們能為各地區乃至全國提供生產,而現在,由于工作崗位的減少,自然人口的流失,導致蘇聯時期建立的橫貫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無法發揮本來的作用,公路的急劇減少也導致遠東和外貝加爾湖地區與俄羅斯其他地區的聯系逐漸減少。嚴峻的形勢迫使俄羅斯政府不斷調整遠東政策,積極實施財政政策輔助遠東地區發展。
在解決俄羅斯亞洲部分危機形勢的措施中,有一項截止到2005年的“西伯利亞”方針,但它在2002年根據俄聯邦政府2002年8月24號630號文件過早夭折了。還有“到2020年西伯利亞社會經濟發展戰略”方針,最終也未能成為發展和保護該地區的方法。
(二)俄羅斯遠東政策的發展與調整
首先,俄政府計劃向遠東地區移民。據中國之聲新聞報道,俄羅斯總統移民委員會主席帕斯卡喬夫表示,俄羅斯計劃從中南部地區向遠東地區移民,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遠東地區指俄羅斯的東部地區,包括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專區等9個行政區。主要城市有海參崴、伯力、雅庫茨克等。這里人煙最為稀少:從1991年到2010年,當地居民數量銳減22%,流失近200萬人。遠東地區占俄羅斯約36%的國土面積(600多萬平方公里),但僅有630萬人居住于此,也就是說每平方公里只有1人。而俄羅斯人口平均密度為8.5人。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遠東開發對俄羅斯具有特殊意義,該地區自然資源豐富,能夠給俄羅斯和亞太地區的發展提供機遇。發展遠東地區也是俄政府一貫的國家政策。2015年遠東地區吸引投資超1萬億盧布,啟動了300多個投資項目。
除了移民遠東,2015年2月,俄羅斯遠東發展部批準了首批三個超前發展區,它們位于濱海邊疆區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俄總統駐遠東全權代表特魯特涅夫表示,未來幾年,政府對發展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撥款將達62億盧布(約合1億美元),同時將吸引個人投資500多億盧布,并創造約7000個就業崗位。2015年7月,普京簽署設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法案,設立期限為70年。自由港將在稅收、海關和檢疫等方面為入駐企業提供便利。2016年5月初,普京又簽署了《俄羅斯遠東地區土地免費配發法案》。根據法令,俄公民可在遠東地區一次性無償獲得不超過1公頃的土地使用權。使用期限為5年,到期后土地如果得到開發,便可以轉為公民私有財產或由其承租;如果土地未被使用則被國家收回。
但目前,遠東開發的進程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例如,俄羅斯財政收入困難,投資遠東難度大。再如,吸引外資受限。由于西方制裁和油價下跌,俄羅斯財政收入下降幅度較大,滿足國內需求都很困難,更沒有能力往遠東投資。現在俄羅斯每年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辦東方經濟論壇,渴望吸引中國、韓國、日本等亞太地區的投資,來促進遠東地區的開發。基于俄羅斯在遠東地區實施的政策和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特別是中國沿邊地區全面的對外開放,都為中俄兩國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創造了罕見的商機。與蘇聯時期相比,我國與俄羅斯的貿易發展水平有了顯著提升。隨著中俄外交關系的不斷穩定,兩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雙方在邊境地區的貿易往來也進入了發展的新時期。
二、中俄邊境貿易
“東部開發”政策計劃已久,隨著俄羅斯遠東新政策的提出,逐漸出現了國家經濟原料的優勢和中俄關系等問題。所有這些都是多角度和跨學科的問題。遠東地區形勢不僅成為了俄羅斯遠東新政策的吸鐵石,而且對亞太國家經濟發展有積極作用,使亞太地區國內生產總值過半,出口總量占世界40%。其中最大的亮點在于中俄邊境貿易的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90年代蘇聯解體后遠東地區經濟貿易的發展。
(一)中俄邊境貿易的發展及存在問題
17世紀中葉,黑龍江沿岸地區已經與沙皇俄國有了直接的邊境貿易接觸。1689年,兩國簽訂《尼布楚條約》,1728年又簽訂了《恰克圖條約》,在這些以及之后的各類條約中,都有著邊界通商的條款。咸豐時期,中俄兩國初步形成了完整的邊境互貿區。但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里,發展形勢并不樂觀。尤其在20世紀90年代,兩國貿易往來一度停滯。
當今,邊境貿易是中俄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中俄貿易額的20%。俄羅斯是我國最大鄰國,雙方共同邊界線長達四千七百多千米,是我國重要的貿易伙伴。1996年以來,中俄兩國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兩國間的交流與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就貿易成交量而言,中俄兩國在2010年達到了555.5億美元的目標,預計在2020年,兩國的貿易額將達到2000億美元。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逐漸衰退,加上之前蘇聯時期中央財政補貼的消失,遠東地區已經無法承擔從西方國家進口工業所需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運輸成本費,因此,俄羅斯放棄了歐洲市場,進而轉向與中國等周邊國家的貿易往來。例如,從中國進口廉價的生活必需品等。而中國也由此從俄羅斯進口廉價的工業原材料。這無疑對我國邊境貿易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盡管中俄邊境貿易已進入良性發展趨勢,但依舊存在一些問題,牽制和影響著中俄邊境貿易的長遠發展。從進出口結構上看,中國對俄羅斯的貿易出口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俄羅斯對我國的出口產品以資源密集型為主,貿易層次較低。盡管中國對俄出口的機電類商品比重正逐年升高(2012年貿易額已達881.6億美元),但是“灰色清關”、“現金貿易”以及俄羅斯邊境口岸地區的腐敗現象,給兩國邊境貿易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能力減弱,導致了部分地方實力的擴大,這些勢力游走于法律邊緣,進行不正當的邊境交易,使得大批中國商戶停止與其的經貿往來。此外,俄羅斯腐敗現象較為嚴重。在中俄邊貿過程中,對我國商戶敲詐勒索、故意刁難,而對某些違法行為熟視無睹。與此同時,俄羅斯遠東地區仍存在反華實力,他們反對中國商品在俄羅斯的售賣。由于近年來俄羅斯經濟發展不景氣,遠東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無法與我國東北地區發展相持平,生活水平的差距致使俄方當地居民對中俄邊境貿易產生不滿,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雙方貿易發展的進程。基于此,中俄邊境貿易正等待著發展良機。
(二)中俄邊境貿易發展的新機遇
盡管困難重重,俄羅斯政府始終把遠東地區的發展視為重中之重,積極推進中俄貿易往來。而我國也積極配合,創造機會發展同俄羅斯的邊境貿易,使俄羅斯遠東地區迎來發展良機。
為推動中俄雙方邊境貿易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國逐漸加強對邊境貿易企業的扶持力度,使其貿易能夠平穩快速的進行。在稅收政策上,減輕邊境貿易企業的稅收負擔,大力扶持邊境貿易企業,將減稅政策落到實處,實時監督,保證進行。其次,嚴厲打擊偷稅漏稅等違法亂紀行為,保證法律的有效性。再次,鼓勵邊境企業完善自身產業結構,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提升產品層次和質量,加大對高科技產業的扶持力度,鼓勵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最后,我國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投身到世界經濟洪流中,大力發展邊境貿易,加強宣傳力度,促進中俄雙方的友好往來。
以阿穆爾州為例,2014年底,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過法案,計劃在遠東地區建設14個超前發展區。2015年,俄羅斯在阿穆爾州設立了“別洛戈爾斯克”和“普里阿穆爾斯卡亞”兩個超前發展區,期限為70年。超前發展區的建設將為投資商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各種優惠政策,還能夠大幅度改善阿穆爾州人民的生活。
俄羅斯政府之所以重點發展阿穆爾州,首先是看中了這里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阿穆爾州位于亞太國家的運輸走廊,是交通樞紐。西伯利亞大鐵路和貝阿鐵路也經過該州。阿穆爾河和結雅河上的碼頭貨物年吞吐量達到500至600萬噸。這里自然資源豐富,黃金儲量位居全俄第三,褐煤儲量達35億噸。此外,阿穆爾州經濟發展迅速。2015年,該州食品和農產品的出口量大幅增加。食品主要銷往中國、日本、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地,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糧倉。據悉,超前發展區擬建立自由關稅區,投資者將享受稅收和預算外資金優惠。遠東地區的開發對整個俄羅斯都有著試驗和引領作用。
中國黑龍江省黑河市夢蘭星河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將在俄羅斯阿穆爾州別廖佐夫卡鎮進行投資,預計建設一座年產600萬噸石油的煉油廠,和一座年生產能力為50萬噸的水泥廠。工廠建設階段,設備從中國進口,在俄羅斯入境時免關稅。俄方從中國聘請專家,不受勞動配額限制。據水泥廠廠長介紹,該廠由夢蘭星河公司投資1億多人民幣建成,目前處于試運營階段。由于阿穆爾州此前沒有水泥廠,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的水泥又需要大量進口,中方便考慮同俄方合作該項目。
當地還在建設一座榨油廠,據當地政府官員介紹,“別洛戈爾斯克”超前發展區農業和畜牧業發達,盛產大豆。在2015年,該州大豆的產量超過了200萬噸。但是,這些大豆無論是出口還是流向國內市場,都沒有進行過加工。因此,該州在“別洛戈爾斯克”超前發展區建設榨油廠,以便對大豆進行深加工。
除了阿穆爾州,還有許多項目著眼于擴大對華的出口。為了改善投資環境,我國正根據遠東發展的新模式,推行新的投資政策。俄方希望越來越緊密地融入亞太,我們也要千方百計地保障邊境地區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三、結論
俄羅斯政府一直致力于區域政策的調整與實施,努力平衡地區資源、經濟配置和人口遷移模式。遠東政策是俄羅斯的重要國策之一。多年來,俄羅斯利用遠東地區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加大遠東地區的生產力度,吸引外商投資建廠。具體政策如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貿易港,建立包括“別洛戈爾斯克”和“普里阿穆爾斯卡亞”在內的超前發展區等。基于此,我國也積極發展同遠東地區的貿易往來,加大投資力度。
中俄兩國邊境貿易的發展空間巨大。盡管仍存在諸多問題,但兩國間的貿易往來仍有利于雙方經濟發展,符合兩國根本利益。雙方積極開展邊境貿易符合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有利于提升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推動兩國共同發展進步。
【參考文獻】
[1]李鋼.規范貿易秩序和體系——中俄經貿關系面臨的問題及政策調整,國際貿易出版社,2003.
[2]李靈稚.中俄邊境貿易的困惑與對策,國際經濟合作出版社,2004.
[3]姚娟娟.中國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貿易現狀,商場現代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