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博
【摘 要】本文首先界定了票據市場的含義,進而分析票據市場發展現狀指出其存在的問題,據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論文研究我國商業票據市場框架體系建設的對策,有利于發展我國的商業票據市場,這對于促進金融市場的整體功能的發揮,解決企業的融資需求,提高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商業票據;電子票據
一、票據市場相關概念
(一)票據的內涵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一概念,我們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進行合理的分析,廣義性的票據多指商業上具有財產價值、體現民事權利的憑證,而狹義的票據是由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或委托第三人于一定日期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可以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而我國票據法所管理規范的對象僅僅是狹義的方面。
(二)票據市場的內涵
從中國人民銀行的角度來說,他們所定義的票據市場則是指對全國多家商業銀行的業務中發生承兌、貼現、轉帖的總和進行記錄,并且對于余額以及發生額也要進行清晰的反映。票據市場主要是對票據交易規則進行詳細的規范,它通過提供這些規則以及組織安排交易主體在票據交易的過程中選擇空間,以實現對交易主體交易行為的管理。然而,票據市場中貨幣市場則是最具有生命力且綜合實力最強的子市場。
二、我國商業票據市場存在的問題
(一)票據市場信用基礎薄弱
票據是以信用為基點,信用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票據業務的整體發展趨勢。對于我國的票據市場而言,其中最大的阻礙則是信用狀況較差以及相關的信用制度體系的匱乏。商業票據市場的融資主體就是簽發商業票據的企業,而它作為簽發主體,其信用狀況的好壞將會直接影響到商業票據融資成功的可能性,有一部分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由于自身的原因導致信用較差,對票據的使用和流通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導致市場對所有票據的信用程度產生懷疑,甚至對一部分信用好的企業也產生了影響,再加上一些國有企業仍然存在管理者缺位,產權不清等問題,企業也沒有建立相關的信用制度,這些問題都阻礙著市場主體和一些理性投資者的參與。
(二)票據結構失衡
在我國目前的票據交易市場中,交易工具以及交易種類都比較單一化,我國的票據市場中,最主要的交易工具則是銀行承兌匯票,其規模龐大數量更是驚人,兩者的比例都高達90%以上,而商業承兌匯票由于風險較高且資金回收率較低,致使廣大投資者都敬而遠之,在票據市場中不理的地位就使得商業承兌匯票的比例還不到百分之十,發展速度十分遲緩。對于國外的市場來說,商業票據一般是作為出票人融資的一種憑證,而我國票據法對于本票方面的有關界定只是限定于銀行本票,并為在此基礎上做出其他的規定,這種片面性的定義使得其正常的融資功能未能得到完全發揮,僅僅是發回來其信用結算功能。所以,不得不承認,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較而言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的,許多領域基礎都比較薄弱,一級市場所創造的票據數量寥寥無幾,種類也是極其單一,而二級市場的交易量也往往不那么樂觀,這就導致了人們會對票據產生許多誤解,使得許多人會認為票據是一種效率低并且兼具風險的投資工具,而并不會把他視為一種融資手段、結算工具。所以,多數票據在達到期限之前,并沒有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它的流動性,由于交易工具的種類過于單一化,使得票據市場的發展受到了層層阻力,想要提升創新能力和擴大規模化的難度都在逐步變高。兩種票據不能同步的發展,不僅使得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更易受到影響,也使得銀行處在了更大的壓力之下。票據業務的發展如果過度的依賴于銀行方面,就會使得其票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直線上升,同時,也會阻礙建設可持續性的票據市場。
(三)市場中介機構不規范
外國的票據市場中多存在著中介機構,而這一機構的出現,不僅便于市場的管理、促進交易的形成,更大層面上是能夠激發市場的活躍度,提升市場處理業務的能力與效率,并且把票據的價格控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上。對比我國的票據市場,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我國與西方國家票據市場的發展存在著這么大的差距了,我國票據市場雖說也發展了幾十年了,但是中介機構的數量卻是寥寥無幾,就更別說專業化的機構了。商業票據貼現、轉貼現等業務并不能作為銀行的主要業務,只能作為提升盈利的增長點,而且票據要經過多個階段才能夠順利開創,并且還要設立多個相關部門來對匯票進行查詢、鑒定等一系列工作,這就使得多數商業票據貼現的手續極其復雜,要經過多個階段,也增加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其工作效率,不僅對企業的資金周轉產生了影響,也打消了想要通過商業票據來進行融資的企業的積極性。此外,由于經營區域性票據業務的銀行和公司的相關中介結構數量較少且專業能力較低,使得票據的流通速度十分緩慢,這也是使得我國票據市場發展緩慢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三、商業票據市場框架體系建設的對策
(一)建立系統的信用管理體系
商業信用是票據活動的基石,商業票據化的過程也是信用被傳遞和認可的過程,所以,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的健康狀況決定了票據流通交易過程的延續性。我國目前票據市場的規模較小,商業承兌匯票的基礎不牢,發展的速度也十分的緩慢,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社會信用環境差,企業信譽度不高,企業逃廢債情況頻發,信息交流不對稱,市場缺乏強有力的推動力,這些原因都讓我國商業承兌匯票依舊處于起始階段。而成熟信用制度的培育需要長期的建設,依靠健全的法制,經濟的發展,素質的提高和道德上的約束。對于那些按照規范來進行業務辦理,和信譽良好的企業,應該采取明確的政策對其進行鼓勵讓其進一步發展,對于一些違規操作,信譽不佳的主體應該予以一定的制裁。
(二)發展票據專營機構
我國票據市場主要有三個主體,企業是融資者,股份制商業銀行是交易商,他的經營策略主要是通過利差周轉速度快買快賣來獲取利潤,它的資金情況相對緊張。第三個主體是服務商,它的主要代表是國有商業銀行,因為它的流行性較強,基本交易操作就是買入票據,很少出現賣出票據的情況。通常情況下,服務商持有大量規模的票據其中大多數是需要到期托收的,因此它們也積累了豐富的票據審核和托收的經驗。票據市場的服務商面向的票據市場所有的客戶,它既為企業提供了票據保管、票據融資、票據托收、票據資產管理等多種綜合性的服務,同時也通過為金融同業提供專業的驗票服務、托收服務、代保管服務來賺取了一定的手續費用。專業的票據專營機構可以對實物票據建立一個集中性的托管、查詢、交易的系統,這個系統可以供企業和金融機構來進行票據的買賣,這樣就減少了實物票據在市場上多次進行買賣的成本。
(三)統一構建票據市場
從目前看來,我國首先應該建立一個全國統一的票據托管和清算中心,加快建設統一的全國票據的印制,發放,查詢和審核機構,由國家組織開始建設全國性的票據市場,以我國現今票據市場發展的狀況為基礎,政府鼓勵多個主體如央行,金融機構,企業法人和普通投資者共同參與。央行主要負責票據市場的管理,從而促進票據市場多元化發展的真正實現。在業務準入機制上應該給予非銀行金融機構辦理票據的承兌、貼現業務的資格,讓票據權利之間的關系更加的明晰,提升商業匯票的業務處理水平。在票據交易的品種上,首先辦理銀行承兌匯票的貼現,再為經濟效益良好,信譽上佳的企業辦理匯票的貼現業務。適當的放寬票據機構向中央銀行辦理已承兌和未到期的貼現票據的額度。在票據專業機構經營票據買賣的時候,為它們提供一個利率調整的浮動空間,上限在市場平均利率左右浮動,下限在央行再貼現利率左右浮動,真正的實現票據的價格和票據市場上的資金票據的供求關系保持一致。
【參考文獻】
[1] 劉少英.我國票據融資規模影響因素研究[J].新金融.2016,(12):47~52.
[2] 馬翠蓮.票據市場進入規范發展新階段[N].上海金融報.2016, (A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