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豪杰

【摘 要】文章通過對云南省農業方面的調查研究,分析了云南省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現狀,對云南省農業機械推廣應用提出了幾點建議,期望對其它省份的農業發展有借鑒的作用。
【關鍵詞】云南省;農業機械;推廣應用
云南省位居西南邊陲,是一個農業生產大省,也是植物種類最多、地形最復雜的省份,據統計,全省70%—80%的經濟來源都來自于農業。同時,植物種類繁多,地形復雜多變,少數民族最多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云南省農業的發展尤為重要,且通過對云南省農業方面的調查研究,也可對其它省份的農業發展有借鑒的作用。
一、云南省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現狀
2015年云南省農用大中型拖拉機數量為317600臺,小型拖拉機數量為371800臺,聯合收割機數量為7200臺。從數據可看出,云南省小型拖拉機數量多于大中型拖拉機,這也說明云南省由于地形地貌等原因,小型拖拉機更能夠適用于在全省農業生產中;而聯合收割的數量才區區幾千臺,這反映了云南地區不像國內其他平原地區一樣,能夠使用大型的收割機,全省耕地呈現小片區、零碎化等現象。
(一)曲靖市、玉溪市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現狀
2013年期間,曲靖市充分結合當地農業特色,注重農機、農藝雙重發展,借助中央財政補貼資金、省財政及地方行業補貼資金的帶動,使全市農業機械推廣應用又邁上了新的臺階。其中,推廣種植施肥機械32臺,推廣田間管理機具312臺,收獲后處理機械87臺,新增動力機械拖拉機1190臺,完成各類農機具21905臺,并且建立了體系完整的農業機械合作社,分布在各縣區,完成了農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根據地方特設,積極爭取到了很大數額的省級財政補助、市級財政補助,完成馬鈴薯機械化推廣8600畝,玉米全程機械化推廣2008畝,水稻機插秧20100畝。2017年,圍繞市委、市政府“狠抓落實年”工作要求,按照云南省曲靖市農業局《關于2017年農業機械管理工作目標任務分解的通知》(曲農機〔2017〕4號)文件精神,嚴抓農業機械推廣工作,截至5月31日,在市、縣、鄉農機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共完成水稻機插秧1.93萬畝、玉米機械化播種7.11萬畝、馬鈴薯機械化播種5.07萬畝、油菜機械化收獲16萬畝。
玉溪市農業資源豐富,其中江川九溪現代農業科技園,通海縣蔬菜試驗示范基地都在本市的農業經濟中占有重大比重,而玉溪市紅塔集團所帶動起來的煙草種植在國內煙草行業都很重要,在全市的農業機械推廣中,烤煙機械就是重要部分,同時,全市各縣區也會定期舉辦一些與企業聯合的農業機械推廣使用的展覽會,展覽會不僅向農民展示了農業機械,同時也吸收了農民對農業機械的使用要求,使得廠家能夠生產出更符合農業生產的機械;還會定期舉辦農機培訓會,提高農民對農業機械的認識,增強在機械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意識。
(二)楚雄市、怒江州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現狀
楚雄市農業機械推廣應用不斷發展,到2010年,全市擁有拖拉機5153臺,拖拉機配套農具1774部,大型聯合收割機11臺,農用排灌機械1.29萬臺,機動脫粒機械1.26萬臺,畜牧機械2.84萬臺,農副產品初加工機械2.35萬臺,農田基本建設機械70臺,i并先后推廣實施了適用于本地農業生產的煙草、茶葉、畜牧業等相關的農業機械。
怒江州屬于高原深谷地區,地形地貌非常復雜,交通閉塞,可用于農業耕種土地的面積很少,基本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由于技術、信息落后,使得農業機械推廣化程度極地,而且受到耕地面積的制約,大中型機械根據進不了農田,就算是小型機械也很少有適應于當地農業生產環境的,可用耕地的土壤條件差,對農業機械的磨損程度高,由于地處偏遠,農業機械的維修、售后服務跟不上,造成農業機械的成本偏高,所以,怒江州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本地農業的發展。
二、對云南省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的幾點建議
(一)充分結合國家和當地的惠農政策
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2015-2017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指導意見》(農辦財〔2015〕6號)、《農業部農機化司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機購置補貼機具分類分檔、補貼額確定及補貼產品歸檔工作的通知》(農機產〔2014〕183號)文件精神和《云南省農業廳云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云南省2017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施方案的通知》(云農機〔2017〕2號)要求,購置不同的農業機械可享受補貼;同時,發展和健全云南省農業機械相關政策,建立農業機械使用保障體系,確保所投入的農業機械能夠正常為農業服務,并為農業機械的購買、維修、咨詢等做好相應的工作。
(二)加強對大眾農業機械知識的學習
注重宣傳加培訓一體化的學習模式,特別是信息技術閉塞的地區。首先,由省農業部門牽頭,地方農業部門協助,在全省范圍內舉辦一些農業機械的宣傳會;同時,對于農業機械推廣應用廣泛的地區積極鼓勵去向國內更先進的技術學習,樹立更為牢固的農業機械知識,還可利用網絡去了解國際上像美國、印度等國家的農業發展狀況;對于農業機械知識欠缺的地區,要循序漸進的去宣傳相關的政策和技術,可采取各縣區組織會議、各鄉鎮面對面交流等方式進行。在宣傳工作進行期間,還可對當地已經具備農業機械操作知識的人員進行定點培訓,不僅要使他們掌握農機操作方法,還要培養他們的維修保養意識,重點強調農機操作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發揮當地農業生產特色
云南省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而且植物種類繁多,完全可以發展當地特色的農作物。像文山三七、天麻,普洱茶,元江芒果,楚雄葡萄,玉溪煙草等,這些作物都是完全適合當地種植而且經濟效益很高,甚至是只有云南省才可以種植出來的。針對這些特點,發展與當地特色作物相關的配套機械,并配置相應的日常除草、施肥等機械,實現機械化管理,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同時,根據當地耕地的特點,重點研發符合當地耕地情況的農業機械,并投入生產。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優化云南省農業科技政策體系,積極推廣農業機械投入使用仍舊存在很大的問題,認真落實農業科技相關政策,加大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的機械知識水平,加強農機合作社之間的合作交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農業科技運行機制,以期為云南省農業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
注釋:
i楊紹輝.云南省楚雄市農業機械化現狀及發展建議[J].養殖與飼料,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