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下,作為具有引導、教育、溝通的文化戰線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農村;基層;文化隊伍
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和公共文化建設,是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的主要途徑。
面對改革開放時期社會轉型快,各種利益主體利益訴求呈現出了多樣化、復雜化的趨勢,社會矛盾激化加劇呈上升態勢。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下,作為具有引導、教育、溝通的文化戰線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任務,以服務大局為基本職責,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最大限度地調動基層文化人才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堅持以隊伍建設為保證,以設施載體為依托,以群眾參與為助力,推進基層文化工作創新發展,真正做到讓文化工作真正惠及于民。就基層文化隊伍建設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
正確把握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在群眾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首先需要建立一支強大的基層文化隊伍,唯此才能將黨的方針政策有效地傳達到基層、落實到基層?;鶎游幕ぷ髡咴诠ぷ髦忻媾R許多困難的情況下,為傳播黨的聲音、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但新形勢下基層文化工作面臨著“任務越來越重、要求越來越高、難度越來越大”等困難,基層文化干部隊伍總體薄弱的狀況比較突出,力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嚴重制約著基層文化工作的有效開展,配齊配強街道、村(社區)文化力量是關鍵。
文化工作是黨的工作的一條主戰線。文化工作人員要旗幟鮮明堅持黨性原則,更好地把黨的方針、政策和人民群眾的心聲統一起來,把握文化工作的主動權。扎實有效地做好正本清源、清朗空間、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的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好宣傳思想工作,不能只靠宣傳部門,宣傳思想工作是政治性強、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強化協作,需要多方聯動、全員參與。文化領域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一個主陣地,文化工作隊伍是推進“兩個率先”的一支主力軍。加快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更為迫切。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建設,給我們蓮城的發展帶來了新一輪重大機遇?;鶎游幕犖閼獮槿珔^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不斷增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支出總量,以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等方式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效率,實現“送文化”與農民需求有效對接,把資金用在農民最渴望、最需要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上。各項工作必須有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作支撐。就豐榮街道來說,發展不充分仍然是我區面臨的最現實、最根本的問題,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迫切需要文化工作者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為推動新一輪改革發展鼓勁造勢。
二、做好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的制度化、機制化
文化干部隊伍建設應注重健全基層文化人才的選人用人機制。應根據文化事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制定人才需求計劃。采取公開招考的方法,擇優錄用。建立以能力和業績為核心的科學的人才考核評價機制,為文化人才的培養使用提供科學依據,圍繞“到人、管用、有效”目標,完善文化隊伍管理辦法,對街道的宣傳委員、宣傳專干、村級宣傳員、通訊員、網評員進一步細化、量化考核辦法,切實發揮各級文化工作人員的職責作用。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
加強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員隊伍建設。根據工作需要配備專兼職文化干事及通訊員。村、社區要明確專人負責組織協調文化方面工作,積極引導大學生村官參與基層文化事業,聘請城鄉社區老干部、老專家、老教師、老模范,以及其他有一定專長的人員為義務文化員(志愿者),建立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文化工作網絡。支持各方社會賢達投身鄉村文化建設。切實加強對網絡媒體的有效監管,構建有效防范、安全可靠的管控機制,牢牢掌握網上輿論主動權;切實加強農村文化領域治理,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凈化鄉村文化環境。同時鼓勵農村文化愛好者參與到文化隊伍中,鼓勵民間文化人才隊伍發展壯大。
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與培訓,不斷提高文化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健全基層文化骨干培訓制度,組織參加各級各類學習交流、專題培訓,充分激發各級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提升文化系統職工的業務能力和政策水平;在文化重點工作、重大課題項目中培養人才,采取上掛下派鍛煉、橫向交流、下基層采訪體驗等有效形式,增長才干;發揮現有高層次人才的傳、幫、帶、教作用,通過其提高中青年文化人才骨干的業務技能和管理水平;注重民間文化人才的培養,突出以師帶徒的方式,延續傳統文化項目的傳承與發展。
三、增強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鮮活力、戰斗力
引進人才是人才隊伍建設的前提,而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關鍵。增加財政對文化事業的投入,設立文化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用于人才引進、培養和管理。完善津貼制度,使編制內外的文化人才在享受養老保險、經濟適用房等待遇及社會保障上地位平等、待遇公平。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引導資金,鼓勵文化產業多元化投入與發展。
營造鼓勵人才爭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氛圍,切實做到用待遇吸引人才,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充分激活宣傳文化單位的內在活力,為文化專業人才施展才華創造平臺,搭建舞臺。加大對優秀文化人才的宣傳力度,深入報道引才、育才、用才的先進經驗,樹立典型,擴大影響,為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有利于出新品、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環境。
提高基層文化工作者的政治待遇,對長期工作生活在基層的文化工作者,在評獎評優、職務晉升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對業績突出的基層文化工作者給予表彰獎勵,在表彰先進活動中更多傾向基層,更多推薦基層文化人員參加上級的各類先進評比活動。重視對民間文化藝人的有效管理,對優秀民間文化人才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特別是對一些瀕臨滅絕的民間文藝項目和藝人進行重點扶持,推動民間文化藝術有序健康發展。
基層文化人才培養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就像一顆種子,需要發芽、生長、拔節、開花的過程,需要我們不斷創新思路,總結經驗,以堅定的信心、樂觀的精神面貌、堅持不懈地進行下去。我國正處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文化人才發展和隊伍建設的關鍵時期,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新政策,把握新方向,勇于探索,敢于實踐,不斷加強和深化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確?;鶎游幕瞬虐残脑诨鶎?,踏實干事業,成為文化發展的主力軍,真正把文化發展的成果體現到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來,真正使基層文化建設大發展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