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彬彬
【摘 要】每一種材料都有其特殊的意義,無論從質感還是色彩上都會傳達出“情感”與人類的心理活動相呼應。使受眾在心理活動與生理活動達到高度的統一。所以無論在景觀設計還是室內設計中材料的運用是否符合設計理念,是設計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技術不斷創新,有著更多的材料可供選擇。每一種材料都有其獨特的的特性和質感,蘊含著不同的人文情懷。設計師根據受眾需求、場地特點,需要選擇一種合適的材料來表達自己的創意,使自己的理念能夠通過材料的特性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社會發展至今天,金屬材料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范圍也進一步擴大,而耐候鋼就是其中之一。
【關鍵詞】耐候鋼;景觀設計;工藝
鋼鐵銹蝕是材料隨著時間變化而變化的一種自然狀態,見證了時間的流失,世界的真實性通過銹跡完美詮釋出來,且耐久性強。其本身也是工業時代的代名詞。普通的鋼鐵背風化銹蝕之后會逐漸出現空洞直至散落,由于耐候鋼內部結構的獨特性,使得設計師在景觀造型藝術創作中充分能夠充分利用其銹蝕形態來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與想法。
一、耐候鋼的特性
耐候鋼有耐高溫、耐腐蝕、耐焊接、堅韌性、延伸性、等特點; 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延長構件的使用壽命。尤其因為可以暴露于自然環境中,與空氣,雨等作用,鋼表面會自動形成防腐保護層,無需油漆保護,這使耐候鋼的適用范圍無限擴大。
(一)超強的視覺表現能力
在自然條件下,耐候鋼與空氣產生化學反應,使鋼鐵材料在銹層和基體之間形成一層氧化物層。呈現出自然銹紅色,具有穩定、均勻的特性,其顏色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在色彩明度和飽和度方面,比一般的建筑材料要高,在園林景觀中有著獨特的屬性,其顏色和質感格外引人注目。同時其純天然的外表,展現出其原始的質感。
(二)多變的造型能力
耐候鋼整體韌性較好,可以塑造出各式各樣的造型,并能保持比較好的完整性,這些特點能使其被靈活的運用并且更加易于與周圍的環境相結合,以滿足景觀設計的需要。其多變的造型能力是木材、石材等傳統材料所不能相比較的。
(三)鮮明的時代特征
鋼鐵是工業時代的象征,在諸多的現代景觀設計中耐候鋼的應用也逐推廣開,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就是紐約高線公園,它完整保留了工業時代用于運輸的生銹鐵軌,同時為了整體的和諧,保留住傳統工業時代的影子,利用耐候鋼板作為植物池的側板,以及用耐候鋼搭建的私密場所,使得現代材料融入在歷史的景觀中而又不破壞其原始性,以暗示紐約的工業歷史。
(四)綠色環保
耐候鋼是一種綠色環保可持續的資源。在一般的鋼材料中,為了增強鋼結構的安全性與持久性,一般會在鋼結構的表面涂防火漆與防腐涂料。而耐候鋼有超強的耐腐蝕性的特點,初期不必涂裝,這樣就可以減少污染,降低成本,減少維護。
二、耐候鋼在現代景觀中的應用
(一)在構筑物景觀中的應用
耐候鋼的特性決定了它負載能力強。尤其在這個倡導還原歷史痕跡,減少破壞的環境環境中。重工業時代留下大量的構筑物,它們重金屬的建筑框架留在我們的土地上,我們更好的選擇就是結合這些原始的框架體系,進一步升級優化原來建筑物的空間,使之滿足當代使用者的需求,這樣不僅達到了省力生財的功效,同而也為它在這個城市的發展中留下歷史的痕跡,傳達一種理念和情懷。在美國高線公園景觀的設計和建造中,選用了耐候鋼為主的構筑材料,保留了老零件以及它特有的滄桑感,融入新的元素,以新的面孔出現在眾人面前,且受到歡迎。從兩個角度來講,站在藝術的角度看,工業時代的大機器生產的的時代賦予了鋼材特殊的意義,生銹的鋼材帶給人的視覺沖擊和感官刺激,會讓人在心理上自然而然的和工業區緊密聯系起來,進而產生一種情感共鳴;從耐候鋼特性的角度看,它能與大氣發生氧化,其外觀顏色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這種氧化反應過程中所形成的色彩會隨時間變化而變化,這是表現景觀時間性概念很好的形式。
(二)在景觀雕塑中的應用
20世紀初,國外藝術家在雕塑創作逐漸開始利用鋼材,而鋼材自然腐蝕的其自身的特性,十分符合當時所提倡的真實性設計原理,繼而這種材料開始在雕塑界盛行開來。但是普通的鋼材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腐化改變原來的形態,但是耐候鋼耐腐,且產生歲月的痕跡,這樣使作品有了年代感有生命的延續記載。有這樣的特點使得耐候鋼更得雕塑家的青睞。
盧森堡館是一座的建筑也是一件雕塑。整體建筑大量的運用了耐候鋼,造型藝術感十分強烈。一方面是由于耐候鋼板在于大氣接觸后會形成一層保護膜,抗腐蝕性比其他材料強,其質感能夠保留住盧森堡館建筑的原始味道;另一方面盧森堡作為一座以發展重工業為主要產城市,鋼材為是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精湛的煉鋼技術,高質量的鋼材獲得列國的青睞,所以鋼材對于這個國家有著重要的地位與代表力。盧森堡館的設計就是要顯示本國的風采,而耐候鋼應用于盧森堡館設計,符合了設計語言,也通過耐候鋼彰顯出盧森堡工業和科技的繼承和發展。除此之外,在館的設計中還利用了耐候鋼的多變的造型能力,不僅僅提升了其術感,還實現了高效回收利用,把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灌注在整個設計中。
(三)在景觀擋墻中的應用
在城市的發展中,大量的人口融入城市,導致城市住房,道路等設施的增加,這樣使我們的綠化空間逐漸的減少。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做到最大面積的綠化。在當代的種植池材料的使用,多為混凝土、木材、石材等,以上材料造型簡單且笨重。而耐候鋼板可以較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一方面耐候鋼板具有的辨識力決定了其較強空間分割能力,另一方面耐候鋼板的強度和韌度決定了可以利用較薄的耐候鋼板能夠有效減少空間的占有率,且可以隨意凹造型可以加以利用將簡單的植被形成藝術品。而且使整個景觀場視覺上整潔美觀。根據現有的場地特征,耐候鋼的韌性可以使其彎曲或擠壓成一定的形狀,為爬藤植物的種植提供了更多的方式。當耐候鋼與植物相結合,綠色蔥郁的景觀與紅色的耐候鋼形成強烈的對比,鋼鐵碰撞著植物的生命,使其不再冰冷。耐候鋼代表的過去、時間的流逝,而植物則代表著現在、新的生命,當新舊相結合,冰冷與生命相結合,兩者有說不出的韻味。
(四)在地面裝飾中的應用
無論是南方園林還是北方的園林,其地面鋪裝都有其特點與寓意,代表著那個時代的美好愿望,而且他們的材料也是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石材。如何在現在鋪裝中留下屬于這個時代的印記,這就要我們逐漸引入新的材料。一眼望去透水磚,瀝青路頻頻皆是,而耐候鋼板會伴隨著歲月留下的粗糙的質感,這種質感會使單薄的耐候鋼更顯的有體積感,在大量使用石材進行的鋪裝中大面積地面加以耐候鋼進行裝飾,兩種材質交織在一起,避免了使用單一石材所才來的沉悶感與冷漠感,同時呈現較好的視覺效果。
三、結語
城市特有風格也體現著城市的發展狀況與品位,也是一個城市文化與人文情懷的表現。在這個時代,新材料耐候鋼的推廣和應用有著重要的作用,其的利用改變了人們只局限于原始材料的審美觀念,迎合了設計不斷向前的發展趨勢。因此我們,需要充分理解耐候鋼的語境,不斷試驗與其他材質的完美結合,使其發揮它無限的優點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新材料的不斷涌現,需要我們在設計中跳出狹隘的眼界,為城市的發展提供特色具有特色標志的設計。
【參考文獻】
[1]羅素·布朗(法).建筑材料與細部結構[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