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紅 石建華
[摘要] 目的 探討集束化護理管理對初次人流受術者圍手術期護理質量的影響。 方法 將2016年1月—2018年6月來110例初次人流受術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集束化護理和常規護理措施,觀察圍術期護理結果和護理質量的影響。 結果 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疼痛指數、人流綜合征和一次性成功率等手術指標,正確避孕率、生殖道感染率、1年內再次意外妊娠率和繼發性不孕率等恢復指標,以及三基考核得分、護理風險評分、差錯事故率和護理質量評分等護理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初次人流受術者采用集束化護理管理措施,能提高認知水平,改善心理狀態,促進手術進程和術后康復,改善性觀念,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關鍵詞] 集束化護理;初次人流;恢復效果;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b)-0024-03
人工流產是至在妊娠14周以內,因計劃外妊娠、疾病或優生等原因,采用人工的方法提前終止妊娠的手術方法。隨著人們性觀念的改變,行人流術的女性越來越多,且大多為未婚的年輕女性[1]。較多初次行人流術的受術者對手術和康復要點認知不足,存在著恐懼焦慮心理,不能很好地配合手術,對手術進程和術后康復帶來影響。人流術雖然簡便安全,但畢竟是一種侵襲性方法,會對機體帶來程度不同的創傷,部分受術者可能會造成生殖道感染、繼發性不孕癥、異位妊娠等,還可能會對心理和精神帶來損害。由于年輕女性對正確避孕掌握不夠,易發生再次意外妊娠,對身心帶來較多的創傷。該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通過加強集束化護理管理措施,提高了婦產科門診的護理質量,并應用在婦產科門診手術室的日常護理工作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該院婦產科門診行初次人流受術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停經史,超聲和HCG等檢查為宮內早孕;排除異位妊娠,生殖道急性炎癥、腫瘤,血液性疾病,認知和精神障礙等。根據手術日期的單雙數,將受術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比較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見表1。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的健康指導和人流配合等護理措施。觀察組根據受術者的認知度、心理狀態等情況,給予技術化護理干預措施。
1.2.1 組織建立 成立集束化護理管理小組,由門診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小組的人員選配、方案制訂和監督管理等工作;婦產科門診和手術室護士為成員,負責措施落實、日常管理和延伸服務等工作。小組成員更新陳舊的護理觀念,不斷加強護理三基和技術操作的學習,重視溝通協調和組織能力的培訓,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綜合素質。從初次人流受術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進行評估分析,并查閱文獻,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制訂針對性的集束化護理計劃。
1.2.2 方案制訂 大多年輕初次接受手術的受術者對人流術的相關知識認知度不夠,常存在著較多的焦慮恐懼和抑郁不安等不良心理反應,手術前根據受術者的具體情況,給予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輔導等干預措施[2]。護理人員除了做好各項手術的準備工作,密切配合手術醫師的操作,主要是針對受術者對陌生環境和術中疼痛不適等情況,從環境和生理等方面給予舒適護理措施。術后加強監測,嚴防并發癥;向患者進行關愛式和延伸性護理服務,正告多次妊娠人流術對機體的損害,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指導正確掌握避孕措施的必要性和方法,提高受術者的正確避孕率。
1.2.3 護理干預 ①術前干預:向受術者介紹早孕人流術的相關知識,術中配合的重要性、可能發生的不適感受和應對處理的措施,術后康復的生活飲食等注意事項,提高受術者的認知水平和配合度。告知受術者人流術是一種操作簡便、安全可靠的成熟手術方法,在超聲監視下手術和無痛人流術,手術成功率和安全性較高,術中無顯著痛苦,改善受術者的不良心理狀態。②術中干預:將手術室的溫濕度和燈光調節到適宜的狀態,降低儀器設備的噪音,可播放輕緩的輕音樂[3];向受術者介紹手術室的環境設施和醫師的技術水平,緩解受術者的恐懼心理,增強受術者的自信心。術中始終陪伴在受術者身邊,輕撫其額頭、雙手,以贊許的目光等肢體語言,多給予支持和鼓勵;密切監測受術者的反應,不斷詢問其有無不適感受,感到不適時及時提出,不可隨意掙扎扭動;術畢及時協助受術者擦凈污物和穿好衣服,攙扶至觀察室至少休息和觀察半小時。③術后干預:向受術者告知人流術可損傷子宮頸口和子宮黏膜,導致宮頸口關閉不全或粘連,內膜發生疤痕改變,易發生不孕癥、早產和生殖道感染,再次妊娠時易發生各種產科異常;對受術者進行關愛式勸導安慰,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充分認識到未婚先孕和人流術的危害性,講究性道德和正確的性生活,做好正確的避孕措施[4]。首選使用避孕套和口服藥物避孕,定期詢問受術者的避孕方法和效果,不斷提高正確避孕率,使意外妊娠率顯著降低。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手術時間、術中疼痛指數(VAS)、人流綜合征和一次性手術成功率等手術指標,正確避孕率、生殖道感染率、1年內再次意外妊娠率和繼發性不孕率等恢復指標,以及三基考核得分、護理風險評分、差錯事故率和護理質量評分等護理指標。
1.4 統計方法
數據代入SPSS 19.0統計學軟件中處理,計量和計數資料分別以(x±s)和[n(%)]表示,組間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于短對照組,VAS減輕,人流綜合癥減少,一次性手術成功率升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遠期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的正確避孕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年內生殖道感染率、再次意外妊娠率和繼發性不孕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護理質量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的三基考核得分和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護理風險評分和差錯事故率降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接受初次人流的受術者大多為未婚的年輕女性,存在著較多的焦慮恐懼和抑郁不安等不良心理反應,對手術進程和術后康復帶來影響。早孕人流術再次妊娠時對母嬰的負面影響較大,會增加產科異常和影響妊娠結局,而且人流次數越多其發生率越高。集束化護理是近些年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在循證醫學的基礎上,將已知的護理學理論與既往經過驗證的臨床實踐經驗相結合,針對護理過程中的某些棘手和難治的問題,為患者提供優化的護理服務,采取預防性的、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期取得更好的護理效果,改善疾病的預后[5]。
對初次人流的受術者在整個圍手術期給予集束化護理措施,術前根據受術者認知度不足和不良心理反應的問題,給予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和心理輔導等干預措施,提高了受術者的認知水平,改善了不良心理狀態,提高了手術的配合度。術中針對受術者對手術室陌生的環境和擔心疼痛的恐懼心理,從環境和生理方面給予舒適護理措施,提高了受術者的生理舒適度,減輕了術中的痛苦指數,加快了手術進程,減少了人流綜合征等并發癥。術后根據術后康復需要,在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觀、采取正確避孕措等方面,給予關愛式和延伸性服務,提高了受術者的正確避孕率,降低了再次意外妊娠率和生殖道感染率。
通過集束化管理措的落實,婦產科門診和手術室的護理人員更新了陳舊的護理理念,主動通過閱讀書刊、進修學習、短期培訓等多種形式,積極加強護理三基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學習,不斷提高了護理技術水平,提升了溝通協調能力,增強了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護理綜合素質。并將新型的護理模式融入到實際工作中,降低了人流術的護理風險和差錯事故率,提高護理安全指數,改善了護患關系,構建了醫患和諧,使門診婦產科的護理質量得到持續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陸小新.未婚女性人工流產的心理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2,9(36):44.
[2] 黃菊.未婚女性行人工流產的心理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27):49-50.
[3] 陳杰.舒適護理對初孕婦女人工流產效果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4,11(14):346-347.
[4] 張麗珠.未婚女性無痛人流圍手術期的護理體會[J].當代醫藥論叢,2013,11(9):269-270.
[5] 張嵐,宋婷婷,戴世英,等.集束化干預在護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2):2038-2040.
(收稿日期: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