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華 陳曉琳 劉莉 張俊花
[摘要] 該研究根據風險矩陣的管理理論,通過問卷調查法獲得風險矩陣橫坐標,專家問卷獲得風險矩陣縱坐標,形成該院護士化療防護風險矩陣。結果顯示該院護士化療防護知信行不一致,防護行為執行率低,主要原因為防護意識薄弱、人力不足和防護用品短缺等,可通過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風險預防和控制。
[關鍵詞] 護士;化療;防護;風險矩陣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b)-0081-02
隨著癌癥患者逐年增多。化療的應用人數與日俱增。護士在化療藥物配制、使用的過程中有較多機會接觸到化療藥物,它會對護士產生職業性損傷,其毒性、致畸性、致突性和致癌性均已被證實并形成共識。抗腫瘤化療藥物自身防護、感染防護、物理防護已經成為臨床護士面臨的三大職業防護[1]。該研究運用風險矩陣理念對該院臨床護士化療防護的知信行進行量化評估,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象為該院接觸化療藥物的臨床護士。納入標準為取得護士執業證書,在腫瘤科、血液科等接觸化療藥物科室工作的一線護士。
1.2 方法
1.2.1 獲得調查問卷 《護士化療防護風險評估問卷》由浙江大學護理研究生施歡歡研制,問卷分兩部分:①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科室、職稱、學歷、工齡、接觸化療藥物年限等一般情況。②護士化療防護風險評估表。問卷內容效度指數為0.949,Cronbach's a系數為0.790。重測信度為0.915。防護態度以態度不符合的概率代表風險存在的可能性,防護知識以知識不熟悉的概率代表風險存在的可能性,概率從偶爾到頻繁分別計1~5分,防護行為維度從頻繁到極少,分別計1~5分。其中反向計分條目是條目3,4,28,30,34,35。總分越高,說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越大。通過專家問卷獲得每個風險條目發生后的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從可忽略到很嚴重,分別計1~5分,得到風險矩陣的縱坐標。
1.2.2 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立意抽樣法,于2016年2—3月運用《護士化療防護風險評估問卷》對臨床護士進行調查。由課題組成員與相關科室護士長取得聯系,護士長向科室護士發放問卷,統一指導語并征得其同意,所填信息均為匿名進行,問卷當場收回。
1.2.3 風險矩陣的建立及評估 風險矩陣等級標準見表1[2],風險指數=危害程度×風險概率,范圍為1~25分,風險指數越高代表護士化療防護風險越高,矩陣從左下到右上風險逐漸增高。
1.3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問卷發放情況
共發放240份,回收218份,28份無效,有效190份,有效率為87.2%。均為女性,工作年限<3年21名,3~10年149名,>10年20名,工齡(5.54±3.21)年;本科170名,大專20名;職稱:護士18名,護師140名,中級30名,副高及以上2名。
2.2 該院護士化療風險防護矩陣
將防護態度、知識、行為的35個條目順次編號,形成該院護士化療風險防護矩陣,見表2。
2.3 護士化療防護風險指數得分情況
總風險條目數為35,總得分為(311.81±35.66)分。
3 討論
3.1 使用風險矩陣對風險進行評價的必要性和優點
識別并量化評估護士化療防護的風險,減少對護士造成的損傷,成為醫院管理者及護士自身不容忽視的問題。風險矩陣是對風險的可能性與嚴重性交叉考慮不同組合并加以量化評價的方法。從對問題單維度的橫斷面調查,轉變成問題存在的可能性及危害性的綜合評價,是一種由線到面的進步,逐漸在醫學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3.2 該院護士化療防護風險矩陣的特點
由表1可知,該院護士化療防護風險處于較高水平,需要將風險發生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綜合考慮,既要提高護士的防護意識,也要不斷開發和引進先進的防護技術和設備,提高防護措施的有效性,降低風險的危害程度。
3.3 該院護士化療防護知信行水平不一致,防護行為依從性較差
該院護士化療風險防護的知信行水平不一致。其中,防護態度風險指數最低,防護行為風險指數最高,由此可知護士按規范進行各項防護的執行率低,防護行為依從性較差,與夏為書等人[2]研究結果相同。此外,針刺傷及未知自身懷孕仍暴露于化療工作環境的風險防護也不容樂觀。
3.4 護士化療防護措施執行率低的原因分析
調查發現該院護士的防護行為因素風險指數得分最高,明顯高于防護態度和防護知識。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①護士防護意識薄弱,防護知識缺乏。與孫曉敏、曾穎等人[3-4]的調查結果相差無幾。②護理工作強度大,人員配備不足。③防護用品不到位。不少護士反映,科室缺乏防護用品,防護用品缺乏,規范的防護行為無從談起。
3.5 護士化療防護中的風險控制
風險管理的重點在于風險控制和預防。針對該院護士化療防護風險的特點及原因分析,采取以下措施:①嚴格執行化療藥物由PIVAS配置制度,規范化療藥物配制、發放及使用的操作流程;②將化療防護知識培訓納入相關科室的培訓計劃,考試合格上崗并定時進行強化培訓;③保證化療防護用具的供應,并定期抽查監督;④建全護士化療防護的培訓考核制度,健全防護行為的監督機制;⑤成立護士化療職業暴露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我院護士化療防護工作全面的風險管理;⑥應用品管圈[5]等護理管理方法提高護士化療防護依從率;⑦穿防護隔離衣等有效化療防護手段,會占用更多的準備時間,統籌安排相關科室人力資源和班次。
該研究通過運用風險矩陣的方法獲知了該院護士在化療防護中現存的風險水平及其中的薄弱環節,并提出風險控制的辦法。
[參考文獻]
[1] 蔡雨清.三甲綜合醫院臨床護士化療藥物職業防護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D].銀川:寧夏醫科大學,2017.
[2] 夏為書,彭莉貞,熊艷.腫瘤科護士對化療防護認知的調查分析[J].全科護理,2017,15(16):2020-2021.
[3] 孫曉敏,張銀萍,韋歡歡,等.臨床護士化療防護知識現狀調查[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8):623-626.
[4] 曾穎,王建寧.某三甲醫院護理人員對化療藥物職業防護現狀的調查[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57(5):72-76.
[5] 于立娟,侯云霞.提高腫瘤科護士輸液中化療防護依從率的品管圈實踐[J].護理學報,2017,24(21):14-17.
(收稿日期: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