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虎 董立新 倪淑萍 劉丹 高育明 曾德才
[摘要] 目的 分析金山區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的效果,為進一步規范化辦公提供科學依據。方法 對上海市金山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監督所2016年和2017年的協管員的基本信息進行比較,同時比較兩年不同的辦公模式的工作成效及考核成績。結果 2016年以前金山區衛生監督所采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模式,2017年開始采用集中辦公模式,此模式開展后,衛生協管員隊伍與之前相比,年齡和學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2017年發現問題戶次比例、指導意見書發放比例及核實后處罰比例均高于2016年,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2017年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實施后,衛生協管員隊伍較前呈現年輕化、高學歷化,衛生監督協管巡查效率明顯提升,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初見成效。
[關鍵詞] 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效果
[中圖分類號] R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12(b)-0176-03
金山區是上海西南部的遠郊,面積611 km2,金山區2015年末總口79.8萬,戶籍人口52.46萬,外來常住人口為27.34萬。公共場所1 774家、學校幼托機構113家,現有11個街鎮(工業區),1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包括4家分中心)。
衛生監督協管服務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1]。2011年以來,金山區開展了衛生監督協管服務,但存在衛生監督協管員年齡偏大、學歷不高(最高學歷為大專),整體素質偏低,考核獎懲機制不完善,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且絕大多數協管人員身兼數職,并且調換頻繁,衛生監督所對協管員的調動、管理上處于比較尷尬的局面[2]。2017年金山區開始開展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實踐工作。該文通過分析金山區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前后的協管員隊伍建設及工作成效,為推進金山區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項目的開展,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提供依據。
1 衛生監督協管模式
1.1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模式
該模式為集中辦公前的工作模式,是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1到2名科員兼職衛生監督協管員,以條線的形式接受區衛生監督所業務指導和考核工作。區衛生監督所配合區衛計委每年開展衛生計生監督協管工作考核。協管員工齡長、大多都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對轄區概況熟悉。但協管員平均年齡偏大、學歷偏低、且身兼數職,工作積極性較低、責任意識模糊,工作效率較低。巡查信息上報滯后性,巡查設備短缺等客觀條件嚴重阻礙了衛生監督協管工作的開展。
1.2 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
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由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一發文實施,由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派協管員至衛生計生委監督所分所集中辦公,由衛生計生委統籌辦公經費,衛生計生委監督所負責日常管理、考核和績效獎金管理。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轄區內政府指令性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配合監督分所開展協管工作,負責衛生監督協管員70%績效考核。衛生監督協管員負責協管工作檔案建立及維護;做好公共場所衛生、生活飲用水衛生、學校衛生、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等方面的巡查、信息收集、信息報告并協助監督所開展有關調查;對涉嫌違法行為及時報告;開展法律法規、衛生知識宣傳培訓;協助對舉報投訴案件進行初步核實以及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協助做好轄區內有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工作;完成區衛生計生監督分所安排的其他任務,該模式是由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委派協管員就近到衛生監督分所集中辦公和開展業務工作,并配備專用巡查車、平板電腦、統一工作制服,由衛生監督分所直接管理和考核,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結果報衛計委并反饋給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考核結果與協管員工資績效掛鉤。協管員年輕化、高學歷化、穩定化、專職化得到保證,巡查設備得到保障,最重要的是實現了衛生監督所對協管員的直接管理,讓衛生監督所的指令下達更加通暢,讓協管巡查和監督執法形成了合力,達到了1+1>2的效果。
2 材料與方法
收集2016年和2017年金山區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衛生協管員的年齡、性別、學歷、專業及職稱等資料,并匯總2016年和2017年兩種不同辦公模式的工作成效及考核成績,采用Office Excel 2010及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 結果
①社區辦公模式和集中辦公模式協管員的年齡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237,P=0.022),集中辦公模式下協管員的年齡更小;社區辦公模式和集中辦公模式協管員的學歷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330,P=0.006),且集中辦公模式下協管員的學歷更高;兩種辦公模式下,協管員的性別、專業和職稱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②2016年協管員采用社區辦公模式,共實現公共場所巡查2179戶次,2017年實行集中辦公模式,共實現公共場所巡查3960戶次。兩種辦公模式下發現問題戶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939,P<0.001),指導書意見發放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9.156,P<0.001),核實后立案處罰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464,P<0.001),具體見表2。
③每年年終金山區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均會對轄區內11個社區的協管工作進行考核,2017年集中辦公模式實行后,考核成績總體好于2016年的社區辦公模式。
4 討論
金山區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自2017年開展以來,大大提高了衛生監督協管員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規范了協管員的監督巡查行為,充分發揮了衛生監督協管員工作職能,統籌了區、街道(工業區)衛生監督資源,提高衛生監督執法威懾力,有效打擊違法行為和預防處置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實現巡查信息的快速共享,及時上報,實現了和衛生監督員的零距離溝通。大大提高了衛生監督的覆蓋面及監管力度,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聯動、分工協作、信息暢通”的格局[3]。
針對該區目前衛生監督協管集中辦公模式開展現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優化、細化,從而推動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的規范化、科學化、可復制化。
4.1 搭建衛生監督協管員職業發展平臺
由于政策的原因衛生監督協管員的的職業發展平臺存在瓶頸,由于協管員的人事關系、編制都是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監督所沒有提拔晉升平臺。衛生監督所是參公單位,協管員大部分都是非戶籍的本科生,因此協管員沒有報考衛生監督所的條件。這些問題有待于進一步在協管員集中辦公機制上更深層次的在體制機制方面的突破或者改革破冰,以保障衛生監督協管隊伍的穩定性。
4.2 進一步完善管理考核機制
管理考核有待進一步加強,現場考核頻次太低、考核范圍太小,現行考核方式不能全面反映實際工作情況,考核管理的導向和激勵約束作用需要進一步加大與績效管理掛鉤的力度。加強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制度建設,做好人員、資金、設備保障工作,在管理中做到,責任到人,獎罰分明;充分調動協管員的工作積極性。
4.3 加強有針對性的業務培訓和指導
定期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業務指導和培訓工作,以“能協管、敢協管、善協管”為基本要求,通過基礎理論、巡查技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培訓講座,努力建成一支“技術過硬、反應迅速、應對及時、處置得當、協管有力”的衛生監督協管隊伍[4]。對于技能要求較高的衛生監督協管工作,應由經驗豐富的衛生監督員一對一地指導,手把手地傳授,提高協管人員的巡查技能,切實確保基層衛生監督協管工作的順利開展[5]。
4.4 加強監督協管聯動,提高巡查信息有效利用率
監督員與協管員之間要加強溝通,及時交流工作情況,建立科學的溝通機制,加強聯動,保證衛生監督協管同衛生監督協調一致。對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中發現的違法線索要及時核查處理,提高衛生監督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隨著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的實踐,協管隊伍年齡偏大、學歷不高、整體素質偏低的問題迎刃而解,配備了巡查工作證、巡查車輛、統一的工作制服,啟用了衛生監督協管平臺,真正提高了衛生監督巡查的威懾力、及時性和準確性。最重要的是加強了衛生監督所對協管員的直接管理,讓衛生監督所的指令下達更加通暢。隨著金山區對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探索的深入,衛生監督協管員集中辦公模式將會大大加強衛生監督部門守衛人民健康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尹卉,呂艷,陳敏,等.成都衛生監督協管服務發展swoT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3,29(5):646.
[2] 曲文霞.梅河口市衛生監督協管現狀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3(12中旬刊):621.
[3] 嚴加佳,陸榮強,王振球.南京市衛生監督協管模式探討[J].江蘇預防醫學,2017,28(1):94-95.
[4] 尹超彥,張睿孚.山西省衛生監督協管服務工作現狀探討[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8,25(1):64-67.
[5] 袁安新.關于基層衛生監督協管標準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3):114-115.
(收稿日期:201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