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就業導向、服務區域、產學研合作”的建設思想,打造電子商務專業特色,鍛煉和強化學生電子商務實踐操作和能力,形成電子商務建設在產學研方面的有效結合,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本文分析了我校電子商務專業學做結合、電商創業,依托資源優勢、創建專業方向的特點,并提出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師資培訓,加強實踐教學條件建設等專業建設策略。
【關鍵詞】地方高校;電子商務;特色建設
一、學做結合,電商創業
我們的做法是,緊緊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實施“3+1”校企聯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前三年學生以在校學習為主,使學生掌握必須的專業基礎和基本工程能力;最后一年學生在企業實訓或實習,結合企業的實際項目和科研課題,進行專業實訓和畢業設計。借助相關軟件和互聯網,通過仿真模擬實驗(電子商務軟件和國際貿易軟件)以及真實環境下的實煉(互聯網譬如,B2B:阿里巴巴、買麥網、慧聰等;B2C:亞馬遜、當當、卓越等;C2C:淘寶、易趣、拍拍等;搜索:百度、雅虎、Google(谷歌)等以及網上銀行、證券、電子政務門戶網站),“做與學”緊密結合,使學生掌握理論,又能實踐操作的同時鍛煉了實際動手能力,達到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我們根據地區產業、行業發展方向、區域經濟特點以及企業單位對電子商務專業相關崗位知識、技能等要求,按照“就業導向、服務區域、產學研合作”的建設思想,全面整合我校電子商務相關學科的師資隊伍、教學資源、創新創業指導和實踐實訓項目,打造麗水學院電子商務實訓平臺,鍛煉和強化學生電子商務實踐操作和能力,形成我校電子商務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在產學研方面的有效結合,最終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同時,我們還通過每年主辦校級電子商務大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和浙江省電子商務學科競賽,積極引導每一個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進行網上創業等途徑努力培養學生創業創新精神。近年來,200多人在淘寶、易趣、拍拍等平臺開了網店,有170多人次參加了各種競賽,30多人次在比賽中獲獎。在電子商務本科專業建設過程中,我們將科學制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優選相應的教學項目,提高課程設置的實效性;將教學過程與實踐、實訓充分地融為一體,把專業教育融入行業背景,實現學校專業教育與市場行業運作的銜接,實現學生與行業、社會的“零距離”接觸,真正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并具有良好創業創新精神和職業遷移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二、依托資源優勢,創建專業方向
電子商務是基于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學科,也是一個跨專業、面向技術、管理和經濟等多個層面、注重將工程化的方法和人的主觀分析方法進行結合的一個學科,因此,課程設置、課程內容以及實踐教學需要體現管理思想和商業模式,在解決管理和經濟問題時應用先進信息技術。我們在課程設置中,一方面全面培養學生的基本專業知識,另一方面依托我院資源(農村區域發展本科、旅游管理本科、國際貿易本科成熟辦學經驗與條件)突出特長,將培養的學生細分為三種方向。
三、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策略
在電子商務本科專業建設方面,我們還將從實際需求出發,加大反映信息社會和電子商務最新發展的前沿類課程比例,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師資培訓,加大設備投入,充實實踐教學條件,把實踐教學落實到實處。具體來說,要做到如下幾點:(1)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市場對人才的要求對人才培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特點和地域存在關聯,隨信息化的進程發展而動態變化。我們在充分了解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基礎上,及時調整和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重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以理論教學為基礎,以技能應用為核心。我們培養的是應用型創新人才,因此,在構筑課程體系時應強調應用性、適用性與創造性,形成一個以綜合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體系。最后,要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創造才能。(2)加強師資培訓。認真貫徹落實“人才”戰略,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將進一步加大培養力度,提高教師素質。特別是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通過引進、在職培養等多種途徑,建構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結構合理,專兼職結合的高素質師資隊伍,使師資隊伍建設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3)加大設備投入,充實實踐教學條件。要加大設備投入,充實實踐教學條件,把實踐教學落實到實處,不斷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創建并充分利用創新實驗室,搞好電子商務競賽的培訓工作和教師的培養工作,加大教學科研工作力度,提升教學科研水平。
參考文獻
[1]趙凌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電子商務專業特色建設的探討[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8,24(4):108~110.
作者簡介:李敏(1972.06—),女,漢族,湖北人,博士,麗水學院商學院,教師,教授,研究方向: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