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架空輸電線由高空轉變為地下成為發展趨勢,由此也引發人們對城市電力綜合管廊設計的關注,要注重對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設計和聯動實現,使之成為城市基礎設施保障的前提,較好地實現對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
【關鍵詞】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設計;聯動
隨著城市化、現代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成為關注的焦點,也相應地增大了對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設計和建設,要明晰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設計思路,轉變原有的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設計理念,深入認識電力管廊良好監控系統的聯動性實現意義,不斷推動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完善和優化。
一、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現狀分析
城市電力綜合管廊也即共同溝,是將電力、通訊、燃氣、排水等不同管線集成于一個地下隧道空間之中,并設計和安裝綜合管廊監控系統,實現各管線信息的共享和鏈接,為綜合管廊的實時監控、集中化管理提供支撐。
當前的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有以下方面的問題:(1)自動化水平不高。當前的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還大多是采用人工管理和控制的模式,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和限制,導致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價值難以全面發揮,不利于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管理水平。(2)部門協調明顯欠缺。在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應用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溝通存在明顯欠缺,沒有及時進行信息交流和溝通,在出現應急突發性事件的時候易于出現責任推諉、扯皮等現象。(3)監控力度不足。在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應用過程中,缺乏整體性、協同性的運營管理和監控,尤其體現在應急突發性事件的緊急處置方面存在欠缺。(4)信息共享和系統聯動性不足。在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應用中,存在監控數據接口無法統一、系統間的信息共享和鏈接不足的問題,導致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聯動性較低,難以進行科學合理的決策。
二、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設計與聯動實現路徑分析
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設計要秉持安全可靠性、可擴展性、可維護性的原則,有效獲取、融合和傳輸綜合管廊監控數據,并進行可擴展性的動態調節,基于模塊化和組態化的系統設計理念和方式,較好地保證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信息共享和有機聯動。
(一)各子系統模塊間的通訊接口協議
在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設計中,各子系統要基于不同的通訊接口協議進行設計和使用:(1)火災報警子系統。要基于TCP/IP或MODBUS的網絡火災通信協議,進行電力綜合管廊火災報警監控子系統的設計,實現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與火災報警子系統的鏈接和聯動。(2)閉路監控子系統。要基于TCP/IP方式的通信協議,進行閉路監控子系統的設計,實現綜合管廊監控系統與該子系統的鏈接和聯動。(3)IP電話呼叫及廣播子系統。要基于TCP/IP方式的通信協議,進行IP電話呼叫及廣播子系統的設計,實現綜合管廊監控系統與該子系統的鏈接和聯動。
(二)智能視頻監控子系統設計
該子系統實時、全天候地監視電力綜合管廊現場信息,如報警抓拍、自動錄像、視頻回放等,并將信號傳送到監控系統,通過視頻抽取和查看的方式進行設備的遠程訪問。同時,該子系統接收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發出的指令,完成自動/手動監控的有效切換,較好地保證與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聯動。
(三)電力監控子系統設計
要重點監控地下綜合管廊的高壓側電量、變壓器運行狀態、進線開關狀態。例如:可以對電力綜合管廊的用電數量進行統計和分析,及時獲悉高壓側電量及變壓器的運行狀態;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設備運行時間、故障時間,由此實現對不同開關狀態的有效監控。
(四)IP電話呼叫和廣播子系統設計
當遭遇緊急突發性事件時,可以通過IP電話連線進行求救;還可以在日常巡檢的情況下利用IP電話呼叫的方式,實現子系統與監控系統中心的連通和鏈接。而廣播子系統則可以實現整個區域或分區的廣播,體現出良好的獨立性和鏈接性特點,并能夠在電力綜合管廊出現故障異常狀態時進行廣播引導。
(五)電力綜合管廊火災報警子系統設計
在該子系統之中,重點面向電力艙及各節點功能性區域設計火災自動報警和滅火系統,其中,火災自動報警子系統主要包括有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聲光報警器、消防控制室等;火災自動滅火子系統則包涵有火災探測器、氣體滅火控制裝置、氣體滅火終端模塊、干粉滅火裝置、延時起動器等。同時,還要設計防火門監控子系統,重點面向防火分區軸、管廊出入口位置等區域進行設計,并注重與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的聯動控制。
三、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綜合管廊監控系統要基于自身的特點,進行組態化、模塊化的設計,基于相關的通訊接口協議進行各獨立子系統的設計,如智能視頻監控子系統、電力監控子系統、IP電話呼叫和廣播子系統、火災報警子系統等,實現對電力綜合管廊的全天候、不間斷監控,各子系統模塊實現有效的信息采集、共享和鏈接,形成系統化、模塊化、聯動性的綜合管廊系統,較好地提升城市電力綜合管廊監控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平.城市綜合管廊弱電系統設計分析[J].價值工程,2017(12).
[2]駱春雨,元紹建,楊正榮.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總體設計分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6(10).
作者簡介:喬華云(1985.01—),男,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電力管廊等綜合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