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明 郜惠倫 馬柯杭
摘 要: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于2022年2月在北京市和張家口聯合舉行,這是中國首次舉辦冬季奧運會,是機遇也是挑戰。由于我國冰雪運動普及程度不高,冬奧會大賽經驗相對不足。所以在籌辦期間,要廣泛汲取往屆冬奧會和夏奧會的成功經驗,才能讓此屆冬奧會取得成功。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和專家訪談法,通過分析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概況,提煉出籌辦奧運會的成功經驗,為我國籌辦2022年冬奧會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北京奧運會 成功經驗 2022年冬奧會 啟示
中圖分類號:G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c)-0255-02
早在2008年,中國就成功舉辦了第29屆夏季奧運會,被薩馬蘭奇稱為“歷史上最好的一屆奧運會”。這屆奧運會為我們留下了大量非物質遺產,其中就包括奧運會的籌備運營等工作經驗。本文從微觀層面著手,分析北京奧運會在開幕式、場館建設與運營、志愿者組織管理、醫療安保等方面的成功經驗,然后在宏觀層面上總結出它們對籌辦2022年冬奧會的啟示,具有較大的研究意義。
1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概況
2008年奧運會是奧林匹克大家庭數百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聚會,共有204個國家及地區的11438名運動員參賽,共設置28個大項302個小項的賽事;北京奧運會成功地見證了許多偉大的時刻,各國運動員共打破38項世界紀錄,創造85項奧運會紀錄;奧運會開幕式向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并打破了全球多項收視紀錄;北京奧運會在醫療安保、志愿服務等工作也面面俱到,共有7萬多名奧運志愿者、10萬多名軍官士兵、16萬名醫護人員以及上百萬社會志愿者為奧運保駕護航;奧運場館建設和后期運營也堪稱典范,鳥巢、水立方和奧運村等設施,體現了“綠色、科技、人文”的奧運理念,在見證奧運輝煌的同時也留下了豐厚的遺產[1]。
2 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的經驗
2.1 開幕式和閉幕式的成功經驗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和閉幕式是奧運歷史上最成功的典禮儀式,是由北京奧組委發掘舉國資源,歷時數年的精心籌備而呈現給世界的禮物,各國人民在享受這場視覺盛宴的同時,也對中國有了深刻的認識。其成功經驗有:(1)有高效的制度做保障,才能聚集優質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2)組建卓越的制作團隊,才能集思廣益,突破創新;(3)將燦爛的中華文化與奧林匹克文化融合,既展示國家風采,又緊扣主題;(4)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既突出藝術效果,又展現國家科技實力。
2.2 場館建設及運營的經驗
北京奧運會的場館建設秉承“綠色、科技、人文”的理念,內部功能齊全,外部造型獨特,在建材、供能等方面也更環保。這些奧運場館一部分是在現有場館的基礎上升級改造的,另一部分是根據總體布局重新規劃的。北京市委與奧組委在場館規劃建設中,靈活地運用PPP模式引入社會資本,由中標的項目法人合作方出資,并負責部分場館的設計、投資、建設和運行,既減少了政府的財政壓力,又解決了比賽結束后場館閑置的問題。
2.3 志愿者組織管理的經驗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離不開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也離不開奧組委的精心培養和嚴格管理。奧運志愿者的組織管理經驗主要有:(1)招募選拔。賽會志愿者隊伍以綜合素養較強的大學生為主體,層層選拔;(2)培訓。對志愿者進行嚴格的培訓,使之掌握禮儀接待、語言翻譯、消防應急、溝通聯絡等技能;(3)激勵保留。通過表彰和獎勵保持志愿者的熱情,開設志愿者維權熱線和心理熱線,維護志愿者的合法權益;(4)崗位對接。根據崗位需求和志愿者的實際情況,為他們安排適宜的崗位、分配相應的任務,確保崗位清晰、職責明確;(5)現場調度。建立嚴密的“工作指揮體系和領域運行管理體系”,確立人崗對接機制,由奧組委負責賽會志愿者的指揮調配,逐級落實調配任務[2]。
2.4 醫療安保等工作的經驗
為了實現平安奧運的目標,我國在2004年就成立了“北京奧運會安保協調小組”,以統籌奧運安保工作;在奧運期間廣泛開展“平安奧運行動”,提高全體公民的安全防范意識;調配公安、交警、海關、外交等部門,建立起覆蓋各個層面的立體防控體系;并出動十幾萬名解放軍戰士對奧運場館、交通樞紐、酒店設施等進行嚴密保護。
北京奧運會的醫療保障工作的成功,主要有以下措施:(1)建立衛生應急指揮系統,成立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部。(2)根據對北京奧運會公共衛生風險評估的結果,建立公共衛生應急預案體系。(3)在奧運村、訓練場館等重要場所配置充足的醫療設備和醫務人員,全面強化醫療衛生保障能力。(4)開展奧運醫療衛生國際合作,提高國際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3 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經驗對2022年冬奧會的啟示
3.1 堅持黨的領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無論是統籌策劃,還是組織管理,北京奧運會最大的特點就是堅定不移地遵循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引,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因而能施展舉國體制的威力,“匯四海之力,集八方之智”,排除萬難,創造奧運輝煌。
3.2 堅持以人為本,依靠群眾,讓人民共享
2008年北京奧運會獲得全國 96%以上民眾的支持,人民群眾在奧運會志愿服務、后勤保障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讓2022年冬奧會再創輝煌,就要更好地堅持“以人為本”,把舉辦冬奧會與“為民生做貢獻、讓老百姓共享冬奧成果”緊密結合起來,努力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和參與[3]。
3.3 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在籌辦冬奧會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各種難題,我們要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往屆承辦國的經驗,增強處理問題的能力;冬奧會是世界級的體育盛會,必須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和配合,所以在舉辦冬奧會的過程中,既要為奧林匹克植入中華文明的基因,又要遵守國際規則、按國際慣例辦事。
3.4 繼續遵循“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
“綠色、科技、人文”是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也是我國籌辦奧運會的行動指南。其精髓是“人類應該在現代科技的推動下,在潔凈健康的環境中,實現身心的和諧發展”。在籌辦冬奧會的時候,我們應繼續遵循這三大理念,讓人類文明創造新的奧運奇跡,也讓體育運動促進人類文明的繁榮。
3.5 貫徹落實“平安奧運”的基本要求
貫徹落實“平安奧運”不僅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基本要求,也是全球人民的心愿。在籌辦冬奧會的時候,我們要提前策劃應急預案、完善保障體系、健全各項設施,并全面做好奧運期間的醫療保障、賽事安保和社會治安等方面的工作。
4 結語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給我們提供寶貴的經驗,也對籌辦2022年冬奧會有很多啟示:第一,我們要遵循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引,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充分調配各種資源;第二,要緊緊依靠群眾,把舉辦冬奧會與“為民生做貢獻、讓老百姓共享冬奧成果”相結合;第三,要正確認識我國冰雪運動的發展現狀,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借鑒與創新;第四,繼續發揚“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將冬奧會與中華文化相結合;第五,永遠把“平安奧運”作為最基本的要求,切實做好醫療安保等工作。
參考文獻
[1] 羅時銘. 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的歷史經驗初探[J]. 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24(1):1-5.
[2] 邵玉輝. 2008年北京奧運會無形遺產保護和開發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3] 蔣效愚.北京奧運會的四個經驗[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11-2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