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平
[摘 要] 對職業高中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說,機械設計基礎這門課程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尋求教學方式的改變,為學生提供更加自主而科學的教學模式,以此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機械專業,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
[關 鍵 詞] 職業高中;機械專業;機械設計;基礎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86-01
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對職業高中機械專業的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學好機械設計基礎知識,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也會端正學習態度,在進一步學習中嘗試結合基礎知識進行探究,提升學習效率。接下來,筆者將從三個方面簡單介紹如何在職業高中機械專業教學中高效開展機械設計基礎教學。
一、利用媒體教學設備,改進機械設計基礎教學
機械設計基礎不僅僅是機械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的一門課程,很多非機械專業也開設了這門課程,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對機械設計基礎這門學科產生興趣,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生動形象的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如幻燈片或者Flash動畫,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下也更樂意聽從教師的指揮,仔細學習和研究機械知識。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齒輪機構的時候,若直齒圓柱齒輪漸開線的形成僅僅通過課件以及書本圖示來講解,學生不太容易理解球面漸開線是怎樣的一個概念,而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就能夠在模型的具體演示中更全面地觀察球面漸開線模型。對于部分重點、難點知識,教師還可以統一制作復習幻燈片,利用幻燈片直觀生動的特點,將各類重難點進行比較和類比,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不同零件,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二、善于啟發學生思維,改進機械設計基礎教學
對于職業高中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說,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識,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都有著比較強的主觀意愿,如果教師依舊采取傳統的單向知識灌輸的授課模式, 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不滿足于在課堂上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學習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時候,啟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釋放天性,在學習機械設計基礎知識的時候投入更多的精力以及情感,愿意在與教師的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識的消化和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案能夠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探究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探究機械設計基礎知識,逐漸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
比如,機械設計基礎教材當中的“序論”部分作為該課程的第一節教學內容,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能否將該緒論部分進行細致而淺顯的講解,直接影響學生未來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所能接觸到的實物進行講解,比如,教師可以從洗衣機等家用電器入手,為學生細致分析洗衣機的組成:洗衣機一般由電動機、帶傳動、輪系、脫水桶等部件組成,由此,教師就可以引入一般機械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有驅動系統、傳動系統、執行部分、引出機構等,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很好地緩解情緒,認識到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對人們生活實際有著深刻的影響,繼而啟發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這門課程,提升學習效率。
三、設計動手實踐活動,改進機械設計基礎教學
職業高中機械專業的學生不僅僅要認真學習各種專業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動手能力,能夠在面對真正的機械設備的時候,巧妙結合所學理論知識,完成相應的操作。而機械設計基礎課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實際的機械設計實驗內容,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機械設計實驗,才能夠很好地鍛煉自己的設計能力和動手能力,不局限于自動車床、牛頭刨床和多工位鉆床這些機械專業常做的機械設計,而是有更為豐富的貼合不同專業具體的設計,讓學生不斷在實驗過程中開發自身思維,在實踐中消化理論知識,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比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機械方案創意設計實驗,讓參與活動的學生開動腦筋,依據自己所學的各種機械設計基礎知識以及課堂教學中的各種機構來設計機械運動方案,而且,教師還應賦予學生更為自主的活動空間,要求學生在完成機械運動方案以后進一步繪制相應的機械運動簡圖,并且為了確保運動簡圖的正確性和合理性,學生還需要依照運動簡圖精準地將簡單結構組合起來。學生在該活動中不僅要開動腦筋,而且還需要動手親自將各種簡單機構搭建為具有預想功能的機械模型,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很好地檢驗學生的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學習成果,而且還能夠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真正愛上機械專業。
總而言之,對職業高中機械專業的學生來說,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教師應改變教學方法,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學習機械專業課程時熟練掌握各種機械設計基礎知識,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以及工作中保持比較高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