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
[摘 要] 阜新文化遺產是阜新人民千百年來活動的痕跡,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給當代阜新市民展現出豐富的歷史信息。但是在歷史的變遷中,文化遺產在被重建和改造后,原有的很多歷史信息遭到破壞,成為當代人無法解讀的歷史密碼,殊為遺憾。隨著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的發展,以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和虛擬現實技術為核心的綜合數字信息技術,能夠在數字化建模、虛擬修復、輔助管理、數字展示等方面發揮其關鍵作用,拓展文化遺產在虛擬空間中的時空延展性。對阜新市文化遺產的數字化與創新設計進行研究,以更好地促進阜新市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播。
[關 鍵 詞] 阜新文化遺產;數字化;創新設計
[中圖分類號] J02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07-01
數字化可以使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展現,可以描繪出理想的民族文化,且利用數字技術可以再現和復原已失傳的文化遺產。此外,數字化方式也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數字多媒體技術具有及時性和互動性等特點,利用網絡可以及時有效地傳播阜新特有的文化。
一、阜新市文化遺產的數字化與創新設計現狀
長期以來,受到傳播途徑及時間、地理因素的諸多影響,阜新文化遺產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當然就更談不上創新了。數字技術以其實時性、可視性和動態交互性等特質,為跨區域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方式,也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提供了新的途徑。但是阜新市文化遺產保護部門并沒有將它納入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播的視野,致使多媒體、計算機、大眾傳媒及網絡信息等多種現代技術優勢不能得到有效發揮。另外,在藝術形態和市場潛力等方面的探索也逡巡不前,沒有認識到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對于推動城市綜合創新力的重要意義和帶動價值。所以,探索數字動畫發展的新維度和新形態,以一種更具宏觀引導性的、動態(互動)的、即時的和可預視化的傳播方式推動阜新市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工作,成為保護阜新文化遺產的一個亟待研究的課題。
二、阜新市文化遺產的數字化與創新設計策略
(一)構建數字體驗館
構建數字體驗館可以有效傳播阜新特有的文化,跟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共享,提升阜新市的文化影響力。如阜新市的瑞應寺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是佛教文化的精髓,在東北地區內具有極高的宗教文化價值,具備旅游開發條件。其始建于清康熙八年,寺內大雄寶殿、祈愿殿、活佛宮林立,廟宇內外相映、四面對稱,民間素有“東藏”之稱。另外在蒙醫藥學方面,該寺培養了眾多的杰出蒙醫藥人才,著名的蒙古神醫古那巴達拉、邢布利德便出自該寺。歷史小說《苦喜傳》《全家福》的作者恩可特古斯,就是該寺的高僧。諸如此類的文化信息,我們都可以通過360度環視掃描,虛擬結合場景,三維空間虛擬為特征的數字化平臺進行全景式藝術展現,人們只要登錄相關網站就可以逛數字藝術館,感受阜新市優秀的民族文化。
(二)構建游戲平臺
以文化遺產為主題的數字游戲,讓人們更有發現的快樂。阜新幾千年的歷史,每個文明階段、人物事件、文化內容、民族故事,都會讓游戲策劃的主題異彩紛呈。無論是在線多人游戲,還是單機單關游戲,只要具有良好的游戲機制和游戲性,傳播的文化遺產信息內容就能實現良好的學習性。對游戲產業來講,以文化遺產內容為主題策劃游戲,不但會帶來游戲的品質提升,形成新的消費點和盈利點,實現游戲產業發展的新路標,更重要的是游戲的形式會使文化遺產知識和信息得到更深入的傳播。青少年作為阜新市游戲產業的主要消費人群,同時也是文化遺產知識傳播的主要對象,人數眾多,知識吸收力強,隨著游戲的深入,需要掌握更全面的文化遺產背景知識以及對人物事件進行深入研究,才能把握游戲進程,這就會在無形中促成青少年對文化遺產知識的了解和研究興趣。
(三)加強數字化人才建設
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不僅需要諸如網絡信息技術、計算機圖形學、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傳感器等計算機領域的最新技術,也需要考古學、傳播學、數學、機構運動學等各種專業學科的綜合應用,所以在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和創新設計研究方面,要綜合各種人才的智慧,才能保障數字化構建的科學性。
以往數字化保護人才一般集中于技術方面,未來則需要熟悉文化遺產知識,具有創意思維的復合人才,將科學與藝術融會貫通。同時,也需要擁有企業家精神以及尊重文化的管理人才,摒棄功利的短視做法,具備多學科交叉的理論涵養。
文化遺產的繼承和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文化遺產數字化可使阜新的傳統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進而催生文化經濟。經過文化遺產與資源的數字化開發,使民間文學、舞蹈、美術等文化形態,在現代數字化信息技術的帶動下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使民族文化弘揚和經濟效益合二為一。
參考文獻:
趙智慧.文化遺產數字化研究演進路徑與熱點前沿的可視化分析[J].圖書館論壇,2013,33(2):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