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昕 郭曉風
[摘 要] 創客式課程改革可有效促進高職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設計“面向主體”的課程內容,采用“SCS”教學法開展課程實施,注重過程性考核體現創新思維評價。將形象思維、發散思維、設計思維、邏輯思維訓練融合到創客活動中去,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 鍵 詞] 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創客式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28-01
黨的十九大教育方針提出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創新人才的核心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通過創新實踐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一、高職教育中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目前眾多高校開始重視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但大學生,特別是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不足依然比較突出,經研究,筆者認為主要由于以下幾點因素。
(1)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創新欲望不足,抑制了創新思維的培養;(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結果”、輕“過程”的考核評價方式無法體現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3)國內高校對創新思維的培養主要以創客空間、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等為主,這種重“課外”、輕“課內”的培養模式、制約了創新思維的提升。
二、探討創客式課程改革促進高職學生創新思維發展
對高職專業課程實施創客式課程改革,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發散思維、設計思維、邏輯思維,最終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潛能,幫助學生克服思維定式,達到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一)創客式課程改革模式
創客式課程是指把創客教育模式與課程教學改革關聯起來,通過課程改革活動實踐創客教育,用“創客空間”取代“教室、實訓室”,用“創客項目制作”取代“授課內容”,用“創客活動”取代“普通授課”,“教師”成為學習環境的創建者、學習資源的提供者以及學生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和促進者,“學生”不再是單純的學習者,而是通過形象思維訓練成為學習者,通過設計思維訓練成為設計者,通過發散思維訓練成為創意者,通過邏輯思維訓練成為行動者,最終通過創新思維的發展成為創新者、創客,成為具有創新思維和能力的人才。
對于高職學生,培養的重點是創新意識以及對專業課程的興趣和熱情,我們通過創客活動與思維訓練,讓學生獲得知識與信心,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
(二)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為核心,研究創客式課改課程的設計范式:設計“面向主題”的課程內容,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
根據職業技能要求,進行課程主題的設計,從人的情感出發,設計面向主題的教學內容與任務。課程任務依SCS教學進行細化,通過任務體現主題。最后設計一個綜合項目,此綜合項目學生可以選擇任意與主題相關項目,拓展相關的課外知識與內容。通過面向主題的教學手段,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
(三)“SCS”教學方法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
“SCS教學法”(即“分散(Separation)—集中(Centralization)—再分散(Again separation)”):根據主題引入情懷故事,模仿簡單任務,講解知識要點,模仿擴展任務,引導創新激發,完成協同任務,分享成功作品7步實現。
通過情懷故事引入,讓學生了解創客活動的目標,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簡單任務模仿,讓學生進行模仿式學習,給學生具體的形象來幫助其展開形象思維;通過知識要點講解使學生具備創客活動的技術基礎;通過擴展任務模仿對任務進行改進或創新,得到發散思維的訓練;在創新激發引導中,小組討論研究,教師引導,確定擴展任務的設計方案,學生的設計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協同完成任務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訓練了邏輯思維;創客分享、展示、交流項目作品,激發了創新意識,發展了創新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
“SCS”教學法將授課內容轉化為“創客項目制作”,“授課形式”轉化為“創客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進而訓練其形象思維、發散思維、設計思維、邏輯思維,從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注重過程性考核的評價方式,培養創新思維
評價考核方式側重于對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水平和職業素養的評價,考核學生參與創客活動的過程,過程性考核70%+終結性考核30%。
過程性考核考核學生在創客活動中的任務參與度、擴展任務的創新性,技術難度及完成情況,體現了創新思維和職業素養的評價。
終結性考核考核學生結合課程學習完成的綜合創意項目。
創客式課程改革,通過設計面向主題的教學內容,圍繞職業技能需求,引起高職學生的興趣;課程任務由淺入深,既符合學生的認知、探究知識與實踐的規律,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SCS”教學法,將思維的訓練融入教學過程中,通過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發散思維、設計思維、邏輯思維,發展學生創新思維。注重過程性考核的評價方式,體現創新思維教育的結果。
參考文獻:
[1]仇瑛,梁定旭.高職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12):63-65.
[2]陳波.批判性思維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J].中國大學教學,2017(3):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