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蘭
[摘 要] 醫專人才教育中,新生往往會因學習環境等因素出現不適現象,這嚴重影響其學習和生活質量。針對醫專新生適應問題的主要表現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心理健康干預對策,希望能為醫專新生的學習和生活管理提供幫助。
[關 鍵 詞] 醫專新生;心理健康;干預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039-01
一、醫專新生適應問題的主要表現
(一)對醫學學習不適應
在醫專新生剛進入學校進行學習的時候即會感到學習環境的明顯變化。較之高中高強度的學習而言,這一學習過程壓力小,存在態度和行為散漫的情況,進而導致其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低下。醫專新生入學之后,由于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導致學習目標不明確,進而在實際學習中沒有主動性。另外,醫專新生還可能存在對學生方法及專業認識不足的情況,導致學習效率不高,進而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這些問題可能會隨著大學生活的展開,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部分醫專新生開始逐漸自主的適應,但是仍然還會有一部分新生因為各種原因很長一段時間處于不適應的困境中。
(二)對人際關系不適應
醫專新生進入新環境后,需重新維護人際關系,醫學專業也是人際交流頻繁的專業,在后期工作中也需和患者有效溝通。因此人際交流能力是醫專新生學習的重要內容。醫專新生由于年齡特點,情緒起伏大,自身情緒控制能力弱。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可能存在落差,這對新生心理會帶來影響。一旦對人際關系產生不適,又沒有足夠適應能力來調整,就會對大學生活甚至工作產生嚴重影響。
(三)對醫學管理模式不適應
醫專院校在學生日常管理上,無論管理方式還是管理方法都和高中有很大區別。這需要醫專新生做好心理準備。就醫專院校管理模式而言,首先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提高了,其次對學生學習內容及深度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醫專新生會產生一定壓力。另外,在醫專院校日常管理中,主要以輔導員為核心進行管理,而醫專新生在高中更多受班主任管理。而這兩種管理模式相比,醫專院校的管理對學生來說,更多需要學生自我管理及自我約束,醫專新生面對這樣的管理模式,一時難以適應,進而會對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
二、醫專新生心理健康干預對策
(一)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面對醫專新生初入新環境不適應的問題,學校需采取相應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來處理。在對醫專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可拓展教育途徑,不僅局限在教師輔導范圍內,亦可和學生結合,從而形成相應的師生共同教育模式。首先教師可針對學生的適應問題開設講座解決學生的問題。但學生對和教師交流溝通存在抵觸。因此還可組織優秀的學生開展心理咨詢活動來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可有效促進心理知識普及、心理矛盾化解以及心理危機干預等活動,可有效緩解相應學生的心理困擾和心理問題。通過學生互助的方式,還可減輕教師壓力,緩解教師資源配置的矛盾。同時這種方式也易被學生群體接受,更好地發揮心理咨詢作用。在高校進行師生共同教育的途徑中,高校要嚴格選擇學生代表。一方面這些學生須對心理健康輔導感興趣,具有良好的責任感及服務意識,同時還需具有較高的心理健康輔導水平。高校還要采取心理健康專業培訓,來培養和鍛煉他們的敏銳識別能力和專業素質,從而更好地進行心理健康輔導。
(二)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進行創新
醫學院校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可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專業學科課程銜接,實現課內外結合,還需注重對學生調適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聯系。根據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學生自身心理發展特點開設相應的教育活動或課程。對學生進行提前宣傳和輔導,起到及時預防、及時控制、及時處理的作用,從而杜絕學生心理危機的出現。對于醫專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針對其適應性及學習方法等方面進行教育。因此在實際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站在學生角度,從而提升課堂教學對該問題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還要進行長期跟蹤,從而實現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三)營造健康良好的校園文化
醫專新生進入高校后,學校即是主要活動場所。醫專新生學習壓力、生活困境及人際焦慮等都和校園環境密切相關,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對其生活狀態有很大影響。因此,需要醫學院校基于校園文化及校園環境處理新生的適應問題。高校可采取豐富多彩的迎新活動幫助學生做好初入校園的準備。在迎新活動中,不僅包括迎接,還要做好相應的后勤保障及入學手續的辦理等,讓學生充分體會到高校人性化。高校在入學后新學生管理中,可開展相應文體活動,鼓勵學生依據興趣和愛好加入,從而營造良好學習和生活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醫專新生在初入高校時,往往因環境變化等因素出現不適應問題,這對其學習和生活都會帶來負面影響,為了促進其更好地融入大學環境中,醫學高校就應采取相應措施,加強對醫專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也是醫專院校學生管理中的重點。
參考文獻:
[1]羅建國,危力秀.醫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存在的原因及解決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旬刊,2013(5):120-121.
[2]于琪,侯雪艷.沈陽醫學院高職新生適應問題與心理健康干預對策[J].中國校醫,2009,23(4):39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