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榮華
[摘 要] 高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調整,高職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高職教育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也成了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高質量、低成本的后勤服務體系是高職院校改革與發展的重要保障。主要探討在新的教育環境下,高職院校后勤管理部門管理存在的問題、改革應該遵循原則以及改革創新的舉措。
[關 鍵 詞] 高職;后勤管理;改革;創新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240-02
近年來,我國高職教育得到了快速發展,要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學校就要有完善的后勤保障服務作為基礎,這也就決定了高職院校后勤部門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革與創新機制,拓寬服務市場,最大程度降低運營成本來增強自身的實力,提升競爭力。后勤部門是院校的服務部門,高職院校在不斷進步,不斷發展,后勤部門也要隨之面臨新形勢,改正自身的缺點,不斷完善優化自己。跟上高職院校的發展進度,發揮自身的作用。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現狀不盡人意之處頗多,已成為制約學校改革與發展的瓶頸因素,因此深化后勤管理機制改革與創新已迫在眉捷、刻不容緩。
一、現階段后勤管理部門的現狀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水平不斷攀升,辦學水平也隨之提高。由于經濟的發展,各高職院校內部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由于黨和國家政策的調整,高職院校內部的生源也非常充足,總體形勢喜人。高職院校后勤保障部門也搶抓機遇,引進資金,加強硬件設施建設,改善服務設施,增加服務項目,給廣大師生帶來了良好的服務體驗。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由于國家的擴招政策,高職院校的生源短期內大幅度提升,校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大多是在短期內密集進行,而學校短期內又沒有充足的財力,大多數的基礎設施都是負債建設的,從而導致學校背負過于沉重的資金壓力。除此之外,物價也在一直上漲,原本就資金短缺的高職院校更是雪上加霜,困境重重。上述的種種原因都給院校后勤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制約著常規工作的正常開展。所以,高職院校后勤部門的改革不可避免,通過改革可以有效緩解資金短缺等諸方面帶來的壓力。
高職院校的后勤部門是學校管理的關鍵內容之一,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發展趨勢是企業化與社會化。后勤管理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其他科研或學習部門的工作,可以說后勤部門是學校的基礎與保障。通過實地調查發現了關于后勤管理的眾多問題,如師生對后勤的認可度不高、管理不完善、員工年齡偏大、素質過低等,這些都是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常見問題。與普通高校比較,高職院校有許多自身的特色,在管理學生的方式、招收生源的質量、教學要求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等多個方面都與其他類院校有區別。雖然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明確提出了把高校后勤部門社會化的目標,但是迄今為止這個目標也還沒有徹底實現。我國的各個高校在完成后勤改革的前一階段之后,相關人員需要再次分析研究當前的市場情況,再次分析出后勤管理存在的問題。因為事物永遠是變化發展的,和可能在改革過程中出現新的問題。不斷分析研究現階段后勤管理的方向與措施,推動后勤部社會化的進度。
二、高職院校后勤管理部門進行改革需要遵守的原則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前提
在進行高職院校后勤管理改革過程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前提。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要統籌全局,整體發展,既要看清楚改革的重點,也要全面推進,保持發展的平衡狀態,切勿“一刀切”。其次要放眼未來,做可持續性發展,后勤部門的建設與積累過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切勿只著眼于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放棄積累與未來發展。最后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改革的目的是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改正自身的缺點,所以要了解師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貫徹落實到每個具體措施中,以獲得廣大師生的滿意與認可,實現后期部改革的目的,以點帶面地促進高職院校教育發展。
(二)尊重規律,堅持原則
后勤部改革成效是否成功的標準為是否使學校發展更趨于穩定,加快發展,是否緩解或解決了學校所面臨的困境。成功的改革能夠調動后勤部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從而由后勤部的工作帶動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其次要僅僅把握高職院校后勤改革的教育特點。無論怎樣改革與變化,都是為學校師生進行服務的,要堅持管理育人與服務育人的發展方向,利用改革的手段盡可能提高服務水平,為高職院校的教育工作提供堅實的后方保障。最后要具體化改革,具體到每一個措施針對到相應的問題,或者把責任落實到個人頭上,規范自身,調動起每一個人的改革積極性,減少運營成本。
(三)穩中求勝
高職教育后勤改革是區別于其他類型的改革,改革的成敗直接影響到廣大師生的正常工作和學習,影響著是否能培育出優質的人才,所以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否則全局崩盤。因此穩中求勝是最保險的方法,需要遵循以下幾點:首先從實際出發,這是毋庸置疑的,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再加上地域和辦學實力的差距,導致每個學校的情況都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進行改革時要進行調查與分析,例如對本校師生的調查,對學校周邊市場和社會環境的調查,在調研結果上進行改革是相對穩妥的。其次,時效性與實效性要平衡統一,高職院校的發展會經歷很多個時期,所以后勤部門的改革的重點也要隨之變化,要拎得清輕重,把主要精力放在主要問題上。
三、建立合理完善機制,提高實力
(一)加強學校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加強后勤管理
高職院校雖不像企業分工繁雜明確,但是也會大概分為幾個重要部門,例如人事管理、后勤管理以及科研管理等。這些部門都是以教學、研究為主旨在提高學校的專業能力并培養人才。后勤部門的主要任務是最大限度發揮出財力以及各類學校設施的作用,為其他科研部門提供良好的服務。后勤并不是簡單地及時供暖供電、提供熱水、打掃衛生的工作,而是整個院校的物質提供者。雖然主要是服務部門,工作內容主要也是服務,與學校科研教學的內容不怎么搭邊,但是實際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存在,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進行科研與學習和在一個惡劣的環境中進行科研,兩者的結果與感受是不同的。后勤部門一旦管理不善,會直接對其他部門造成影響,起不到本該有的輔助作用。所以,要了解并掌握后勤管理部門在學校中的重要作用,加強后勤管理改革是高職院校發展到新高度的重要一步。
(二)績效考核機制也是比較有效的措施
后勤部門與學校并不是上下級關系,而是契約關系,所以兩者必然都會在意成本問題,都想用最少的成本區履行合約上的內容和義務。學校也就是甲方從中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后勤部門即乙方會從中得到利潤和學校廣闊的市場。這不僅是學校與后勤管理部門的利益交叉點,還是通過學校與后勤管理部門從不同的方面做不同的努力一起完成的,衡量目標完成與實現的程度就可以通過績效考核的手段,將其引入到成本管理中,以質量好、優質服務為原則利用績效考核的激勵機制不斷增加夠勤管理部門的積極性和熱情。同樣,通過績效考核的懲罰與獎勵措施不斷規范化管理體制,逐步穩定提高服務質量。
(三)在設立績效考核標準時,要綜合財務績效指標與管理績效指標
依照管理工作和經營工作的成本管理方面的區別,績效考核的指標也要有所區別,并且也要互相監督相互配合,從而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的成本管理制度。以后勤部水電服務項目為例,要綜合考慮到水電成本的計量和成本費用率等績效標準進行評價,也應該了解掌握學校各個方面,如師生對水電服務的滿意程度等因素,進行綜合考評。通過這些來鼓勵后勤管理服務實體要進一步加強成本管理,既可以提高服務水平,也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潤。
(四)促進高職院校后勤改革的有效措施是健全后勤管理結構
后勤管理結構可大概氛圍四個方面,即導向、激勵、制約與監督。導向機制,顧名思義就是指導正確的方向,改革要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要符合市場規律和經濟發展的規律,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激勵機制,要盡可能調動每一位員工的積極性,熱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制約機制,任何部門都需要有一個約束力量來制約。制約機制與監督機制有一定相同點,過于放松快樂的工作氛圍可能也會讓員工懈怠,所以就需要一個機構或者組織來不斷督促。合理的監督與督促能夠規范后勤管理部門的改革過程,使其達到更好的改革結果。關于監督機構,可以是校領導、紀檢部門甚至是學校師生。每個部門的職能和義務各不相同,所以還要聘請相關的人組成監督會隨時全面進行監督并及時反饋。激勵機制的完善優化是高職院校后勤管理改革中關鍵的一步,完善這一機制,可以一直促進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帶來的結果是長期而穩定的。有限的經費要做到物盡其用,發揮其最大價值。
四、總結
高職教育的發展也勢必會影響到院校中的各個部門,例如后勤管理部門的發展。高質量、低成本的后勤保障服務是后勤部要達到的目標。所以進行創新與改革是必經之路,不斷拓寬服務市場,盡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服務質量。本文主要論述了在新的教育形勢下,高職院校后勤管理部門該如何不斷優化自身,面對挑戰。希望可以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深化改革、推動發展是高校后勤部管理的唯一出路,雖然在改革中會遇到眾多問題,但這也是無法避免的,所有的改革過程都充滿障礙。所以在改革中應該一直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經濟發展和市場發展的規律,穩中求進,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做扎實,整個部門和員工上下一心,共同促進后勤管理的服務質量,從而帶動起整個高職院校的發展。后勤部門的工作雖然不會給教育工作帶來直接效益,但是卻能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側面促進教育工作的進步,因此后勤部門要不斷突破創新與完善。
參考文獻:
[1]張慶.對高職院校后勤管理激勵機制建設的幾點建議[J].河南科技,2014(1):11-15.
[2]花樹洋,任重威,奚茂龍.論輔導員的工作考核與激勵機制[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