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劉耀庭 谷璇 宋怡
[摘 要] 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高職校園文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要充分利用行業、企業資源,凸顯行業特色,打造“工匠文化”工程,通過促進產教深度融合、注重校園文化景觀、推進內涵建設等手段有力推進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
[關 鍵 詞] 新時代;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246-01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隨著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社會對高素質技能人才提出了新要求,高職人才的文化素養也顯得愈發重要。因此,高職院校在不斷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化產學研結合的同時,應該強化學校的文化育人功能,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
一、高職校園文化內涵
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在其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經過長期積淀形成的以學校管理者和廣大師生為主體不斷創造并共享的校園精神和物質文化的總稱。它包括師生員工的價值取向、精神境界、思維方式、行為準則;也包括學校的傳統習慣、校園風貌和文化氛圍的活動形式及一定的物質形態。
二、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之問題
目前,高職校園文化存在以下問題:校園建設更加重視基礎設施建設,輕精神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活動多流于形式,影響力不夠;校園文化建設職業特色不突顯;校園文化建設缺乏文化底蘊;校園文化建設的人員結構不健全等。
三、高職校園文化建設意見與建議
(一)增強校園文化設計,促進內涵提升
1.加強人文環境建設,增強企業、行業文化元素
校園文化建設注重軟文化建設,行業辦學院校更要引入行業元素,突出行業特色。首先,從校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文化氛圍。如學校樓宇、道路、景觀園藝等都應該注入職業元素、行業文化元素,體現職業院校、行業類校園文化特色。其次,通過邀請優秀校友、行業工匠等以講座、沙龍等方式與在校學生溝通,提高在校學生對行業文化、工匠文化的認識,引導學生注重行業文化特色和知識。最后,通過建設校史館、行業展覽館,弘揚學校的優良傳統,展示行業的特色。
2.豐富校園宣傳標識標語,增強內涵提升
校園文化宣傳注重體現職業院校、行業院校的特征,緊貼行業和專業發展,激發學生對于行業、專業的了解,增進學生對于學校定位的理解,提升在校學生對于學校校園文化活動的認同;校內各種辦公用品規范、師生文體藝術活動、學校口號、校訓、校徽、校歌、校旗等方面要體現高職院校的行業特色;同時借助網絡新媒體平臺,進行辦學理念、辦學模式、學校大事記、學校先進人物、學校的校園活動等進行宣傳,形成品牌學校的形象;重視校園新媒體建設,建設智慧校園,以學校的官方網站、官方微信為載體,通過視頻、圖片、相關資料等,突出學院的校園文化。
(二)“工匠文化”提升工程,促進產教深度融合
1.打造“工匠文化”品牌校園,推進工匠文化育人
高職院校可充分利用我國優秀“工匠文化”資源,引入優秀企業、行業文化元素,大力倡導愛崗敬業、質量至上、精益求精的主流價值觀,要結合學校自身專業和專業群的特色,打造獨具特色的校園“工匠文化”。通過傳播“大國工匠”的先進事跡以及“工匠文化”解讀資料,讓“工匠文化”走進師生的心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工匠文化”的熏陶。
2.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教學中融入“工匠文化”元素
深化人才培養制度建設,深入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對接企業人才需求,將“工匠文化”的傳承和工匠精神的培育納入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把企業精神、職業文化、崗位技能、素質要求等融入課程建設中。一方面,發揮課程育人的功能。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應主動對接企業文化,吸納企業人員共同參與建設,例如舉辦以“工匠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講座或開設相關選修課程,解讀“大國工匠”故事。另一方面,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課、專業實訓課、頂崗實習等課程都是建設“工匠文化”的有效渠道,都承載著教育的功能。此外,實現“工匠文化”建設專業課程,把職業場景搬到校園內,打造職場化的實習實訓環境,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提升自己的技藝和能力。
3.以技能競賽助推“工匠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也必須搭建技能大賽這樣的平臺,定期舉辦師生共同參與的各種門類的校園技能競賽節,引領師生崇尚榮譽、追求卓越。學校建立并完善相關獎勵制度,對技能競賽中涌現出來的優秀選手、指導老師加大獎勵力度,通過重獎激勵師生鉆研技能,讓技術技能的價值得到充分彰顯,從而營造尊崇勞動、敬業精業的良好氛圍。
(三)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簡單地概括即為以人為本,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人的價值。通過教育讓人一時到生命、頭腦和靈魂的重要性,在學校教育中應該為生命教育、智力教育、道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在高職院校中人文精神的培養也至關重要。高職院校要通過開展生命教育,讓學生尊重生命。其次,通過技術、技能的項目教學,讓學生以掌握技能為榮,并享受技能帶給人的快樂。最后,通過建設高雅的校園文化,引導學生提升精神境界,提高審美教育,使他們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崇高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張音宇.現代職業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創新發展[J].職教論壇,2017(17).
[2]汪長禮,李奇亮.從人文精神與職業文化相結合的角度談高職校園文化建設[J].教育管理,2011(9).
[3]賀繼明,蔣家勝.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