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琳琳
[摘 要]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已經成為為勞動力市場輸送高素質職業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通道,中等職業學校的建設密切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然而由于我國中等職業院校發展的不平衡與不充分,中等職業學校在發展過程中的很多問題依然突出,其中較為明顯的就是中職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問題。立足于審視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發展狀況,認真分析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出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對策,希望能夠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的發展走向更高層次。
[關 鍵 詞] 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組織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2-0265-01
中等職業學校是我國培養基礎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組織中,如何利用創新性發展理念,大力倡導班級文化建設,使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成為班級學生學習、生活、活動及精神共同體,創新班級組織文化,建立共同的班級愿景,提升班級凝聚力,從而進一步開發和整合班級集體建設的資源和力量,是我們共同追尋的目標。然而縱觀當下我國的中等職業學校,在班級文化建設中與班級組織之中,還是存在著很多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中等職業教育班級文化建設對策。
一、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發展現狀
班級文化建設,是以班級為主體,以學生和教師為共同元素,構建師生共同體的重要校園文化建設。在我國當代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的發展過程中,總體上呈現出較好的趨勢,一些新的班級組織建設方法投入了班級建設,如班級民主評議、班級互聯網管理等。但是在一些細節方面,由于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班級建設發展得不平衡與不充分,還是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班級管理模式落后、班級管理制度過時等。這兩方面因素共同構成了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發展現狀,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層次的不斷提升,其管理中所存在的頑疾并未消失,而是逐漸呈頑固化,值得我們認真商榷。
二、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班級管理模式落后、班級管理制度過時、班級組織功能發揮不全、班級成員歸屬感不足四點。
對于班級管理模式落后的問題,主要是由于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的思想受到應試教育思想誤導,與學生形成了一種不對等的師生管理關系,阻礙了師生平等的班級文化構建。
對于班級管理制度過時的問題,主要在于中等職業學校的管理者不能根據新的時代需求,對班級管理制度不斷推陳出新,使一些過時的班級管理制度限制了班級文化建設。
對于班級組織功能發揮不全的問題,一方面當前我國部分中等職業學校存在著班干部隊伍軟弱渙散的問題,導致了班干部隊伍沒有發揮應有的功效;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等職業學校的管理者的管理松懈問題,致使班級組織形同虛設。
對于班級成員歸屬感不足的問題,主要是由于中等職業學校班主任沒有能夠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做到以人為本,導致學生班級歸屬感、班級幸福感不足。
三、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對策
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應采取全面的對策加以解決。根據問題的不同分別采取相應措施,務必使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發揮實效。
首先,對于班級管理模式落后的問題,我們應積極利用文化建設的方式創新中等職業學校班級管理模式。在班級組織中與學生共同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共同體,使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權利與關愛。讓學生能夠充分意識到自身是班級的主人,從而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發揮更多力量。
其次,對于班級管理制度過時的問題,我們應不斷根據學生的最新發展需要,不斷完善班級管理制度,從而使班級管理制度動態化,不斷為班級文化建設服務。增添更多更加開放、有活力的班級管理制度條款,逐漸淘汰不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管理制度條款。
之后,對于班級組織功能發揮不全的問題,我們應加大力度進行對班干部的培養工作,使班干部能夠成為溝通班級學生與輔導員的紐帶,有效聯絡師生感情,進而促進班級建設的發展。
最后,對于班級成員歸屬感不足的問題,站在班主任層面首先要在班級中加強文化建設,如通過文娛活動增強班級成員歸屬感;在學生層面,通過主動增加集體活動、增強與同學感情交流提升歸屬感。
總而言之,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文化建設,是依托班級組織認同,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班級集體中推動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發展,塑造最優的能力,呈現最好的行為習慣,遇見最美的自己,促進學生快樂成長的重要建設。在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中,我們應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從而使他們能夠通過中等職業學校班級文化建設,成為真正的高素質社會主義建設者。
參考文獻:
[1]鐘芝蘭,彭輝,吳智富,等.中職生班級文化建設認知情況調查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2(21):109-111.
[2]羅元萍.中職班主任班級文化建設探討[J].科學咨詢,2018(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