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撰稿:何 蕾
圖片拍攝:趙 陽/劉北北

新的一年,你想怎樣度過?好好生活、踏實工作、多花一些時間陪陪家人……總之,每個人都不想在碌碌無為中“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但你是否想過能在新年得到這樣一次機會:讓自己在緊張忙碌的工作與焦頭爛額的生活之余,參與更多有意義的藝術活動,不僅能接受美的熏陶,還能了解藝術知識?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樣一個藝術展覽,相信許多人都能由此得到一些全新體驗。
進入2018年的第18天,“今日·墻勢力:第三屆墻報藝術家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盛大開幕。“墻報藝術家”是由墻藝術自2016年發起的一個推廣青年藝術家的公益藝術項目,已經順利進行了三年。
第三屆展覽與往屆的不同之處之一,即是擁有中國當代藝術第一大新媒體矩陣的墻藝術,與國內第一家民營公益美術館今日美術館強勢聯合,攜手主辦本次展覽,共同參與并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前進和發展。
墻藝術新媒體矩陣擁有450萬+高品質訂閱讀者,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主要是一、二線城市,多由藝術從業者、學習者、愛好者構成。因而能夠為青年藝術家提供更廣泛、更權威的藝術平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時,也能讓讀者第一時間了解到最具活力的中國當代青年藝術生態。此外,今日美術館建館16年,一直秉持現代性視野、國際化平臺、規范化運營,在藝術展覽上保有高度的學術性與專業性。
墻藝術創始人、墻報藝術家項目發起人蘇晏在開幕式上談到: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大”,墻報藝術家展已經成功舉辦三屆,機制不斷完善、團隊不斷壯大,這為未來項目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每一屆展覽,都得到包括近百位專業推薦人、數十位學術評委以及國內外優秀青年藝術家的大力支持。今年,今日美術館作為聯合主辦方,為展覽做了嚴格的學術把關,雙方都為此付出了一整年的心血。期待墻報藝術家項目在未來越做越好。
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在開幕式致辭上提到:基于蘇晏女士與墻藝術集團對青年藝術家的熱忱幫助,今日美術館一直與墻報藝術家項目保持了密切的合作,今年更是作為聯合主辦方共同舉辦本屆展覽。三年來,墻報藝術家項目發掘并推廣的許多青年藝術家,逐漸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界中青代的中堅力量。我們的發心和初衷是希望通過展覽及評選,讓更多新鮮的青年藝術家面孔被熟知,并在學術領域起到一定的引領作用。期待大家接下來的更多關注。
與國內其他青年藝術家推介計劃的不同之處在于,墻報藝術家項目在推介機制上引用“推薦人制度”,在國內尚屬首家。項目以年為單位,由國內知名策展人、批評家、藝術家和美術館、畫廊、藝術機構、藝術媒體等作為推薦人,向墻報藝術家學術委員會推薦本年度創作活躍、表現出色的青年藝術家。
每位被推薦的青年藝術家原則上均于20世紀80年代后出生,并擁有數個國內外參展經歷,且在學術界被具有專業權威的前輩發現、熟知,最終推薦給墻報藝術家學術委員會,入選項目。此外,學術委員會將在此基礎上,經過初選、復選等流程,評選出最終參與展覽的藝術家,為他們舉辦大型聯展。采用這樣的推薦制度,并經過層層選拔,目的只有一個:保證展覽的高度學術性與專業性。
墻報藝術家展學術主持朱青生談道:墻報藝術家項目進行到第三年,每一年都有明顯的進步。作為評委,我很驚喜地看到本屆參展藝術家在藝術創作中對媒介、材料、方法進行了突破性的探索,尤其是他們對藝術的理解,甚至可以影響整個社會。作為展覽的學術主持,我跟墻報藝術家項目團隊共同工作了三年,一起記錄青年藝術家的成長歷程,倍感榮幸。
王春辰談道:我們都知道著名的英國泰特藝術獎,極大地推動了英國甚至國際藝術的發展。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副館長,很遺憾我們沒有像墻報藝術家項目這樣一個有影響力的藝術獎項。這是一種為青年藝術家注入新鮮血液的方式,期待看到墻報藝術家項目在未來能夠幫助和扶持更多優秀的年輕人。
每屆墻報藝術家展,在展覽開幕前,評委會將在參展藝術家中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各1名,以及優秀獎10名,隨后舉辦頒獎晚宴和慈善拍賣活動。在晚宴上,將為前三等獎的獲獎藝術家頒發高額獎金!上一屆墻報藝術家展一等獎獲得者胡尹萍獲得10萬元獎金,二等獎獲得者郭東來獲得5萬元獎金,三等獎獲得者欒佳齊獲得3萬元獎金。這部分獎金對于青年藝術家未來1~2年的成長至關重要,為他們創造了全身心投入藝術創作的機會。
關于監管墻報藝術家項目獎項的牧云文化藝術基金會,黃篤介紹到:牧云文化藝術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的文化藝術基金會,致力于支持青年藝術家的發展,不局限于當代藝術節,還包括音樂、戲劇等。
作為三屆評委,楊衛說道:三年的展覽,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中國當代藝術的變化和發展。獎項的設置,也呼吁了更多人開始關注青年藝術家的生存與創作。
本屆墻報藝術家展由今日美術館展覽及學術副館長晏燕、墻藝術主編李雨旋擔綱策展人。有103位藝術家被推薦,35位藝術家入選最終聯展。作品涵蓋觀念藝術、多媒體藝術、裝置藝術、影像藝術、行為藝術和架上藝術等,藝術家的討論關涉到身體、新媒體,時間、身份,藝術本體探討等多個維度。
本屆展覽聯合策展人晏燕在開幕式上談道:墻報藝術家項目的發起是出于蘇晏女士的善心,高鵬館長攜今日美術館給予了大力的支持,推薦委員會、評委會也為展覽做了扎實的學術定位。針對本屆展覽,我們希望呈現當代藝術最具鮮活力、實驗性、代表性的青年藝術家作品的面貌,也在實踐過程中,逐漸摸索到墻報藝術家項目在未來的發展路徑。
本屆展覽聯合策展人李雨旋提到:作為參展青年藝術家的同齡人,對他們的生存處境與創作狀態感同身受。非常感謝今日美術館、牧云文化藝術基金會、各位推薦人及評委老師、藝術家及觀眾的到來。
參展藝術家代表張沐辰表達了對墻報藝術家項目的感激:作為參展藝術家的發言代表,我感到很焦慮,焦慮也是青年藝術家的日常狀態。我們在藝術創作中,會面臨來自很多方面的壓力與問題,從堅持到習慣其實也是一種面對焦慮的過程。但是墻藝術與今日美術館為我們提供了墻報藝術家項目這樣一個優質的平臺,幫助我們減少了一部分面對現實困境上的焦慮。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帶有競賽性質的比賽,因為它更像是一場沙龍,我們可以在這里結識伙伴,向專業老師討教,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
本次展覽于2018年1月18日開幕,至3月11日閉幕,展期將近2個月,并將跨過農歷新年狗年。即將迎來假期與新年的各位看官,不妨前往今日美術館,現場觀看本屆墻報藝術家展。
作為藝術從業者、學習者、愛好者的你,這是一次具有高度學術性、專業性的年度大展,你可以看到當代中國青年藝術家生態的縮影。
作為家長的你,這是一次公教活動、闡釋工作準備得十分完善的藝術展覽,帶著你的孩子去看看,也許你的寶貝會找到比游戲廳、直播間更具吸引力的地方——美術館。
作為兩點一線的工作狗或單身狗的你,這是一次近距離接觸藝術的機會,新的一年不妨嘗試去接觸藝術,也許你會發現,藝術才是Soulmate,它將陪伴你的一生!
參展藝術家(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安德生/白蕾/蔡陳林/曹雨西/陳海舒/付美軍
郭銳文/何畫/黃威/姜波/李雋/李青/劉佩健
劉書言 / 劉亞洲 / 苗穎 / 歐陽蘇龍 / 孫佳興
沙麗娜 / 宋猛猛 / 譚丹武 / 譚英杰 / 田亞
童昆鳥/魏廣彬 / 易連 / 游飄 / 苑旭彤 / 張鴻禹
張沐辰 /張一非 / 張有魁 / 鄭梓程 / 朱佩鴻 / 朱湘

劉亞洲《作品12號》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15年


陳海舒《Zona Rossa:一份關于維蘇威火山的報告,在上一次爆發之后和下一次爆發之前 》

張沐辰《呼吸》互動裝置 尺寸可變 2015年

田亞《從二元對立到三方協議 》綜合材料 2017年

苑旭彤《Time 》頭發、樹脂 尺寸可變 2016年

李雋《你好,憂愁 》黃銅、白沙、樹脂 尺寸可變 2016年

宋猛猛《光出無心-模型 》鋼、磁力球 50cm×50cm×60cm 2017年

張有魁《洗衣店》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16年

楊志高 《書法斗方》 紙本 68cm×68cm 丁酉年
